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2章
周太后看着他如同着了魔一般,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心中的忧虑如同巨石般越压越沉。
她看得很清楚,丈夫这一切看似荒唐的行为背后,藏着一颗被深深刺痛、无法安放的脆弱的心。
他不是在追寻太祖,也不是在模仿成祖,他是在拼命地想要证明自己,想要抓住一点什么东西,来填补那因儿子过于优秀而显得自己格外平庸的巨大落差。
这种证明,是如此的徒劳,如此的悲哀。
一个寒风凛冽的下午。
崇祯又一次从京营校场“视察”归来,虽然身体疲惫,但精神却处于一种异常的亢奋状态。
他甚至在晚膳时,多用了半碗粳米粥,并对着周太后,喋喋不休地讲述着他今日“构想”的、如何训练一支精锐骑兵,如何仿效成祖直捣黄龙的“大计”。
周太后默默地听着,没有像往常一样温言劝慰,也没有试图打断。她只是看着他,看着这个与自己相伴一生、如今却像个迷路孩子般慌乱寻找方向的老人,看着他眼中那强装出来的、一戳即破的豪情,看着他眉宇间那无法掩饰的、源自灵魂深处的疲惫与自卑。
终于,在崇祯说到“届时,朕虽年迈,亦要效仿成祖,亲临阵前,以振军威,”时,周太后轻轻放下了手中的银箸。
清脆的撞击声,让崇祯的话语戛然而止。
寝殿内陷入一片沉寂,只有殿外呼啸的风声,更衬得室内气氛凝滞。
周太后抬起头,目光平静,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穿透力,直直地看向崇祯的眼底。
她的声音很轻,却像一把精准的匕首,剥开了所有华丽的伪装和自欺欺人的外壳。
“陛下,”她缓缓开口,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你累了。”
崇祯一怔,下意识地想要反驳:“朕不累!朕,”
“你累了。”周太后打断他,语气依旧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你不是真的想学太祖种地,也不是真的想学成祖打仗。”
崇祯的脸色微微变了。
周太后继续说道,目光如同温柔的湖水,却映照出他内心所有的狼狈。
“你只是不肯接受,接受自己或许,并非太祖、成祖那般雄才大略的帝王。你恼恨先帝留给你的局面,你怀疑自己的能力,这些,臣妾都懂,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她的声音带上了一丝哽咽,但依旧坚持说下去:“直到兴明这孩子,把这烂摊子收拾起来,还把大明治理得这般强盛,你替他高兴,是真的高兴。但你看他做得越好,心里就越是不是滋味,就越发显得自己当年的无力,你没办法接受这种,平庸。”
“闭嘴!”平庸二字,如同惊雷,狠狠劈在崇祯的心上。
他的身体猛地一颤,脸上那强装出的亢奋如同潮水般褪去,瞬间变得惨白。嘴唇哆嗦着,想说什么,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那层被他用“忆苦思甜”、“效仿先祖”等种种借口苦苦支撑的保护壳,在这一刻,被最了解他的妻子,毫不留情地彻底击碎。
“你折腾自己,种地不成,又要去舞刀弄枪,”
周太后的眼泪终于滑落,但她依旧看着他的眼睛,声音温柔而残忍地直刺核心:“不是因为你真的找到了什么救赎之路,而是因为你害怕停下来,害怕一旦安静下来,就必须直面那个你一直不愿承认的事实——你,朱由检,或许能力有限,只是一个竭尽全力却未能挽回天倾的,普通人。”
“别说了,别说了!”崇祯猛地用手捂住耳朵,像个鸵鸟一样,试图躲避这残酷的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