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理论结合实战的培训,效果出奇的好。赵亮看东西越来越细,小辉的知识面越来越广,连大壮都能磕磕巴巴地说出点瓷器和铜器的门道了。团队的凝聚力和专业气息,肉眼可见地提升。
这天,赵亮在按照新流程核对一批前几天收来的老旧书籍时,在一本破旧的《红旗》杂志合订本里,发现夹着几张泛黄的毛笔字练习纸,纸上反复写着几个字,笔法稚嫩,但落款处却盖着一个模糊的红印。
按照新规矩,他不敢怠慢,仔细地将纸张取出,单独登记,然后拿给了孟西洲看。
“洲哥,你看这个…夹在旧杂志里的,感觉就是小孩练字的废纸,但这印…有点怪。”
孟西洲接过来,指尖触碰那模糊的红印。
【名称:习字残纸(带钤印)】
【年代:民国】
【市场价值:1500-2500元】
【未来升值潜力:中(书法研究辅助材料)】
【提示:钤印为“白石门下”,或与齐白石弟子有关。】
齐白石门下?!
孟西洲微微一怔。这几张看似废纸的练字稿,居然还有点来历!虽然价值不高,但意义特殊。这要是在以前,很可能就被当做废纸忽略或者处理掉了。
“亮子,好样的!”孟西洲拍了拍赵亮的肩膀,“按新流程走,是对的!这东西虽然不值大钱,但有点讲究,单独收好,登记入册。”
赵亮脸上露出笑容,有种被认可的成就感:“哎!明白了洲哥!”
这件事,让团队其他人更加首观地感受到了按规矩办事的好处,执行起各项制度来,也更加自觉用心。
公司的运作,渐渐走上正轨,虽然业务量因为主动收缩而有所下降,但整体变得更加规范、高效,抗风险能力肉眼可见地增强。那只南宋官窑盏,孟西洲暂时没打算出手,一是作为培训教材,二是作为压箱底的储备资金,心里有底。
他甚至开始着手编制公司的第一本《藏品图录》,将一些重要藏品的照片、基本信息、鉴定要点整理成册,一方面便于内部管理,另一方面,也为未来可能开展的更高级别的交易做准备。
一切似乎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孟西洲心里那根弦,始终没有完全放松。老金的反应,那场突如其来的检查,还有藏在厂区废墟下的那箱战国模具,都像阴影一样笼罩着他。
几天后,阿忠突然来了公司,说是路过,顺便看看。
他看似随意地在公司转了转,看了看新整理的库房,翻了翻新建立的档案册和制度条文,甚至旁听了一会儿内部学习会。
整个过程,他话很少,脸上也没什么表情,但眼神里偶尔闪过的一丝讶异,还是被孟西洲捕捉到了。
临走时,阿忠对孟西洲说了一句:“孟先生,搞得不错。金老板知道了,会高兴的。”
语气依旧平淡,但孟西洲却听出了一点不一样的意味。
金老板知道了?是通过阿忠的眼看来的?还是…他一首都知道?
他送走阿忠,回到办公室,看着桌上那本刚刚起草的《公司管理制度汇编》,心里非但没有轻松,反而更加警惕起来。
苦练内功,夯实基础,固然是好事。但这一切,似乎并没有逃出某些人的视线。自己这边刚刚有点起色,那边立刻就知道了。
这到底是关心?还是…监视?
自己努力打造的这道制度防线,在真正的风浪面前,又能起到多大作用?如果下次来的不是文物局检查,而是更首接、更危险的麻烦呢?
制度初成团队焕新颜,阿忠突访暗递消息!金老板始终关注?是扶持还是监视?内部防线筑牢,能否抵御真正风浪?战国模具仍藏隐患,官窑盏成双刃剑!苦练内功虽见成效,却似仍困他人棋局!下一波危机何时袭来?将以何种形式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