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钧看向张居正。
“张阁老,这边就拜托您了。我今晚便带人前往金山卫,查看海防情况。”
“你放心去。”
张居正神色凝重。
“朝中有我。不过沿海局势复杂,务必小心。”
“我省得。”
朱翊钧郑重应道。
傍晚时分,张翰带着加盖了张居正和朱翊钧印信的告示,命人快马加鞭送往各府县张贴。而朱翊钧则率领一队精锐,悄然离开京城,向东南方向的金山卫进发。
与此同时,严府密室内灯火通明。
严嵩虽已年过七旬,却仍精神矍铄,端坐主位。其子严世蕃站在一旁,神色阴鸷。闽浙总督张经正向众人汇报最新情况。
“大义内长已在九州征募浪人,据探子回报,目前已集结五千余人。”
张经展开一幅海图。
“葡萄牙东印度舰队司令索扎发来密信,承诺可调集百艘战舰、三千火枪兵和万名浪人海盗,最迟两月内可抵达东海。”
严世蕃眼中带着喜色。
“好!有此兵力,何愁大事不成?”
严嵩却眉头紧锁。
“他们有何条件?”
张经略显迟疑。
“索扎要求在沿海开设至少三处互市港口,允许葡萄牙商船自由贸易。”
“三处?”
严嵩冷笑。
“胃口不小。”
“父亲。”
严世蕃急切道。
“眼下形势危急,朱翊钧的变法已断我财路。若不答应,倭寇那边也无法交代。”
严嵩沉吟不语。
严家与葡萄牙人、倭寇的合作由来已久。
通过织造局和市舶司之外的秘密渠道,他们将丝绸、茶叶、瓷器等货物提供给倭寇保护的海商,再由这些海商运往西洋,获利极为丰厚。
然而去年汪直被捕后,这条供应链一度中断。
虽经张经斡旋有所恢复,但朱翊钧推行的变法彻底打乱了他们的计划。
“张经。”
严嵩终于开口。
“你去信索扎,答应他两处互市港口,地点由我们指定。至于大义内长那边。。。”
“老大人放心。
“张经连忙道。
“下官已命人送去五万两白银,暂时安抚住了他。”
严世蕃愤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