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宋文豪笔趣阁无弹窗 > 第167章 淯井监(第1页)

第167章 淯井监(第1页)

翌日清晨,队伍再次启程。

山路虽仍蜿蜒于群山之中,道路的路况反而好了不少。

路面不算特别宽阔,却相对平整,显然是为了维系盐运命脉而刻意维护夯实过的。

而经过询问,陆北顾得知这条路是在。。。

驿道尽头,汴京城门高耸入云,如巨兽张开的血盆大口,迎接每一位踏入此地的旅人。陆北顾仰头望去,心中竟生出一丝敬畏。

“终于到了。”崔文?长舒一口气,脸上满是兴奋与紧张交织的神色。

苏辙亦难得露出笑意:“自幼听闻京师繁华,今日亲见,方知传闻不虚。”

三人策马缓缓前行,穿过熙攘的城门,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商贾云集,吆喝声、讨价声、车轮碾过青石板的声响混杂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市井画卷。

“陆兄,我们先去何处落脚?”崔文?问道。

陆北顾略一沉吟:“先寻一处安静客栈,稍作休整。明日再去御史台报到。”

苏辙点头:“也好。京中规矩多,贸然前去恐有不便。”

他们寻了家位于东市的小客栈,虽不及达官贵人所居的豪华馆驿,却也清幽雅致。掌柜见三人衣着整洁,举止儒雅,便热情地引他们入内,并亲自送上茶水。

夜色渐浓,窗外传来远处更夫敲打梆子的声音,一声悠远,一声近切。

陆北顾独坐房中,手中仍握着那封诏书,目光落在“御史台”三字之上,思绪万千。

他知道,自己已被推上了风口浪尖。那篇《项籍论》不仅是一篇史论,更是对当朝政局的一次投石问路。而今,他身在京师,注定无法再做那个躲在书斋中的学子。

翌日清晨,天光微亮,陆北顾便已起身洗漱完毕。崔文?和苏辙也早早起床,陪他一同前往御史台。

一行三人穿行于街巷之中,沿途可见不少士子打扮之人,皆是为殿试初选而来。有人低声议论着陆北顾的名字,眼神中带着好奇与敬佩。

御史台位于皇城南侧,建筑恢宏肃穆,门前立有两名甲胄武士,神情冷峻。陆北顾上前递上诏书,守门官员接过一看,神色微变,随即低声吩咐身旁小吏:“带他进去。”

陆北顾回头望了望苏辙与崔文?,二人冲他微微颔首,示意安心。

步入御史台,只见庭院深深,廊下回环,处处透着一股威严之气。不多时,一名身穿绯袍的官员迎面走来,正是御史台属官李承泽。

“陆公子,请随我来。”李承泽语气温和,却难掩几分试探之意。

陆北顾点头,跟随其进入内堂。

堂中已有一人端坐主位,须发斑白,神态从容,正是御史中丞王安礼??当今朝中改革派的重要人物之一。

“陆北顾,拜见大人。”陆北顾拱手施礼。

王安礼抬眼打量着他,眼中闪过一抹赞许:“你便是写出《项籍论》的那位嘉州士子?”

“正是学生。”陆北顾答得恭敬。

王安礼微微一笑:“坐下说话。”

待陆北顾落座后,王安礼才缓缓开口:“你那篇文章,我已细细读过。其中‘项氏败于泥古,刘氏成于鼎革’一句,堪称警世之言。”

陆北顾拱手:“学生不过是借古人之事,抒己之所思,并未有意影射当下。”

王安礼轻笑一声:“年轻人,莫要太过谦逊。你能写出如此文章,自然是有胆识、有见识之人。朝廷召你入京,既是对你才华的认可,也是想听听你的见解。”

陆北顾心头一震,面上却不显分毫:“学生愿尽绵薄之力。”

王安礼满意地点了点头:“很好。接下来几日,你将与其他被召试的士子一同参与策问,届时自有考校。若能脱颖而出,便可进入殿试候选名单。”

陆北顾起身再次施礼:“学生定不负期望。”

离开御史台后,陆北顾回到客栈,心中却久久不能平静。

“看来,他们是真的想借我之口,推动变革。”他喃喃自语。

就在这时,门外又传来一阵敲门声。

崔文?开门一看,竟是昨日在驿站结识的赵彦明。

“陆兄!”赵彦明满脸惊喜,“果然你也来了京师!”

陆北顾笑着迎他进来:“赵兄不是也要参加殿试吗?怎的这般巧?”

赵彦明笑道:“我比你们早到一日,已在附近租下一间屋子。听说你今日去了御史台,特来拜访。”

热门小说推荐

万道成神
新版红双喜万道成神
...
一剑独尊
青鸾峰上一剑独尊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