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城西的营寨,比起城南兵马要多,不想损失过多兵力的曹操,决定趁夜色袭击,可惜因为动静过大,引来吕布出城救援,夜袭部队还没撤军,援军就已经赶到,双方陷入混战;吕布亲自提枪上马,左右冲突,曹军士兵多有闻他的威名,略显怯态。从天未拂晓战至日头偏西,双方交战数十回,虽然不分胜负,曹军毕竟是夜袭,疲惫感要甚于对方。
眼见情势不利,曹操赶紧征集愿意突击的军士,司马典韦应命而出,身穿两重重甲,率领突击队站到队伍前方抵挡进攻。当吕布弓矢齐发之际,典韦转身不看却吩咐:「敌人距离十步距离,在告诉我!」众人呼:「已经十步!」典韦又说:「五步再告诉我!」众人再呼:「五步了!」典韦双手提起十数杆铁戟,大吼起身,往吕布部队方向投掷铁戟,无不应戟而倒,才让吕布部队才稍微后退,天色将暗时双方各自引兵撤回。为了嘉奖典韦提拔为都尉,率兵守卫在自己大帐周围,相当于亲兵队长。
典韦是兖州陈留人,算是当地人,年少时襄邑的刘氏与睢阳的李永有仇,与刘氏有旧,想要为他报仇,但是李永身为县长,很难找到机会下手。典韦想到扮为酒商,以匕首刺杀李永与妻子两人,李永手下害怕不敢靠近,他趁此机会逃出乡里。讨董之战时投入张邈麾下,受到夏侯惇赏识成为属下,屡立战功担任司马。
赶紧率部想往北门突出的曹操,遭到截击后转奔南门遇上伏兵,只得再冲北门。吕布往来冲杀时,不慎遭到吕布手下擒获:「曹操在何方?」这时随意指了一个骑黄马者说:「他就是曹操。」就将他放过改为追逐骑黄马者。躲过一劫后典韦追了上来,保护他突破遭到火烧的东门而出,虽然如此左臂也受到烧伤。此役还发生一件事情,撤出时夏侯惇被流矢射伤左目,败北而回,因与夏侯渊同姓夏侯,都称为夏侯将军难以辨别。这个事件后,夏侯惇被人称为「盲夏侯」。他极重外表,回营后每每照镜看到自己盲了眼都会十分愤恨,将镜子摔往地上,更加不喜欢被人称「盲夏侯」,每次听到都会发怒。
侥幸捡回一命回到军营的曹操,简单医治休息之后,决定将计就计,放出自己已死的假消息,全军披麻带孝,派兵埋伏在四周吸引来攻。果然吕布中计率领部队出城来攻,遭到设下埋伏的曹军围攻,死伤甚多,经过一番死战后吕布才得以脱身回到濮阳,两军进入僵持。
曹操从徐州主动退兵,知道必是后方有事的陶谦,深怕又来攻打,也为了能将刘备留在徐州协助自己防守,上表刘备为豫州刺史,让他驻在小沛。这可不是随便给刘备安个官,第一曹操的老家谯县就是在豫州,等于就是给曹操一个难堪,第二豫州刺史有朝廷任命的人,董卓专擅大权的时候,任命孔伷为豫州刺史,后来让董卓很难堪的,孔伷参加了讨董联军,初平元年底病死后,袁术上表投靠自己的孙坚为豫州刺史,当然从来没有上任过,现今豫州主要是落在袁术手上,刺史是曾经率军到鄄城城外的郭贡,袁术现在也与陶谦不和,就算刘备想要上任也是不可能的,只是个虚职。小沛也不在徐州,属于豫州沛国沛县,离徐州相当近,多少算是符合豫州刺史身分,陶谦想利用刘备拒外敌、尤其是拒曹操于徐州境外的意图相当的明显,刘备本人也相当清楚,不过这是自己难得独立的好机会,接受任命后写信给田楷,表明自己选择栖身徐州,感谢田楷与公孙瓒这段时间的照顾,算是正式脱离。
政权上位者交接之际,往往就是动乱的开始,益州也不例外。曾受刘表命令抵抗刘焉进攻的荆州别驾刘阖,报告刘焉身亡、刘璋接位的消息,请示同意从益州内部策反的计策,获得刘表首肯。没多久以蜀郡丞甘宁为首与益州部将沈弥、娄发等人,起兵反叛刘璋。
