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你眼中的杜甫 > 第三十八章(第3页)

第三十八章(第3页)

诸葛亮想说的是:

「所谓参预朝政、署理政务,就是要集合众人的心思,采纳有益国家的意见。如果因为一些小隔阂而彼此疏远,就无法得到不同意见,我们的事业将会受到损失。听取不同意见就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如同扔掉破草鞋获得珍珠美玉。我们知道人们很难做到这一点,只有徐庶在听取各种意见时不受困惑。还有董和,参预朝政、署理政务七年,某项措施有不稳妥之处,反复十次征求意见,向我报告。如果能做到徐庶的十分之一,像董和那样勤勉、尽职、效忠,那么我就能够减少过失。

过去我结交崔州平,他多次指出我的优缺点;后来又结交徐庶,得到很多启发和教诲;先前与董和商议事情,每次都能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随后又与胡伟度共事,他的多次劝谏,使我避免很多失误。我虽然生性愚昧,见识浅陋,对他们给我的教益不能全部吸取,然而和这四人的始终很好,也可表明我对直言是不疑的。」

这里提到的崔州平、徐庶,都是他过去在荆州的好友,董和已经在三年前去世,胡伟度就是胡济,荆州义阳郡人。为人不避嫌疑,敢于直言,多次向有亲密友好的关系诸葛亮进谏,于是将他与其他三人相提并论,认为都是能适时规劝自己过失的诤友。

洛阳皇宫内,有来自凉州方面的报告:「凉州刺史、护羌校尉温恢于上任路上过世。」享年四十五岁。文帝下诏《诏赐温恢子生爵》:

「恢有柱石之质,服事先帝,功勤明着。及为朕执事,忠于王室。故授之以万里之任,任之以一方之事。如何不遂?吾甚愍之。赐恢子生爵关内侯。」

诏书里面的意思是:「温恢拥有作为国家栋梁的才能,为先帝曹操服务,功勋显著,处事勤练。及后为朕执事,忠于王室,因此获任外郡之职,负责管理一方之事。奈何却不能完成,深为哀悼!赐温恢之子温生关内侯爵位。」

消息也传到荆州,曹魏方面的刺史是裴潜,想起四年前曹操在世的一件事情:

当时孙权正率兵攻打合肥。温恢一方面屯军守备,另一方面向当时的兖州刺史裴潜建议:「此处虽有敌军入寇,然而却毫不足惧,我反而忧虑任征南将军曹仁那里会有不测。如今江水高涨,他率领的部队是深入敌方缺乏后援的孤军,没有做出长期的防备。一向以骁锐闻名的关羽如果乘着水势上升之利进军,一定是个祸患。」结果真如所料,关羽果然乘这时机进攻樊城,令曹仁军队陷入苦战。

曹操以朝廷的名义下诏征召裴潜及豫州刺史吕贡等率军赶赴前线,裴潜原先以为是普通的召集,收到诏令后慢慢地整军。见到裴潜缓慢动作的温恢与他密谈:「从现在的状况观察,必然是丞相了解襄阳的军情告急,让你们立刻率军前往支持。为什么不下紧急召集令,是不想让其他地方守军受到惊扰动摇。数日内必然会收到密书催促立即进军,张辽等方面大将也将会收到命令。他们久从主公,向来深知主公的意向,假使继续慢条斯理的整军备战,那些后来收到召令的军队就会比你更早的到达战场,届时必定要受到责罚!」裴潜听了他的建议,赶紧留下辎重,令军队以轻装快速出发。没多久果然收到曹操发来的紧急召集的密书,张辽等人亦在征召之列,情况就像他所预料的情况一样,裴潜不禁在心中再次感谢这位帮助他的朋友。

曹植不久前又被改为雍丘王。与白马王曹彪、任城王曹彰奉命一同前来京师洛阳。出发前在兄长威胁逼迫下,承认自己有所过失,把从官留在关东后,只与两三从人私下去见曹家兄弟姊妹中的大姊、也是夏侯懋的夫人清河长公主,之后表示想要去和哥哥谢罪。负责的官吏于是向上请示,文帝派人阻止,不让他来见自己。卞太后误以为曹植已经自杀,对着曹丕哭泣。等到他不戴头巾光脚戴着刑具到了殿堂之外,担心曹植已经自杀,结果看到还活着的太后与文帝,显得非常高兴,故意表示严肃、静默不语的文帝,不许他穿鞋,显示两人的君臣之礼。曹植只能伏在地上哭泣,见到此景的卞太后就不高兴,见到母亲怒容的文帝才让他穿回王服。之后曹植上《上责躬应诏诗表》:

