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双世遗是什么意思 > 岁末暖阳破阴霾 母讯惊尘解困局(第1页)

岁末暖阳破阴霾 母讯惊尘解困局(第1页)

2022年的最后几天,冬阳总是带着几分吝啬的暖意,透过医院病房的落地窗,在白色被单上投下斜斜的光斑。窗外的梧桐树早已落尽了叶子,干枯的枝桠芽像无数双伸向天空的手,枝尖偶尔挂着未化的霜花,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病房里的消毒水味淡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护工王阿姨每天带来的新鲜橘子香,甜润的气息混着暖气,驱散了几分冬日的萧瑟。

李秀英靠在床头,手里捏着那枚红绳同心结,指尖反复摩挲着里面干枯的艾草叶。口腔里的溃烂已经开始愈合,不再像前些日子那样疼得连吞咽都困难,只是偶尔会有轻微的痒意,提醒着她这场与白血病的抗争尚未结束。她拿起桌上的苹果,咬下一小口,果肉的清甜在舌尖散开,没有了以往的刺痛感,只有果肉的脆嫩和汁水的温润,顺着喉咙滑下去,暖得人心头发软。

“恢复得不错,看来这阵子的营养没白补。”王阿姨端着刚热好的小米粥走进来,笑着把碗放在床头柜上,“你看你,前几天还只能喝稀粥,现在苹果都能啃动了,医生说的没错,你这身体底子在慢慢往回找。”

李秀英点点头,接过粥碗,勺子舀起一勺粥,温热的米香扑面而来。她想起刚化疗那阵子,口腔溃烂严重,连清水都不敢多喝,母亲总是坐在床边,把粥熬得稀烂,一点点喂她,还会在粥里加一点点冰糖,说“甜的能盖过疼”。可现在,粥还是那个味道,喂她的人却不见了踪影。

这些天,她的身体在一天天好转,可心里的牵挂却越来越重。让她觉得奇怪的是,自从上次从大魏的梦境中醒来,这几天晚上睡着后,竟再也没有踏入那个胡汉交织的平城。以前,只要她昏迷或者受伤,总会在梦里见到孟贞姬,见到景家的庭院,见到那些熟悉的农桑工具。她甚至已经习惯了在两个世界间穿梭,习惯了在异世的奔波中暂时忘却现实的病痛和母亲失踪的焦虑。

可现在,睡眠变得格外安稳,没有梦境,没有穿越,只有无边的黑暗和偶尔闪过的母亲的背影。她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是因为身体好转,不再需要通过梦境来逃避现实?还是因为那个世界的“任务”已经完成,再也不需要她了?她摸了摸贴身的口袋,那里没有异世的“孟氏风骨”玉佩,只有这枚母亲亲手编的同心结,带着母亲独有的气息,是她唯一的慰藉。

病房墙上的日历已经撕到了12月22日。2022年就要结束了,窗外的街道上已经能看到零星的红灯笼,偶尔有行人裹着厚厚的羽绒服走过,脚步匆匆,脸上带着对新年的期盼。可李秀英的心里,却没有半点年味,只有挥之不去的烦闷。她想起往年的除夕,母亲总会提前好几天就开始准备年货,炸丸子、包饺子、贴春联,还会给她买一身新衣服,说“新年新气象,英英要健健康康”。可今年,她却被困在这小小的病房里,连母亲在哪里都不知道。

“英英,医生让你下午去办公室一趟,好像是说移植的事。”王阿姨收拾着碗筷,轻声提醒道。

李秀英的心猛地一沉,握着同心结的手紧了紧。她知道移植是迟早的事,急性淋巴T细胞白血病,这个名字像一把沉重的锤子,无时无刻不在提醒她病情的凶险。这是白血病中最严重的类型之一,进展快,预后差,医生从一开始就说,必须尽快找到配型,尽快移植,才有一线生机。

