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了片刻,宝钗方似不经意般问道:“怎不见林妹妹?可是身子不适了?”
探春快人快语:“林姐姐啊,她那个身子,一年里倒有半年是欠安的。今日说是又有些咳嗽,在屋里歇着呢,没过来。”
宝钗闻言,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关切:“原来如此。既来了,于情于理都该去探望一下才是。不知妹妹们可方便与我同去?我一人去,只怕唐突了。”
迎春有些犹豫。惜春则直接摇了摇头。唯有探春,想了想便道:“宝姐姐考虑得是。我陪姐姐走一趟吧,正好也瞧瞧林姐姐去。”
宝钗心下感激,笑道:“那便有劳三妹妹了。”
于是,宝钗便与探春一同出了门,往黛玉暂住的厢房走去。一路上,探春简单说了些黛玉的性情,宝钗都仔细听了。
及至黛玉房外,小丫鬟见她们来了,忙进去通报。不一会儿,紫鹃便笑着打起了帘子:“三姑娘,薛大姑娘,快请进。我们姑娘刚吃了药,正闷着呢。”
宝钗随着探春走进屋内,只觉一股清雅的药香夹杂着书籍的墨香扑面而来。屋内陈设简单却雅致,临窗的书案上设着笔砚,堆着几卷书。
黛玉正歪在临窗的暖榻上,身上盖着一条薄薄的锦被,面色有些苍白,更显得楚楚可怜。见她们进来,她便欲撑起身子。
宝钗忙快步上前,柔声道:“林妹妹快别起来,仔细又吹了风。”她说话间,已自然地在榻边的绣墩上坐了,目光关切地落在黛玉脸上,“听说妹妹又不适了?如今可觉得好些了?昨日见着便觉妹妹似乎单弱些,可请了太医仔细瞧过?”
她这一连串的问话,语气真诚,关怀之情溢于言表。
黛玉显然有些意外。她苍白的脸上微微泛起一丝极淡的血色,轻声道:“有劳宝姐姐和三妹妹惦记了。不过是老毛病,歇一歇便好,不必惊动太医的。”
探春在一旁笑道:“林姐姐就是太不爱惜自己。宝姐姐你不知,她每每咳嗽起来,厉害得很。”
宝钗点头,看着黛玉,语气温和却坚持:“身子是自己的,妹妹还需珍重才是。若需要什么药材调理,或是有好的太医大夫,只管告诉我,或许我能帮着打听打听。”
黛玉闻言,抬眸深深看了宝钗一眼。只见对方眼神清澈温和,满是真诚的关切,低声道:“多谢宝姐姐费心。”
宝钗见她肯接受好意,心下微松,又从莺儿手中接过一个小巧精致的锦盒,里面是几颗用上等冰糖和川贝母精心熬制的润喉糖。
宝钗早就备下了这个糖来,前世黛玉咳嗽甚重,是以这辈子看见于止咳有用的就会买,小的东西就随身带一些。
“这是我自家铺子里试做的润喉糖,用料还算讲究,我平日里含一颗,觉得颇有些效用。妹妹若是不嫌,可以试试,或许能缓解些咳嗽。”宝钗将盒子轻轻放在榻边小几上。这东西贴心实用,恰到好处。
黛玉看着那糖丸,又看看宝钗温柔诚挚的脸庞,心中不由一暖,轻声道:“宝姐姐……有心了。”
探春在一旁看着,笑道:“可见还是宝姐姐细心。”
一时间,屋内气氛竟是难得的融洽温暖。宝钗看着黛玉微微放松的眉眼,心中亦是微暖。
直到估摸着薛姨妈那边该有结果了,宝钗才起身告辞,叮嘱黛玉好生休息。
刚出门就遇见宝玉也来找黛玉,两人互相打过招呼,宝钗便以薛姨妈那边有事找而告辞了,走到外面隐约听见宝玉关切的声音,还有黛玉嗔他终于舍得来了的声音。
宝钗带着莺儿往梨香院走去,不过一炷香的功夫就到了。院中寂静,唯有几个小丫鬟在廊下悄声做着针线。
宝钗换了家常的素净衣裳,便径直去了薛姨妈房间。果然,薛姨妈正坐在炕上,手里捧着杯茶,面上带着轻松的笑意,显然事情办得顺利。
“母亲,”宝钗走近,轻声问道,“大嫂子怎么说的?”
薛姨妈见女儿来了,笑意更深,放下茶盏拉她坐下:“自然是同意了!你大嫂子真是个善心人儿,听我说了缘由,一口就应承下来,直说这是好事,她父亲最重学问,见了肯上进的孩子没有不喜欢的。”
宝钗心下一定,又问:“大嫂子可说了具体如何办理?”
“说了,”薛姨妈点头,“你大嫂子说,她今日就修书一封,派稳妥的家人送回娘家去,先将我们的意思禀明她父亲。估摸着过两日,李家那边必有回音。若李大人点了头,便让我们备好你哥哥的履历和正式的拜师礼,她再让陪房周全媳妇亲自领着我们去李家拜见。一应礼数规矩,她都会从旁提点,绝不会让我们失了分寸。”
这安排可谓周到至极,既全了李家的体面,也给了薛家足够的尊重和方便。宝钗深知,这其中必有李纨看在亲戚情分上和薛家厚礼上的用心,但更重要的,恐怕是李守中确实注重教育,对肯送子求学的人家自有几分嘉许。
“如此真是再好不过了。”宝钗由衷说道,心中一块大石落地,“大嫂子这番情谊,我们需得牢记在心。日后哥哥若真能学有所成,断不能忘了大嫂子的引荐之恩。”
“这是自然!”薛姨妈叹道,“今日见了你大嫂子,那般年轻就守着兰儿过日子,屋里屋外却打理得井井有条,说话行事又稳重大方,真真是让人又敬又怜。回头咱们再备一份谢礼,不拘贵重,重在心意,专门谢谢她。”
“母亲思虑的是。”宝钗应道。她想起李纨前世“槁木死灰”般的一生,心中亦是一叹,但此时并非感慨之时。
“既如此,这几日便要让哥哥好生收心养性,再不可出去胡闹,也需得粗略温习些书本,免得日后见了先生,一问三不知。”宝钗提醒道。
薛姨妈连连称是:“正是这个理,我这就去吩咐你哥哥,让他这两日老实在屋里待着,你也得多看着他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