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你眼中的杜甫 > 第十章02(第1页)

第十章02(第1页)

第十章02

出言劝阻的高顺,是从吕布出奔长安就一直跟随,与张辽同为老班底。高顺与吕布驱利忘义的个性截然不同,为人廉洁有威望,很少说话。部下有七百余兵,号令整齐,每战必胜,号称『陷阵营』。吕布有意疏远,加上魏续是自己亲威,就把他的『陷阵营』拨给魏续指挥。等到需要冲锋陷阵时,才又交给他率领,却始终没有怨言。吕布性情不稳定,反复无常,他每每劝说:「将军行动,不肯多加思考,忽然失利后,总说有错误,错误怎么可以一再发生呢?」吕布知道他忠于自己,却总是不采纳意见,这样的高顺待在吕布阵营也是很奇怪的主从组合。

扬州东南方的钱塘,海西的陈瑀遭到吕范讨伐后,企图与陈瑀联合的江东盗匪、尤其是吴郡以严白虎为首的山贼,本就是孙策要解决的对象,无奈征服王朗取得会稽之后事务繁多,加上因应袁术称帝,没有多注意吴郡,此时孙策心想:我不去打你们,反而和陈瑀来招惹我。认为此时正是攻打的好时机,赶紧找来现任吴郡都尉、驻兵在钱塘的程普。他认为以严白虎为首的势力各据山头,如果要逐一击破,太过旷时费日,不仅粮秣补给会有问题,甚至不久前拿下的地区都会有动乱,最好是将他们合于一处予以击破。

朝廷领地的吴郡怎么遭到山贼据守?原先是有朝廷派任太守,就是杀了周昕弟弟周喁的许贡。是天下名士许靖的好朋友,曾经在初平年间担任吴郡都尉,而吴郡太守的是会稽人盛宪。许靖后来为了躲避董卓之乱,南下到吴郡避难,蒙许贡等朋友收留。

周氏兄弟遭到袁术击破南走会稽时,取道吴郡退走的周喁遭到许贡杀害。许贡与周氏兄弟既不相识、更谈不上仇怨,也没有太守盛宪命令,基于个人行为杀害,让吴郡人感到费解。兴平元年盛宪因病离职,留在吴郡养病,太守职位就由他接任。太傅马日磾滞留在寿春,提拔孙坚旧部朱治为掾属,升授吴郡都尉。

许贡上任太守后,不知是否有旧怨,或是恩将仇报,竟然试图迫害故太守盛宪,吴郡名士高岱帮助盛宪躲藏到许昭的家中。他下令捉住高岱的母亲,想引出并加害高岱。幸好在朋友的帮助下逃出吴郡,吴郡内对于他的议论更是日渐猛烈。

兴平二年时,孙策击破朝廷派任的扬州刺史刘繇后,已经回归孙家的朱治,以吴郡都尉的身分要从钱塘到吴郡,遭到现任吴郡太守的阻挠,许贡出兵由拳阻止遭到击败,转而投奔聚集一万多人,盘据在长兴县南方石城山以及白虎山等做为根据的严白虎,也是孙策要多募山岳强兵的原因。

当时吴郡并不只有严白虎,还有乌程邹佗、钱铜及嘉兴王晟等十多人分散各地,以严白虎势力比较大,各首领聚众万人依险据守。听取张纮等人意见的孙策,派人到各山头招降,希望能减少兵力损失。当然对于孙策的招抚,全都不肯归附,决定先不全力攻打邹佗等人,任由逃跑,等到集中到严白虎的山寨,实行包围。

遭到包围的严白虎,派出弟弟也是勇将的严舆,前往孙策营中求和。听说严舆很有勇力、身手矫捷,据说可以坐着跳跃起来,孙策有心想试试看是否属实。会面时用利刃向坐席砍去,严舆看见后身体晃动了一下。笑着说:「我听说您可以坐着跳跃,身手矫捷,所以跟您开个玩笑罢了。」严舆回答道:「我一见到兵刃,就会变得这样。」听了这句话,知道他其实很无能的孙策,立刻用手戟击杀。以勇力闻名的严舆被孙策杀死的消息传回山寨,众人惊恐莫名。

