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有点紧,但够用了。”林远喃喃自语,开始设计板书和教具。
他决定画一个简单的示意图:古代水利工程原理图vs现代排水系统简图。虽然画功一般,但足够清晰首观。
“老师,需要教具吗?”一个工作人员走过来低声问,“我们可以提供白板、投影仪,还有一些基础教具。”
林远眼睛一亮:“有沙盘吗?或者类似的东西?”工作人员愣了一下:“沙盘没有,但是有塑料积木和沙盒,本来是给地理组准备的。。。”“太好了!就借我用用!”林远兴奋地说。
周围几个老师听到这段对话,都好奇地看过来。用积木和沙盒上语文课?这年轻人是要搞什么名堂?
林远顾不上解释,继续完善他的教案。他现在满脑子都是如何把这个设计落实到位。
最后一个难点是如何在创新之余保持语文课的本质。他需要确保学生确实掌握了古文知识,而不是只玩了个热闹。
“有了!”林远打了个响指,“可以设计一个‘古文破解挑战赛’,把关键文言词汇和句式作为通关密码!”
这个设计既保持了语文味,又增加了游戏性。林远对自己这个灵光一现十分满意。
“还剩十五分钟。”工作人员再次提醒。
林远开始做最后的梳理。他的教案己经基本完成,整体设计大胆而新颖,既尊重原文又充满创意。
他看了眼旁边几位老师的教案,大多是中规中矩的古文教学流程:导入-作者介绍-逐段翻译-重点字词讲解-主题分析-作业布置。
不能说不好,但确实缺乏新意。特别是对于《沟洫志》这种枯燥的文本,传统教法很难出彩。
“时间到!请各位老师准备前往试讲教室。”
林远深吸一口气,整理好教案和教具。他的心跳开始加速,但眼神中充满坚定。
走出备课室时,他听到两个老师的对话:
“你准备得怎么样?”“就那样吧,这种课题能讲清楚就不错了。你呢?”“我也差不多。。。诶,那个青云中学的老师好像搞了什么新花样,刚才还借了积木和沙盒。”“哗众取宠吧?语文课用积木,像什么样子。。。”
林远微微一笑,没有在意这些议论。他摸了摸口袋里的薄荷糖,塞了一颗进嘴里。
清凉感首冲头顶,让他更加清醒。
好吧,《沟洫志》,就让我们来看看,是你更枯燥,还是我的脑洞更大。
他大步走向试讲教室,手中不仅拿着教案,还拎着一盒积木和一个沙盒。
这个画面太过违和,引得走廊上的工作人员和其他老师纷纷侧目。
林远却毫不在意,反而哼起了小调——那是李浩经常在篮球场上哼的旋律。
“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他想起篮球少年的话,嘴角上扬,“而最好的教学,就是把最枯燥的知识变得最好玩。”
试讲教室的门越来越近,林远深吸一口气,调整了一下表情。
Showtime(表演时间)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