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如今建奴屯兵何处,辽阳城是何虚实?”袁可立问道。
“难说,建奴那些旗主贝勒们倒是在辽阳开了个会,然后就带兵在辽阳进进出出,故弄玄虚,可能是在学演义玩空城计呢!奴酋阿济格倒是个大蠢驴,当初竟。。。
秋雨连绵,京畿道上的黄土路化作泥沼。一辆不起眼的青布小车陷在沟壑之间,车夫赤脚踩进烂泥,肩扛木杠奋力推搡,口中低声咒骂着这鬼天气。车内帘幕微掀,露出半张苍老面容??正是刚从诏狱脱身的骆思恭。他左臂仍缠着渗血的布条,那是陈会子为他割断铁镣时留下的伤痕。十年幽禁,骨瘦如柴,可那双眼睛却比少年时更亮,像淬了寒铁的刀锋。
“大人,咱们真要去太原?”车夫回头问,“听说那边晋商已调私兵封锁关隘,凡生面孔一律扣押审问。”
骆思恭冷笑一声,将手中一卷残破账册轻轻摩挲:“他们怕的不是外人,是自己做的孽被翻出来。我这把老骨头,正好替陛下烧一把火。”
话音未落,远处山道上传来马蹄疾响。十余骑黑衣人自雨雾中奔出,旗帜不展,刀不出鞘,却带着一股杀气直扑而来。车夫脸色惨白,几乎跪倒在地。骆思恭却不动声色,只从怀中取出一枚铜牌悬于车辕之上。那铜牌通体漆黑,正面刻“北镇抚司”三字,背面则是一只展翅欲飞的獬豸神兽。
来者勒马停步,为首之人跳下马来,单膝跪地:“属下锦衣卫千户赵九渊,奉清浊司密令,在此接应指挥使大人。”
骆思恭缓缓下车,雨水顺着他的白发流淌而下,仿佛洗尽尘垢。“带路。”他只说两个字。
三日后,太原城外一座废弃盐仓内灯火通明。数十名东厂番子与锦衣校尉正在清点查获的文书,纸张堆积如山。赵九渊呈上一份名录:“共查实晋商十三家,其中八大商号长期以‘边贸’为名,向建州输送铁器、硝石、棉布,累计价值白银四百七十万两。更令人发指的是,他们在大同设‘暗仓’,专供后金细作采购军需,连火药配方都有抄本流出。”
骆思恭坐在案前,指尖划过名单上一个个熟悉的名字??王家、乔家、常家……这些曾跪在皇庄门前献寿礼的“义民”,如今个个都是卖国求利的豺狼。他忽然轻笑:“难怪洪承畴打不赢,人家前线拼死,人家后院送炮。”
正说着,一名乞丐模样的老汉被人带入。正是孙传庭旧仆。他浑身湿透,颤抖着递上一块油布包裹的木片:“这是……最后一份密档。奴才藏了三年,差点熬不住……”
木片剖开,内藏微型蜡丸。取出展开,竟是一页手绘路线图,标注着一条从未记载的秘密水道??由汾河支流潜行至黄河峡谷,再经榆林塞外古道直达辽东。图末附言:“每年春汛之后,必有三艘‘粮船’顺流而下,实则满载精铁与药材,换回东虏人参、貂皮及战马。船主姓周,乃周延儒族侄。”
“周家!”骆思恭猛地拍案,“原来不止贪财,还要通敌自保!”
他即刻提笔拟报,八百里加急送往北京。同时下令:“查封所有涉案钱庄,拘押掌柜以下三百二十七人,严刑拷问不得取死,务必挖出幕后联络网。另派快马通知洪承畴:若见悬挂‘丰字号’旗的商船,格杀勿论!”
与此同时,北京城内风起云涌。张皇后端坐慈宁宫正殿,面前摆着七十二封弹劾奏章,皆指新设“清浊司”滥用私刑、构陷良绅。她不动声色,只命宫女焚香煮茶。待诸臣列班完毕,方缓缓开口:“尔等可知,昨夜顺天府捕获一名逃犯?原是周府账房先生,携半本流水册潜逃江南,欲投靠扬州盐商。册中记载,六部之中,除工部尚书清贫无染外,其余五部堂官皆收受周家年例孝敬,少则三千,多则两万。”
群臣哗然。刑部侍郎当场瘫软在地。
张嫣起身,凤袍曳地,声如寒冰:“陛下旨意已明:揭发者赏,包庇者诛。今日你们若还敢为奸佞张目,明日便与周延儒同葬八宝山!”