严舆遭到当场击杀之后军心涣散,没过几天严白虎众人与许贡出逃余杭,投奔老朋友许昭而去,他就是保护过前吴郡太守盛宪,免于受到许贡迫害。得知严白虎逃往余杭,程普向孙策请命攻打,孙策却说:「许昭对旧主有义、对朋友有情,这是大丈夫的风范啊!」下令收兵回会稽,为祸吴郡的山贼势力总算是告一段落。

八月,曹操特意召开宴请朝廷大臣,宴席中让鼓吏击鼓助兴,其中竟然有狂士祢衡的身影。按理说汉朝鼓吏属于乐户,都是身分低下或是卖身为奴者,祢衡再怎么不济,也是世族文人阶级,这是怎么回事呢?孔融与他结交之后大为欣赏,甚至写了《荐祢衡表》上书朝廷向汉献帝推荐:

「臣闻洪水横流,帝思俾乂,旁求四方,以招贤俊。昔世宗继统,将弘祖业,畴咨熙载,羣士响臻。陛下睿圣,纂承基绪,遭遇厄运,劳谦日昃。惟岳降神,异人并出。

窃见处士平原祢衡,年二十四,字正平,淑质贞亮,英才卓跞。初涉艺文,升堂覩奥,目所一见,辄诵于口,耳所暂闻,不忘于心,性与道合,思若有神。弘羊潜计,安世默识,以衡准之,诚不足怪。忠果正直,志怀霜雪,见善若惊,疾恶若雠。任座抗行,史鱼厉节,殆无以过也。鸷鸟累百,不如一鹗。使衡立朝,必有可观。飞辩骋辞,溢气坌涌,解疑释结,临敌有余。

昔贾谊求试属国,诡系单于;终军欲以长缨,牵致劲越,弱冠慷慨,前代美之。近日路粹、严象,亦用异才擢拜台郎,衡宜与为比。如得龙跃天衢,振翼云汉,扬声紫微,垂光虹蜺,足以昭近署之多士,增四门之穆穆。钧天广乐,必有奇丽之观;帝室皇居,必畜非常之宝。若衡等辈,不可多得。《激楚》《阳阿》,至妙之容,掌技者之所贪;飞兔、騕?,绝足奔放,良、乐之所急也。臣等区区,敢不以闻。

陛下笃慎取士,必须效试,乞令衡以褐衣召见。无可观采,臣等受面欺之罪。」

孔融想说的是:「我听说尧时洪水横流,人民困苦,尧想派人治理,四方招贤。从前汉武帝继承皇统,发扬扩大祖宗的基业;闻讯群臣谁能助其弘扬帝业,有才能的人应声而至。您通达明智,继承基业,遭遇厄运,但勤劳而谦逊,工作到很晚;现在高峻的山上降下神灵,神灵化为奇才同时而出。

我私下看到平原的士人祢衡:二十四岁,字正平,拥有美好的质量,坚贞贤明,英才卓越。初涉六艺之文,学问由浅入深,渐入佳境;过目成诵;志同道合,思若有神;桑弘羊与张安世的心计,若以祢衡来衡量,确实没有什么奇怪的。忠实果敢,志操高洁;见到善者,自己便为之惊悟,嫉恶如仇;任座坚持高尚的德行,史鱼提高君主的操行,大概没有什么过错吧。一百个普通人比不上一个有才能的人;让祢衡在朝廷当官,就必定值得一看了。他富于才辩和文辞,文辞气势充沛,一齐涌出;让他解答疑难问题,绰绰有余。

想当年贾谊请求皇帝封他为属国,勒住单于的脖子使他丧命;终军打算以长缨,牵制南越王,使其降汉:二十岁左右的男子正直慷慨,前世完美。最近路粹、严象,也因为是奇才,提拔为尚书郎。祢衡可以与他们相比。如果得到了祢衡,就好像龙一跃而飞到天路上,挥动羽翼于银河上,在皇宫中声誉传扬,传播彩虹的光辉,足以显示我们汉朝人才众多,增添朝廷的威望。天上的音乐,必定有新奇美丽的曲调;皇帝这里,必定有非常珍贵的宝物。像祢衡这样的人才,不可多得。《激楚》、《阳阿》,那极妙的曲调,是宫中掌管乐舞的人所迷恋的;飞兔、騕褭跑的最快,十分奔放,是王良、伯乐所重视的。我们这些大臣对朝廷的忠爱之心,怎么能听说不到祢衡呢?

