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宋文豪笔趣阁无弹窗 > 第166章 祸乱之源(第1页)

第166章 祸乱之源(第1页)

陆北顾的身体随着马车的不断起伏而摇晃,胃里也因颠簸而有些不适。

他掀开马车的帘子望去,视线被层层叠叠的绿色屏障阻隔,根本看不到尽头,只有偶尔见到的陡峭岩壁,深不见底的沟壑和仿佛永远走不出去的密林。。。

陆北顾放下笔,手指微微颤抖。那是一种文字倾泻之后的余震,仿佛他亲手将胸中丘壑一寸寸剖开,铺陈在众人面前。

砚台中的墨色依旧深沉,却已不再平静。

苏洵缓缓起身,脚步有些踉跄。他的目光落在陆北顾身上,复杂难言??既有惊叹,又有敬畏,还有一丝难以掩饰的……挫败感。

“项氏败于泥古,刘氏成于鼎革。”他喃喃重复着这句话,声音低沉,却如雷贯耳,“此论之深,已非史家所能独解,实为治世之箴言!”

梁娴在一旁轻叹一声:“若此文传入京师,恐怕那些老臣也要为之动容。”

斋内众人心头皆是一震。他们当然知道,大宋自太祖以来,虽承唐制,但地方割据、权臣专政之弊日益显现。朝堂之上,改革与守旧之争从未停歇。而陆北顾这一篇《项籍论》,不仅剖析了楚汉成败之理,更隐隐映照出当下的政局格局!

这哪里只是对古人的一番评述?这是对今人的一记警钟!

崔文?忍不住开口:“陆兄此文,若能得欧阳修大人亲阅,必有惊世之效!”

欧阳修,嘉?年间名满天下的文坛巨擘,以直言敢谏著称,亦是变法派的重要人物之一。崔文?此言一出,众人皆露出思索之色。

苏洵忽然笑了,笑声低沉,却带着几分释然。

“我今日来此,原以为不过是一场学术切磋,未曾想竟见到了一位真正的天下大才。”他望着陆北顾,眼中已无半分轻视,只有敬重,“陆北顾,你这篇文章,不只是写给项籍看的,更是写给整个大宋看的。”

陆北顾拱手回礼,神色平静:“学生不敢妄谈天下,只愿以史为镜,明兴替之道。”

“好一句‘以史为镜’!”梁娴抚须大笑,“你这孩子,将来怕是要成为一代史宗了。”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陆公子!陆公子可在?”一个熟悉的嗓音响起,正是州学仆役阿全。

众人纷纷回头,只见阿全气喘吁吁地闯进门来,手中拿着一封火漆未启的信笺。

“这是京中来的加急文书,说是御史台点名要您亲自拆阅。”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御史台?

那可是监察百官、弹劾不法的大权机关。谁也没有想到,这样一封突如其来的信,会打破这场原本属于书生之间的论道之会。

陆北顾眉头微皱,接过信封,指尖轻轻一抹,火漆应声而落。

展开信纸,字迹工整有力:

>**敕令:奉御史台奏议,特召嘉州士子陆北顾,即日起赴京试策,参与本年秋闱殿试初选。钦此。**

落款处盖着一枚朱红大印??御史台正印。

全场死寂。

良久,苏洵才低声开口:“御史台直接下诏召试?这……这可是前所未有的殊荣!”

周明远脸色发白:“寻常士子,需经州试、省试,层层选拔,才有资格进入殿试候选名单。可这封诏书……竟是御史台亲自点名召试!”

韩子瑜喃喃道:“也就是说,陆兄还未参加省试,就已经被朝廷高层所注意了?”

崔文?激动得几乎语无伦次:“这……这岂不是说,陆兄已经被视为国士之材?!”

梁娴站起身,郑重地看着陆北顾:“陆贤侄,此乃天赐良机。你这一篇文章,已经震动了京师!”

陆北顾沉默片刻,缓缓收起诏书,抬头望向窗外。

天边,暮云翻卷,晚霞如血。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自己再也无法仅仅做一个躲在书斋中的学子了。

命运的洪流,已经开始奔涌。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