奇书网

奇书网>大清王朝的衰败 > 第4章 摩天岭(第1页)

第4章 摩天岭(第1页)

腊月二十七,雪停了,天地间白茫茫一片。

俘虏队伍在黎明时分被驱赶起来,铁链碰撞声在寂静的山谷里格外刺耳。清兵百夫长指着前方巍峨的山峦,用生硬的汉语宣布:“今日过摩天岭,掉队的——死!”

摩天岭像一头巨兽蹲伏在天地之间,山势陡峭,官道在悬崖边蜿蜒。积雪深及膝盖,每走一步都要费力拔腿。俘虏们十人一串,像拴在一起的蚂蚱,前面的人滑倒,后面的人跟着踉跄。

三儿这串只剩下九人——老刘头的位置空着,铁链哗啦作响。范秀才由三儿和另一个叫大牛的俘虏搀扶着,每一步都走得艰难。他腹部的伤口持续恶化,恶臭连寒风都吹不散。

“范先生,坚持住。”三儿喘着白气鼓励,“过了这座山就好了。”

范秀才惨白的脸上挤出一丝苦笑,没有说话,只是把全身重量都压在两个年轻人身上。

二管家走在最前面,花白的头发结满冰霜。他手中的念珠从未停过,嘴唇冻得发紫,仍念念有词。王寡妇牵着狗儿跟在后面,孩子的小脸冻得发青,却懂事地没有哭闹。

山路越来越陡。有些路段结着厚厚的冰,清兵骑马先行,马蹄钉着铁掌尚能行走,俘虏们光脚或穿着破鞋,只能手脚并用地爬行。铁链在冰面上打滑,不时有人失足,全靠同串的人拼命拉住。

“娘!我走不动了!”后面传来孩子的哭喊。

三儿回头,看见一个七八岁的女孩瘫坐在雪地里,她的母亲试图拉她起来,却被铁链扯得一个趔趄。

清兵策马过来,马鞭呼啸着抽下:“起来!”

女孩的母亲扑在孩子身上,生生挨了这一鞭,背上的破棉袄裂开,血痕瞬间渗出。她跪在雪地里磕头:“军爷,让孩子歇会儿,就一会儿……”

清兵狞笑着举起马鞭,这时二管家突然开口:“军爷,这孩子老奴来背。”

所有人都愣住了。二管家佝偻着背,自己走路都颤巍巍的,如何背得动孩子?

清兵眯起眼睛打量这个老太监,鞭子在空中虚抽一记:“你要背?”

“是。”二管家平静地说,“多个人到辽东,军爷也多份功劳。”

清兵想了想,竟真的解开女孩的铁链,把她拎到二管家面前:“摔死了算你的!”

二管家弯下腰,三儿赶紧帮忙把女孩扶到他背上。老人瘦弱的脊背被压得咯吱作响,却稳稳站住了。他从怀里掏出半块窝头塞给女孩:“吃吧,吃了就有力气了。”

女孩怯生生地接过窝头,小口啃起来。她的母亲连连磕头,额头在雪地里印出红痕。

队伍继续前行。二管家的脚步更慢了,每走几步就要停下来喘气。三儿想帮忙,却被老人用眼神制止。

正午时分,队伍行至一处最险要的隘口。这里一边是千仞绝壁,一边是万丈深渊,窄窄的山道仅容一人通过。积雪被前人马队踏成了冰,滑不留足。

清兵在隘口两侧把守,逼迫俘虏们快速通过。不断有人脚下一滑,惨叫着坠入深渊,回声在山谷间久久回荡。

轮到三儿这串时,大牛打头,二管家背着女孩紧随其后,接着是王寡妇和狗儿,三儿搀着范秀才走在最后。

“小心脚下。”大牛回头叮嘱,这个憨厚的铁匠之子此刻脸色发白。

二管家把女孩往上托了托,深吸一口气踏上冰面。他的脚步极稳,像在王府青石路上行走般从容。念珠在他手中缓缓转动,诵经声低不可闻。

王寡妇紧紧拉着狗儿,母子俩战战兢兢地挪动。眼看就要通过最窄处,狗儿脚下一滑,小小的身体向深渊倾斜。

“狗儿!”王寡妇凄厉尖叫,死死拉住铁链。

三儿眼疾手快,一把抓住孩子的衣领。铁链哗啦作响,整串人都被带得向悬崖边滑去。

千钧一发之际,二管家突然放下女孩,用身体抵住岩壁,铁链在他手腕上绷得笔首。老人额上青筋暴起,嘶声喊道:“抓紧!”

清兵在隘口另一端冷眼旁观,有个年轻士兵想上前帮忙,被百夫长厉声喝止。

僵持了仿佛一辈子那么长,三儿终于把狗儿拉回路面。孩子吓得魂不附体,扑在母亲怀里瑟瑟发抖。王寡妇瘫坐在雪地里,搂着儿子无声流泪。

二管家缓缓松开铁链,他的手腕被磨得血肉模糊,鲜血滴在雪地上,像点点红梅。他弯腰想重新背起女孩,却一个踉跄差点摔倒。

“我来。”大牛接过女孩,“您歇会儿。”

老人没有推辞,只是默默捡起掉在地上的念珠,继续前行。

过了隘口,山路稍缓。但范秀才的情况急转首下,他开始说胡话,时而唤娘,时而吟诗,都是些“国破山河在”之类的句子。

三儿摸他的额头,烫得吓人。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