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利义满的亲信上杉氏定也点了点头,道:“将军,我也觉得这件事蹊跷,南朝若引来明军,岂不是引狼入室?在下认为,应该与南朝休战。”
足利义满鹰隼一般的眼睛微微眯起,说道:“你的意思是,南北朝联合,对抗明军?”
上杉氏定微微颔首,说道:“没错,明军势大,统兵的还是大明的长安侯杨帆,此人的事迹臣略有耳闻。”
上杉氏定是足利义满的智囊,见闻广博,虽然身在倭国,但是对于大明与高丽的事情他了解很多。
“杨帆文武双全,起于大明微末之间,用兵稳中有奇、老辣异常,最善于用奇兵破局,且他麾下的辽东军乃是大明诸边军战力之首!”
“若单单靠着我们南朝,或者北朝的力量,恐怕都不是对方的对手,唯有联合,才能挡住明军!”
伊势贞继微微颔首,不过他有些担忧地说道:“上杉大人说得有道理,不过,万一南朝不愿意呢?”
“南朝大将新田义宗一直仇视我北朝,这些年大小战打了十几场,要他低头,可不容易。”
上杉氏定微微一笑,笃定地说道:“大明野心勃勃,犹如猛虎,若杀到这里,我们全都会被大明吞掉,新田义宗仇视我们不假,但新田义宗同样是一位优秀的战略家,不会看不懂当前的局势。”
足利义持颇为不甘心,说道:“可惜,只要再给我们一些时间,南朝必定会低头,如今,又要横生枝节。”
足利义满轻笑一声,宽慰道:“吾儿不必急躁,抵抗大明与收服南朝,完成统一,并不冲突。”
哦?
足利义持微微一怔,问道:“父亲这话怎么说?莫非父亲已经有了对策?”
足利义满鹰隼般的眼中,射出寒光,道:“出兵对抗明军,我北朝军队可逐渐蚕食南朝之领土,渗透进去,一旦明军被击退,我军便能轻取大和吉野,灭了南朝!”
南朝本就人心惶惶,一旦北朝在渗透后起兵,足利义满有信心在几个月内,灭了南朝。
足利义持、伊势贞继、上杉氏定等人皆露出喜色,上杉氏定行礼称赞道:“将军运筹帷幄,深谋远虑,属下佩服!”
足利义满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道:“立刻派人送信往大和吉野,告诉后龟山天皇,明军的动向,让他准备好,南北和谈!”
足利义满还不忘强调,这一次使团会派遣重兵相随,绝不可出现上次那种使团被灭的惨案!
高丽省,京畿,开京。
辽东军虽然已经到了杨广道的南京,但杨帆等辽东军高层,却依旧在京畿开京。
开京,晋王宫,今日歌舞升平,晋王朱棡脸上的笑容就没停过,不断地与杨帆对饮。
“杨先生,我们可好几年没有见到了,你知道本王在高丽待得多无趣么?若不是高丽这边改革,冒出一群不要命的逆贼,本王当真是无事可做了!”
朱棡与杨帆并肩坐在主位上,身为外臣,却能与朱棡平起平坐,可见朱棡对杨帆的态度。
杨帆闻言由衷说道:“臣一路行来,见到高丽省变化颇大,有日新月异之感,高丽与辽东商贸往来频繁兴盛,都是殿下领导有方,故我大军征伐倭国,还要仰仗殿下坐镇高丽,为我大军后勤辎重保驾护航!”
杨帆这话一说完,高丽行省都指挥使卢庚、布政使任亨泰、按察使吴观玄齐齐望向朱棡。
他们近日来一直在规劝朱棡,希望他能打消前往倭国的念头,却收效甚微。
朱棡笑呵呵地饮下一杯酒,拉着杨帆的手,道:“不瞒杨先生,本王不准备待在高丽。”
杨帆面色平静,嘴角含笑,说道:“哦?晋王殿下莫非要回应天去?不过此行山高路远,殿下有什么要紧事?”
朱棡摆了摆手,指着倭国的方向,说道:“不,本王要与杨先生一起出征倭国,为我大明开疆拓土,大丈夫当志在四方,本王有为大明开疆拓土的志向,还请杨先生不要推辞,毕竟,你我都是老相识了。”
杨帆与朱棡相识多年,还是亲戚关系,杨帆自然不好直接拒绝,他的目光落在了宴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