「臣植言:臣自抱舋归藩,刻肌刻骨,追思罪戾,昼分而食,夜分而寝。诚以天网不可重罹,圣恩难可再恃,窃感相鼠之篇,无礼遄死之义,形影相吊,五情愧赧以罪弃生,则违古贤夕改之劝;忍垢苟全,则犯诗人胡颜之讥。伏惟陛下,德象天地,恩隆父母,施畅春风,泽如时雨。是以不别荆棘者,庆云之惠也;七子均养者,鸤鸠之仁也;舍罪责功者,明君之举也;矜愚爱能者,慈父之恩也。是以愚臣徘徊于恩泽,而不敢自弃者也。前奉诏书,臣等绝朝,心离志绝,自分黄耇,永无执珪之望。不图圣诏,猥垂齿召。至止之日,驰心辇毂,僻处西馆,未奉阙庭,踊跃之怀,瞻望反侧,不胜犬马恋主之情。谨拜表并献诗二篇,词旨浅末,不足采览,贵露下情,冒颜以闻。臣植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至于两篇诗作分别是希望皇帝能够眷念忠心,让他能够一展长才、为国效力而作的《责躬诗》:

「于穆显考,时惟武皇。受命于天,宁济四方。朱旗所拂,九土披攘。玄化滂流,荒服来王。

超商越周,与唐比踪。笃生我皇,奕世载聪。武则肃烈,文则时雍。受禅于汉,君临万邦。

万邦既化,率由旧则。广命懿亲,以藩王国。帝曰尔侯,君兹青土。奄有海滨,方周于鲁。

车服有辉,旗章有叙。济济俊乂,我弼我辅。伊余小子,恃宠骄盈。举挂时网,动乱国经。

作蕃作屏,先轨是隳。傲我皇使,犯我朝仪。国有典刑,我削我黜。将寘于理,元凶是率。

明明天子,时惟笃类。不忍我刑,暴之朝肆。违彼执宪,哀予小臣。改封兖邑,于河之滨。

股肱弗置,有君无臣。荒**之阙,谁弼予身?茕茕仆夫,于彼冀方。嗟余小子,乃罹斯殃。

赫赫天子,恩不遗物。冠我玄冕,要我朱绂。光光大使,我荣我华。剖符受土,王爵是加。

仰齿金玺,俯执圣策。皇恩过隆,祗承怵惕。咨我小子,顽凶是婴。逝惭陵墓,存愧阙庭。

匪敢傲德,寔恩是恃。威灵改加,足以没齿。昊天罔极,生命不图。尝惧颠沛,抱罪黄垆。

愿蒙矢石,建旗东岳。庶立毫牦,微功自赎。危躯授命,知足免戾。甘赴江湘,奋戈吴越。

天启其衷,得会京畿。迟奉圣颜,如渴如饥。心之云慕,怆矣其悲。天高听卑,皇肯照微。」

与《应诏诗》:

「肃承明诏,应会皇都。星陈夙驾,秣马脂车。命彼掌徒,肃我征旅。朝发鸾台,夕宿兰渚。

芒芒原隰,祁祁士女。经彼公田,乐我稷黍。爰有樛木,重阴匪息。虽有糇粮,饥不遑食。

望城不过,面邑不游。仆夫警策,平路是由。玄驷蔼蔼,扬镳漂沫。流风翼衡,轻云承盖。

涉涧之滨,缘山之隈。遵彼河浒,黄阪是阶。西济关谷,或降或升。騑骖倦路,再寝再兴。

将朝圣皇,匪敢晏宁。弭节长骛,指日遄征。前驱举燧,后乘抗旌。轮不辍运,銮无废声。

爰暨帝室,税此西墉。嘉诏未赐,朝觐莫从。仰瞻城阈,俯惟阙庭。长怀永慕,忧心如酲。」

文帝对此很是满意,下诏嘉奖这位依然文采出众的弟弟。

一日诸葛亮亲自校对公文时,主簿杨颙径直入内劝说:「治理国家是有制度依循的,上司和下级做的工作不能混淆。请您允许我以治家作比喻:现在有一个人,命奴仆耕田,婢女烧饭,雄鸡所晓,狗咬盗贼,以牛拉车,以马代步;家中事务无一旷废,要求的东西都可得到满足,优闲自得,高枕无忧,只是吃饭饮酒而已。忽然有一天,对所有的事情都要亲自去做,不用奴婢、鸡狗、牛马,结果劳累自己的身体,陷身琐碎事务之中,弄得疲惫不堪,精神萎靡,却一事无成。难道他的才能不及奴婢和鸡狗吗?不是,因为他忘记了作为一家之主的职责。所以古人说『坐着讨论问题,作出决定的人是王公;执行命令,亲身去做事情的人,称作士大夫』。丙吉不过问路上杀人的事情,却担心耕牛因天热而喘;陈平不去了解国家的钱、粮收入,而说『这些自有具体负责的人知道』,他们都真正懂得各司其职的道理。如今您管理全国政务,却亲自校改公文,终日汗流浃背,不是太劳累了吗?」诸葛亮为他的谏言深深表示感谢。

六月十七日,受文帝之命前来洛阳面见的弟弟、任城王曹彰,暴病逝于洛阳府邸,享年三十五岁。下诏追谥威王,下葬之时朝廷赐銮辂龙旗、虎贲勇士一百人,仿汉朝东平王刘苍的旧例。由儿子曹楷承袭爵位。

仿汉朝东平王刘苍的旧例是怎么回事呢?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