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定调襄阳
建安二十一年,初冬。
漂冽的北风卷过囊阳城头,吹动新制的“刘”字大旗猎猎作响。
这座扼守汉水、控引南北的雄城,在经歷短暂的沉寂后,再次成为天下目光的焦点。
刘备立於重新修的左將军府最高处的望楼之上,玄色大擎在风中翻飞。
他俯瞰著这座气象一新的城池:宽阔的街道上车水马龙,新设的市集人声鼎沸,码头橘擼连云,满载著来自荆南的稻米、交州的蔗海盐、巴蜀的锦帛漆器的船只川流不息。
战爭的创伤正被一种蓬勃的生机迅速覆盖,
“主公,荆、益、扬、交四州,各郡县报上来的秋赋簿册已初步匯总。”
诸葛亮清朗的声音自身后传来,他手中捧著一卷厚厚的帛书,羽扇轻摇,神情却无半分懈怠,
“虽经战乱,然托主公仁政及少主『土地置换、『推恩析產之策初步推行,今岁赋入,较之去岁,竟增三成有余。
尤其江陵、江夏、柴桑、成都、交趾几处大仓,皆已充盈。”
刘备接过帛书,指尖拂过上面密密麻麻的数字,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但隨即被更深的凝重取代“孔明,此皆赖你与元直、孝直、士元,还有—·阿斗等人呕心沥血。
然此等积蓄,与曹操相比,如何?”
诸葛亮微微一顿,羽扇稍停:
“曹贼据中原九州之地,户口殷实,屯田日久,根基深厚。
其称王之后,挟天子之名,更可名正言顺徵调钱粮。
其府库之丰,恐仍在我之上。然,其亦有隱忧。”
“哦?何忧?”刘备目光锐利。
“其一,越之罪,天下侧目。
虽其以兵威压制,然人心不服,暗流涌动。如荀彧之死,已令其內部寒心,士族离心离德者日增。
其二,连年征战,其核心区域如充、豫、司隶,丁口损耗极大,虽有屯田,但民力疲之象已显。
其三,其新得凉州、汉中,根基未稳。
尤其汉中,徐晃虽据南郑,然张鲁余部及巴氏诸夷时扰,牵扯其大量兵力粮秣。
其欲稳固新土,消化所得,亦需时日。”诸葛亮分析道,条理清晰。
刘备缓缓点头,手指无意识地敲击著冰冷的石栏:
“如此说来,眼下这盘棋局,我与曹操,皆在『补气?看谁补得更快,更实?”
“正是此理!”诸葛亮肯定道,
“此乃无声之爭,却关乎日后生死!
谁能在休战期內更快恢復元气,更深扎根,更广聚人心,谁便能在下一场惊涛骇浪中,占得先机,甚至一举定鼎!”
“补气———”刘备咀嚼著这两个字,目光投向北方,仿佛要穿透千山万水,看到许昌那座新建的煊赫无比的魏王宫,
“曹孟德,你会如何“补气?”
许昌,魏王宫。
九锡陈列,仪仗森严,一派煌煌气象。
然而,端坐於王座之上的曹操,眉宇间却並无多少称王的喜色,反而笼罩著一层化不开的阴鬱和深深的疲惫。
他手中同样拿著一份来自各州郡的匯总文书,上面触目惊心的数字让他太阳穴突突直跳,
“合肥之败,损兵折將,张辽、乐进被擒,东南门户动摇孙权虽遁,然江东空虚,刘备岂能坐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