陛下应认真谨慎地选择人才,必须进行验证、考试,我乞求,希望陛下招祢衡一见。如果他不怎么样,便治我欺君之罪。」

桑弘羊,前汉洛阳人,出身商人家庭,自幼有心算才能,十三岁拜侍中,后任大司农、御史大夫。主张重农抑商,推行国家盐铁私营政策。

张安世,字子儒,京兆杜陵人,前汉大臣。酷吏张汤之子,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

少年时靠父亲的地位出任郎官。因擅长书法而供职尚书,记忆力出众,皇上认为他的才能不同一般,提拔他担任尚书令,调任光禄大夫。

后元二年昭帝即位,由大将军霍光执政,由于个性忠厚,霍光十分器重。正值左将军上官桀父子及御史大夫桑弘羊与燕王、盖主谋反被杀,由于朝中无旧臣,霍光奏请任命他为右将军、光禄勋辅助自己。在任十三年间,国家平安无事,任用贤士。天子下诏书夸奖张安世的功绩,封张安世为富平侯。

任座,战国初期魏国建立者魏文侯的谋士,一次劝谏过于耿直,惹得魏文侯勃然大怒;幸亏翟璜巧辩帮他解脱,才拜他为上卿。

史鱼,春秋时卫国大夫。名佗,字子鱼,也称史鳅。卫灵公时任祝史,负责卫国对社稷神的祭祀,故称祝佗。吴国的延陵季子经过卫国时,赞史鱼为卫国君子、柱石之臣。卫灵三十八年,卫国的公叔子曾设家宴招待灵公,告诫说:「子富而君贫,必将遭祸。免祸的办法,只有富而不骄,谨守臣道。」他多次向卫灵公推荐蘧伯玉。临死嘱家人不要「治丧正室」,以劝戒卫灵公进贤去佞。史称『尸谏』。孔子更称他为『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

孔融屡次推荐给曹操,他想了想祢衡在许都的狂名,自己也有耳闻,你孔融推荐的人,做官可能不怎么样,文章应该不差。表示让孔融带他来见。没想到他的脾气又发作,自以为天下第一,怎么会是我去见曹操,推说有疾无法前去,私下口出狂言却传入曹操耳中。这下就算再怎么心胸宽大,也没办法无动于衷,对此曹操很不高兴,碍于祢衡的文才在许都颇有名气,需要广纳人才的时候,不能加以杀害以免断绝人才来投的意愿,想了个试图羞辱他的办法,在宴会检验鼓的音色时,让他担任鼓史。

按照规定鼓史击鼓时都要换穿鼓史服,轮到他时,不疾不徐的击奏击《渔阳掺挝》,容貌姿态与众不同,节奏动听悲壮,听到的人无不感慨。这时他还穿着自己平时的衣服,曹操手下上前责问为何没有换衣服,他随即表示要换衣没有问题,请拿衣服来。等到下吏拿来后,举动惊吓众人,竟然在众人面前,缓缓的将身上衣服逐一褪下,全身赤条条的站在众人面前,悠然的从下吏手上拿衣服穿上。

即使本人没有任何不自在,在场众人包括曹操都感到不舒服,一个大男人在自己面前脱光换衣服,再怎么样都不会心情愉悦的吧?慢条斯理地换上鼓史服之后,转身说:「还有什么吩咐?尽管说。」曹操大笑说:「我本来想要羞辱你,结果反倒让你羞辱我啊。」曹操大笑的背后,内心实在是不悦,尤其以自己现在的身分遭到他奚落,暗暗在心中记下这笔帐。

九月,吃了吕布一大亏的袁术,自然也想找地方出气,顺便弥补在徐州的损失,这次盯上的目标是汉朝封国陈国。陈国主政是汉朝皇室陈王刘宠,明帝之子陈敬王刘羡的曾孙,陈孝王刘承之子。刘宠和刘汉皇室很大不同一点,就是身形猛勇,善长使用弓弩。黄巾军起事时,刘宠在陈国内整备军队防守外敌,陈国居民也畏惧他的实力,不敢叛离陈国加入黄巾。

