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以承诺,若能除掉泉盖苏文,拨乱反正,大唐愿与其结盟。”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冷光。
“甚至可以秘密提供一些援助,例如……钱粮,或是他们急需的某些物资。”
“目的只有一个,挑动其内斗,让泉盖苏文后方不稳,无暇全力对外。”
“若能使其内部生变,甚至不战而屈人之兵,岂不远胜于劳师远征?”
李承乾听得心潮澎湃,这确是他未曾想到的角度。
“此计大妙!只是……这秘密联络、援助之事,风险极大,若被泉盖苏文察觉……”
“所以必须隐秘,且要通过多重掩护。”
“此事可由陛下亲掌,或交由可靠之心腹大臣负责。”
“东宫不宜直接插手,但殿下可在陛下问策时,提出此议,以显殿下思虑之周详。”
李承乾连连点头,将这一点牢牢记住。
“那其二呢?”
“其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高句丽城池坚固,尤以辽东城、安市城等为甚。前隋大军多顿兵于坚城之下,久攻不克,耗尽了锐气与粮草。”
“我朝若欲征讨,必须在攻城器械上有所突破。”
“先生是指……让工部加紧研制新的攻城武器?”
李承乾立刻联想到了段纶和赵小满他们。
“正是。”李逸尘肯定道。
“殿下可督促工部,集中匠作之力,参考前朝得失,改良投石机、攻城车、云梯等物,或可尝试研制一些……更具威力与效率的器械。”
“例如,能否造出投射更远、更准,石弹更重的巨型投石机?”
“能否造出更加坚固、能有效防御箭矢滚木的攻城槌车?”
“此事,工部已有革新之风,正可借此机会,大力推动。”
“若能在战前有所成就,必能大大减少我军攻坚之伤亡,缩短攻城时间。”
李承乾眼中光芒更盛,工部是他直辖,若能在此事上立下大功,无疑能极大增强他的资本和话语权。
“学生明日便召段纶来见,亲自督办此事!”
“其三,”
李逸尘的声音变得更加凝重,目光直视李承乾。
“殿下自身,也需有所准备。”
“孤?”李承乾一怔。
“先生之意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