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全本 > 第194章 为了太子为了陛下我愿意接下这(第2页)

第194章 为了太子为了陛下我愿意接下这(第2页)

他预想中,此刻应有不同派系、不同考量的人站出来,提出各自属意的人选,相互辩驳,而他则高踞御座,权衡裁决。

他需要看到臣子们的态度。

然而,接下来的发展,却略微出乎他的预料。

没有预想中的激烈争论。

前排几位核心重臣,如长孙无忌、房玄龄、乃至新任中书令岑文本,都保持着沉默,并未第一时间出列。

长孙无忌的眼角余光极快地扫过房玄龄和岑文本,带着一丝探询和不易察觉的强势。

房玄龄眼帘微垂,手指在笏板底部无意识地摩挲了一下,似是沉吟。

岑文本则面色平静,目光直视前方御阶,仿佛置身事外,但微微绷紧的下颌线条泄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这短暂的静默只持续了数息。

随即,仿佛约定好了一般,几位分量不轻的官员几乎同时出列。

率先开口的是礼部侍郎,他手持笏板,躬身道:“陛下,臣以为,太子太傅之职,非德高望重、与国同休者不能胜任。”

“赵国公长孙司空,乃陛下股肱,皇后兄长,太子舅父,于公于私,皆为上上之选。”

“由司空教导太子,必能使太子明晓亲亲尊尊之义,社稷安稳,臣以为善。”

他的话音刚落,另一位门下省的给事中便接口道:“陛下,侍郎所言固然在理。”

“然臣以为,太子太傅,更重学问根基与治国方略之传授。”

“梁国公房仆射,执掌尚书,总理机要,深谙朝廷法度、政务得失,且品性高洁,堪为太子太傅。”

“太子殿下日益进益,正需梁国公这般老成谋国之士加以点拨,使其知晓为君之不易,治国之艰难。”

紧接着,又有一位御史中丞出列,声音清朗。

“陛下,臣有一议,太子太傅亦需学问渊博、文采斐然、熟知经史者。”

“中书令岑文本,掌制诰,文翰为天下所宗,且处事公允,持身以正。”

“以其清流文望,教导太子诗书礼仪,涵养浩然之气,亦是不二人选。”

三人推荐的人选,恰好覆盖了李世民心中考量。

而且推荐的理由也各有侧重。

一个强调血缘亲缘与政治稳定,一个强调实务经验与老成持重,一个强调学问文采与清流声望。

然而,这三位被推荐的正主——长孙无忌、房玄龄、岑文本,此刻依旧站在原地。

并未如他预想的那般,立刻出列谦辞,或者说些“臣才疏学浅,不堪此任”的套话。

他们只是静静地听着,脸上看不出太多表情,仿佛被推荐的不是他们自己一般。

不对劲。

李世民心中瞬间闪过这个念头。

按照常理,面对如此重要的任命,尤其是涉及储君,这几位久经宦海的老臣,第一反应必然是谨慎,甚至是推拒。

以免卷入过深,引来猜忌。

就像几年前房玄龄辞受太傅一样。

可今天,他们太安静了。

他的目光锐利起来,仔细审视着这三人的神情。

长孙无忌微微侧头,似乎是在倾听同僚的推荐,又似乎是在权衡着什么。

太子是他的亲外甥,血脉相连。

以往太子顽劣,他不愿过于捆绑。

可如今不同了。

太子近来的表现,堪称脱胎换骨。

无论是抛出那债券、玉盐之策,乃至前几日在朝堂上那番关于“百工之业”与“信用根基”的言论。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