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让我们一起守护它。”陈默微笑,“就像萤火虫照亮树林一样。”
三个月后,联合国总部举行“全球生命科技伦理峰会”。
陈默作为唯一企业代表登台演讲。没有PPT,没有数据堆砌,他只带来一副耳机,播放了三段声音:
第一段,是云南乡村中学的孩子们清晨播报的“健康平安,一切正常”;
第二段,是西藏老尼师诵念完经文后,轻声说的那句:“记得喂狗。”
第三段,是那位阿尔茨海默症老人的女儿含泪说出的:“爸,我听见你道歉了,我不怪你,我爱你。”
全场寂静。
许久,掌声如潮水般涌来。
就在峰会结束当晚,一颗新的民间卫星顺利升空。这颗由全球十万名普通市民众筹命名的“心灯一号”,搭载着升级版“蜂巢链”中继器,正式投入运行。
从此,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只要有一台“烛光”设备亮起,就会有一束信号穿越大气层,传向太空,再由“心灯”反射回地面,形成永不中断的守护环路。
而在这颗卫星的主控芯片内部,刻着一行tiny字体的小字:
>“不让任何一个生命,在黑暗中无声熄灭。”
与此同时,在南美某处隐秘基地,警报突然响起。
监控画面显示,一台刚刚完成破解的“烛光-A3”设备,在接入“潘多拉芯源”主服务器的瞬间,自动激活了隐藏程序??**反向注入病毒,彻底焚毁本地数据库,并将所有非法操作日志上传至国际刑警备案系统**。
面具男??也就是自称“Prometheus_7”的赵振宇,在看到数据清零的提示后,狠狠砸碎了显示器。
“你以为你赢了?”他嘶吼着,“等我的‘永生体’成型,我会让你亲眼看着你自己……被复制、被替代、被遗忘!”
可就在此时,他的私人终端突然亮起。
一条匿名消息跳出:
>“赵总,您去年在瑞士银行的秘密账户流水,已提交至瑞士联邦检察院。顺便说一句,您母亲临终前最后一句话是:‘我儿子小时候很善良,到底发生了什么?’??这段录音,来自您老家殡仪馆的旧监控备份。您删不掉的,人心也不是代码。”
赵振宇瘫坐在椅,浑身颤抖。
他知道,这场战争,他已经输了。
因为他始终不明白:真正的力量,从来不在于掌控多少数据,而在于能否听见一个普通人,在生命尽头轻轻说出口的那句“谢谢”。
春天再次加深。
杭州总部的槐树开满了花,香气弥漫在整个园区。孩子们在楼下放风筝,老人们坐在长椅上看书,程序员们端着咖啡讨论新版本代码,一切都平静得像是从未有过硝烟。
陈默独自来到母亲墓前,放下一束白菊。
“妈,我做到了。”他轻声说,“你说过的,人心不会走远。只要有人愿意听,它就一直在。”
风吹过山岗,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回应。
回到办公室,他打开电脑,收到一封来自缅甸的邮件。
发件人是一个陌生名字,附件是一段视频。
画面中,那个曾因战火失聪的小女孩慧,如今已能清晰说话。她戴着“烛光-Mini”,站在一所新建的乡村学校操场上,面对镜头,一字一句地说:
“大家好,我是慧。我想告诉大家,我能听见了。不只是风、雨、鸟叫,还有很多人对我说‘加油’。我想长大以后,当一名老师,教别的孩子读书写字。我也想告诉那个送我头箍的人……谢谢你,让我知道这个世界,原来这么温暖。”
陈默看完,眼眶湿润。
他没有回复,只是将视频上传至“烛光日志”,标题命名为:
>**补录-002:听见世界的第一课**
然后,他关闭页面,望向窗外。
夕阳西下,城市灯火渐次亮起,如同亿万颗跳动的心脏。
他知道,这条路还很长,也许永远没有终点。
但只要还有一个人愿意发声,还有一个人愿意倾听,光,就不会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