辅助刘宠的陈国相骆俊,同样是不可小看的人物,在陈国颇有威望恩德,逢汉末大乱之际,饥荒四起,王侯不再享有租赋俸禄之时,领地却被盗贼或是其他势力掳掠抢夺,导致其他诸封国衰弱,唯有陈国富强,邻郡人民多来归附迁徙至陈国,骆俊倾资安顿这些流民,使他们得以在陈国安稳生活,深得民心,拥有部众十几万人。刘岱、袁绍等人起义兵讨伐董卓时,刘宠率领军队屯驻在阳夏,自称辅汉大将军。

陈国既然是汉朝封国、实力也不弱,以前袁术就算想打也找不到借口,现在既然自己已经称帝,就不需要顾忌,更何况寿春一带被他劫掠的几乎无人烟,加上发生大旱灾与大饥荒,实力严重受损,江淮之间处处可见人吃人的惨剧,导致缺乏粮食情况很严重,不得已只好派人到陈国借粮,希望能够先解决眼前困难,遭到骆俊一口拒绝。一向容易恼羞成怒的袁术,面对富强的陈国,自己受创甚深的军队还没有恢复元气,没有能力以军事行动表示不满,只好想阴招来报复,派人把部下张闿找来。

过了几日,陈王刘宠与骆俊都被发现横死在自宅,明显是遭人暗杀。紧接着寿春方面派兵强行进入陈国,宣布陈国成为仲氏国土。假使武断的说袁术是个刚愎自用的人,也不全然正确,得到陈国粮草米十万,正想用来补充部队不足的粮草时,手下的沛相舒邵拿来救济灾民,知道情况的他大怒想要拿下斩杀,被他晓以大义:「我知道一定要死,所以这么做。我情愿以自己一人的性命,从灾难困苦中救出百姓。」受到感动的袁术下马拉着他的手说:「仲应,您只想自己享有天下美名,而不愿意与我共同分享吗?」救济灾民行为受到他的认可,擢升舒邵为阜陵长。即使如此军中还是发生变乱,之前袁术七路大军中的雷薄、陈兰两人,因为不满袁术称帝后奢靡,加上掳掠陈国的粮秣也没有拨给部队,决定带领自己的亲信,屯兵于灊山自立山头。

陈国落入袁术手中的消息就像是野火从陈国内部向四周势力延烧,也烧到朝廷所在的许都,此前曹操正为了陈瑀破坏自己设下以孙策为首的袁术清剿行动而生气,碍于陈瑀跑去冀州寻求庇护,自己也没办法让袁绍把人交出来,站在自己是朝廷代理者立场,袁术称帝是随时都有攻打的大义名分,不过仍要寻找更好的时机,没想到袁术自己送上门来了。

袁术占据陈国后,连同扬州形成对朝廷所在的许都东西夹击的态势,曹操以袁术暗杀皇室亲王,侵占领地的罪名,亲自率军直向袁术的根据地。曹操从许都出兵的消息一传到寿春,过去被曹操攻打的心理阴影,让袁术立刻坐不住了,不敢与曹操交战就先逃回淮南,留下大将张勋、桥蕤、李丰等人率领自己留下的部队退守蕲县。

曹操得知袁术留下部队,自己逃回淮南,想必留下军心必然慌乱,可轻松击溃。赶紧挥师进击蕲县大破袁军,临阵斩杀袁军大将桥蕤、李丰、梁纲、乐就等多人。袁术的大将军张勋在交战后,见战况不利,赶紧和部下纵马奔驰奋力脱身,得以幸免于难逃回淮南。曹操入陈国后,延聘陈国人何为自己的僚属,问他对袁术的看法:「唯有顺应天时,才能得到上天帮助;只有信誉卓著,才能得到百姓帮助。袁术既不顺应天时,又缺乏信誉,却期望上天与百姓帮助,这是不可能的!」曹操说:「任何一个政权,失去贤能的人才,都会灭亡,袁术不能重视你这样的人才,灭亡的命运不是注定了吗?」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