下午,阳光渐渐西斜,把走廊的影子拉得很长。李秀英跟着护士来到医生办公室,医生坐在办公桌后,面前放着厚厚的病历本,脸上带着几分欣慰,又带着几分严肃。

“李秀英,你的检查结果很好,白细胞、血小板等各项指标都在稳步回升,口腔溃烂也基本愈合了,身体恢复得比我们预期的还要好。”医生推了推眼镜,语气平和地说,“我们和骨髓库那边沟通过了,配型者的身体状况也很好,各项检查都符合捐献标准。综合考虑你的病情和配型者的时间,我们建议你出院后调整一个月,预计在春节前进行移植手术。”

“春节前?”李秀英愣了愣,心里有些慌乱。春节前,也就意味着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了。她原本以为,至少还有两三个月的时间,可以让她找母亲,可现在,时间突然变得如此紧迫。

“对,”医生点点头,语气里带着一丝无奈,“急性淋巴T细胞白血病的凶险你也知道,不能再等了。现在你的身体条件刚好,配型者也愿意配合,这个时间点是最佳的移植窗口期。如果错过了,后续病情一旦反复,后果不堪设想。”

医生的话像一块石头,压在李秀英的心上。她知道医生说的是对的,她不能拿自己的生命冒险,可她也不能放下母亲不管。母亲还没有找到,她怎么能安心进行移植?移植后的排异反应、漫长的恢复期,都意味着她会暂时失去寻找母亲的能力。

她走出医生办公室,走廊里的暖气很足,却暖不了她心里的冰冷。她靠在走廊的墙壁上,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又闷又沉。急性淋巴T细胞白血病,就像一堵厚厚的、冰冷的墙,横亘在她和母亲之间。这堵墙,堵住了她带着母亲奔向幸福的路,让她只能在病房里原地踏步;这堵墙,把她困在这方寸之地,斩断了她寻找母亲的双手,让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时间流逝,却无能为力。

她想起母亲失踪前的那个夜晚,母亲赤着脚冲出病房,眼神里满是焦急,袖口还沾着草药渣。她却什么也做不了,只能躺在病床上,等着别人来告诉她真相。

回到病房时,王阿姨已经把晚饭准备好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鸡汤面,上面卧着一个荷包蛋,还有几片青菜。可李秀英却没什么胃口,她坐在床边,看着面条慢慢变凉,心里的烦闷像潮水般涌上来,几乎要将她淹没。

第二天上午,阳光格外好,透过窗户洒在病房里,暖洋洋的,让人忍不住想打瞌睡。李秀英正靠在床头翻看手机里母亲的照片,病房门被轻轻推开,换班的护士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张出院通知单。

“李秀英,恭喜你,可以出院啦!”护士的语气带着笑意,把通知单递给她,“医生说你身体恢复得不错,回家调整一个月,按时吃药,定期复查,就可以准备移植了。”

李秀英接过出院通知单,上面的字迹清晰,却让她有些茫然。出院?她出院后去哪里?回那个冷冰冰的家,还是继续寻找母亲?父亲这些天除了那条“好”字的短信,就再也没有联系过她,母亲的下落依旧不明,她出院后,该怎么办?

“谢谢护士。”她勉强笑了笑,心里却乱成一团麻。她拿出手机,点开和父亲的聊天界面,手指在屏幕上犹豫了很久,才慢慢打出一行字:“爸,医生让我两天后出院,我出院后去哪里?需要我自己回家吗?”

发送成功后,她把手机放在腿上,眼睛紧紧盯着屏幕,心里既期待又忐忑。她期待父亲能给她一个明确的答案,期待能从他口中听到一点母亲的消息;可她又忐忑,怕父亲的回复依旧是冷冰冰的一个字,怕他依旧对母亲的下落避而不谈。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病房里静得只剩下时钟滴答滴答的声音。阳光在被单上慢慢移动,从床头移到床尾,又从床尾移到墙角。李秀英的手指反复摩挲着手机屏幕,指尖都有些发烫,可聊天界面依旧没有任何动静。

她有些失望,甚至已经开始在心里构思自己出院后的计划:先回家里看看,说不定母亲已经回去了;如果没有她又该去哪里寻找?