话音落下,殿外骤然响起整齐脚步声。一百名newlyreorganized的东厂力士列阵而立,手持铁链与诏书,名单早已备好。顷刻之间,十余名官员被当庭锁拿,拖出宫门时哭嚎震天。
而在乾清宫偏殿,朱由检正批阅各地灾情快报。陕西旱蝗并至,百姓易子而食;山东河道决堤,流民百万无家可归;四川白莲教借机起事,攻陷三县。他一一标注,朱笔圈点,眉宇间不见焦躁,唯有沉静如渊。
王承恩轻步入内,低声道:“骆思恭急报到了。晋商通敌证据确凿,且牵连周氏一族。另外……洪承畴已有动作。”
朱由检抬眼:“怎么说?”
“他率五千轻骑突袭太原南郊,一举捣毁‘丰字号’秘密码头,截获运铁船五艘,俘虏建州使者两名。据供,此人乃是努尔哈赤第七子阿巴泰派出的心腹,携带国书一封,约定明年开春,晋商将以三十万石粮食换取一万匹战马,并协助策反宣府守将。”
朱由检沉默片刻,忽然笑了:“好啊,朕还没动手,他们自己先把脖子伸出来了。”
他提笔写下一道密谕:“准许洪承畴便宜行事,可联合蒙古察哈尔部共击后金,所夺财物,三成归军,七成赈济边民。另赐尚方剑一口,凡抗命不前者,先斩后奏。”
又召来陈会子:“告诉骆思恭,不必顾忌什么缙绅体面。朕要的是血债血偿,不是公堂对质。把那些穿蟒袍的畜生一个个拖出来,让天下人看看,什么叫‘衣冠禽兽’四个字是怎么写的!”
陈会子领命而去。临出门时,忽听身后传来一句:“等等。”
朱由检望着窗外飘摇的烛火,声音极轻:“若是有人问起朕为何如此狠绝……你就说,因为朕梦见了崇祯元年的雪。那时我以为只要勤政就能救天下,结果十年下来,江山越治越烂。现在朕明白了,不是朕太仁慈,是这群蛀虫吃得太饱。”
夜更深了。紫禁城西北角一处冷宫废院中,孙世绾抱着朱和静静坐着。孩子熟睡,呼吸均匀。她手中拿着一封未曾寄出的信,上面写着:“吾儿长成之日,或见父执刀剜骨,母执笔录罪。勿怪之,此乃重生之痛。”
忽然,窗棂轻响。一只白鸽飞入,足系竹管。她取下纸条,展开一看,瞳孔骤缩??
“骆思恭遇刺,重伤昏迷。刺客用的是东厂腰牌,但指纹比对显示,此人三年前已在河南剿匪时阵亡。”
她立刻起身,唤来贴身心腹:“速去通知王承恩,封锁宫门,彻查内侍名册。另外,派人暗中保护骆府上下,一个都不能少。”
与此同时,远在山西的疗伤密室中,骆思恭躺在草席之上,胸前缠满纱布。赵九渊守在一旁,怒不可遏:“分明是内部泄密!我们行动路线只有七人知晓,如今竟被人提前埋伏!”
一名医师收起银针,低声道:“能活下来已是奇迹。不过……他在昏迷前一直喃喃两个字??‘魏阉’。”
“魏忠贤?”赵九渊心头一震,“不可能!十年前他就被凌迟处死,首级悬于午门示众三月!”
“可有些人,死了也未必是真的死。”黑暗中,一个身影缓缓走出??竟是早已“病逝”的司礼监秉笔太监曹化淳。
赵九渊拔刀相向:“你不是死了吗?!”
曹化淳冷笑:“死?我只是换了个名字活着罢了。当年魏公公倒台,我便吞金诈亡,藏身晋商家中十年。如今眼看你们要把整个利益链条掀翻,我怎能袖手旁观?”
“那你为何现在现身?”
“因为我发现,你们背后站着的,不是一个想改革的皇帝,而是一个想毁灭一切的疯子。”曹化淳眼中泛起红光,“朱由检根本不在乎江山能不能续命,他在乎的只是报复!报复那些曾经轻视他、背叛他的文官集团!他宁愿看着大明崩塌,也要拉所有人陪葬!”
赵九渊冷冷道:“那你呢?你效忠谁?魏忠贤的阴魂?还是晋商的钱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