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帆走在回府的路上,秋风卷着落叶在他脚边打转。
他抬头看了看阴沉的天色。
“大人,您脸色不太好。”
随从小心地说道。
杨帆摆摆手,没有回答。
他脑海中回放着书院中的一幕幕,那些年轻士子狂热的面孔,魏良弼煽动性的话语,还有那个被拖出去的书生绝望的眼神。
“舆论已成燎原之势啊。。。”
杨帆喃喃自语。
回到书房,杨帆展开各地送来的邸报。
几乎每一份都在攻击变法,将他说成是祸国殃民的奸臣。
有些甚至编造谣言,说他与北方蛮族勾结,意图颠覆朝廷。
“荒谬!”
杨帆一掌拍在案几上,墨汁溅出,在宣纸上晕开一片黑色。
他提笔写下几行字,又烦躁地涂掉。
变法刚刚起步,就遭到了多方狙击。
先是有人勾结俺答,试图引发战争;刚刚平息,又迎来了这波舆论攻击。
“大人,张大人来信。”
随从呈上一封密信。
杨帆拆开一看,是张居正的笔迹。
信中先是客套寒暄,然后委婉地表示,面对如此局面,他需要”审时度势”,言下之意就是要暂避风头。
“连你也。。。”
杨帆苦笑,将信纸揉成一团。
他走到窗前,望着院中那棵老槐树。
杨帆突然觉得自己就像那些落叶,被狂风裹挟,身不由己。
“海瑞、徐阶、裕王。。。”
杨帆一一数着原本的支持者,现在他们要么沉默,要么已经公开划清界限。
“为什么?”
杨帆一拳砸在窗棂上。
“我明明是为了拯救大明,为了天下百姓!”
那种仇恨来得如此猛烈,毫无理性可言。
杨帆回想起自己读过的史书和小说,似乎从未见过如此极端的对立。
唯一能解释这一切的,是他大学时最讨厌的那本关于政治斗争的书。
夕阳西沉,杨帆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府邸。
远远地,他看见吕坤在水亭中来回踱步,神情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