就在她快要放弃希望的时候,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屏幕亮了起来。她的心猛地一跳,赶紧拿起手机,映入眼帘的不是她预想中的一个“好”字,而是一行短短的文字:“你妈妈会接你!”

短短五个字,像一道惊雷,在她的心里炸开。她愣住了,眼睛紧紧盯着屏幕上的文字,一遍又一遍地看着,生怕自己看错了。你妈妈会接你!这五个字,那么简单,却又那么有力量,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她心中那扇紧闭的门。

之前压在她心里的那堵厚厚的、冰冷的墙,在这一刻轰然坍塌。所有的焦虑、所有的烦闷、所有的无助,都在这五个字面前烟消云散。暖洋洋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进她的心里,从心口扩散到四肢百骸,每一个细胞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她甚至觉得,口腔里那点残留的轻微痒意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轻松和喜悦。

眼泪毫无预兆地涌了上来,顺着脸颊滑落,滴在手机屏幕上,晕开了那五个字的边缘。可这次的眼泪,不再是苦涩的,而是带着甜味的,是喜悦的,是释然的。她想起小时候,每次放学,母亲都会站在学校门口等她,手里拿着一根棒棒糖,笑着说“英英,妈妈来接你了”;想起第一次化疗结束,母亲也是这样,站在医院门口,穿着那件她最喜欢的红色外套,眼里满是心疼和期盼;现在,母亲又要来接她了,这一次,她一定会牢牢抓住母亲的手,再也不让她消失。

“姑娘,怎么了?是不是有什么好消息?”王阿姨看到她哭了,赶紧走过来问道。

李秀英抬起头,脸上还挂着眼泪,嘴角却忍不住上扬,露出了这些天来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笑容:“王阿姨,我妈妈会来接我出院!我妈妈要回来了!”

她的声音带着哽咽,却充满了喜悦,像春天里的第一声惊雷,打破了长久以来的沉寂。王阿姨看着她脸上的笑容,也跟着笑了起来:“太好了!真是太好了!这下你可以放心了,等你妈妈来了,你们一起回家,好好准备过年,好好准备移植。”

李秀英点点头,擦干眼泪,拿起桌上的鸡汤面。面条已经凉了,可她却觉得格外好吃。她大口大口地吃着,连荷包蛋都觉得格外香甜。口腔里的疼痛彻底消失了,只剩下食物的美味和心里的温暖。她知道,从这一刻起,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母亲会回来,移植会成功,她会带着母亲,一起奔向那个迟到了很久的幸福。

窗外的阳光依旧温暖,街道上的红灯笼越来越多,年味也越来越浓。李秀英靠在床头,看着窗外的天空,心里充满了期待。她不知道母亲这几天经历了什么,不知道父亲到底藏了什么秘密,也不知道未来的移植之路会有多艰难。但她知道,只要母亲在,只要她们母女团聚,就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

2022年的尾声,阳光正好,希望也正好。病房里的阴霾被彻底驱散,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温暖和期盼。李秀英攥着手机,心里默念着:妈妈,我等你来接我。我们一起回家,一起过年,一起迎接新的春天。

烛火渐渐暗了,孟贞姬望着儿子认真读注本的模样,轻轻叹了口气。窗外的暑气散了些,崔恬仍在街巷追查刺客,崔浩还在太极殿抗辩,卢氏、王氏的联姻红帖已贴满平城坊市。景定国翻过一页注本,在“种桑法”的批注旁添了行小字:“平城土壤偏燥,可掺草木灰改良”——他知道,北魏世家的生存法则从不是坐等庇护,唯有自己懂农桑、能担当,才能让景家在这局中站稳脚跟。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