甘宁是何许人也?字兴霸,巴郡临江人,现在是担任官职蜀郡丞,是吏不是官,并非是文人出身。少有气力好游侠,不务正业,常聚合一伙轻薄少年,自任首领。他们成群结队,携弓带箭,头插鸟羽,身佩铃铛,四处游来**去。当时百姓一听铃响,就知道是甘宁这帮人到了。人以『锦帆贼』称呼他们,简单来说就是不良少年的带头大哥。
甘宁在乡里巴郡之中,轻侠杀人,藏舍亡命,大有名声。他一出一入,威风炫赫。步行则陈列车骑,水行则连接轻舟。侍从之人披服锦绣,走到哪里,哪里光彩斐然。停留时常用锦绣绑舟船,离开时割断抛弃,以显示富有奢侈,相当引人注目。
甘宁所在城邑的地方官员或那些跟他相与交往之人,如果隆重地接待,就会倾心相交,可以为他赴汤蹈火;如果礼节不隆,会放纵手下抢掠对方资财,甚至贼害官长吏员。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他二十多岁,可说是相当重义气、或者说是任意妄为。时间长了就不再攻掠别人,读了一些书,钻研诸子百家之说,不想一辈子作打劫这类的事情,想要未来有所作为。
甘宁与沈弥、娄发都秘密收到来自荆州的书信,毕竟两州之间的关系并不好,三人都谨慎的私下观看,信中说刘璋接任州牧后,征束中郎将赵韪等人专权,如果愿意起兵反刘璋,荆州方面愿意提供协助。三人收信后决定私下讨论是否要起兵,认为如果突然起事,必然可以让成都方面措手不及,于是决议行动。不料起事后几天,赵韪等人已经率东州兵到来,这支部队是刘焉收拢南阳、三辅地区流民所组成的私兵,战斗能力比起一般官军要强。在兵力数量与战斗力都劣势的情况,赶紧写信给刘阖后,甘宁同二人与率领八百多残部,顺长江东下前往荆州投靠刘表。
刘焉生前刻意扶植五斗米道的张鲁,在他授意下杀害朝廷使者,让益州与朝廷处于断绝联系的状态。刘焉死后,刘璋继立。打从骨子里觉得刘璋闇弱的张鲁,开始拒绝接受来自成都命令。刘璋以张鲁不顺从他的调遣为理由,把在成都内的张鲁母亲及其家室全部杀害,双方关系从互为唇齿变为刀剑相向。刘璋派遣庞羲等人攻打汉中,因为山岳地形多次遭到击败。张鲁的部曲多在巴地,刘璋任命庞羲担任巴郡太守,使张鲁决定袭取巴郡,遭到袭击的庞羲改驻守阆中抵抗。
刘繇为什么会来袁术占据的扬州呢?因为原先的扬州刺史陈温身亡,朝廷派功绩卓著的刘繇来接任,掌握朝廷大权的人是李傕等人,往日就想与袁术结为外援,非常清楚他被刘表、曹**的出走南阳到淮南,扬州现在等于已经被他盘据,派来当扬州刺史的人都要面对他的势力,绝对不是个好差事,有可能是在朝廷上,刘繇与李傕等人意见不合,表面上让你高升,事实上是个陷阱,借他之手除掉眼中钉。
本来扬州刺史的驻地是寿春,早已是袁术的根据地,刘繇就算想去也是不可能的,在扬州边境徘徊几日后,幸亏吴景与孙策的堂兄孙贲派兵去迎接他到曲阿,才得以在扬州有立足之地。之前袁术征召孙策攻打九江,约定攻下后就让他策当太守,结果攻下后袁术食言,让自己的亲信陈纪担任。不久袁术因为寿春缺粮,向庐江太守陆康开口要求米三万斛,他认为袁术是朝廷的叛逆,不仅不给米还闭门修筑城墙备战,把袁术气的不行。这下又想到孙策,说攻下庐江就是你的。袁术这时有两个心思,陆康治下的庐江不比九江,是个难对付的角色,让孙策去对付,如果不成功就其打消自立念头,乖乖在他手下,万一成功就搪塞过去,不知道袁术主意的孙策领兵而去。
刘繇到曲阿之后,可想而知逐渐与袁术发生利益冲突,决心摆脱无兵无将的窘困状态,开始招募故扬州刺史手下、不满袁术盘据的人,共有张英、樊能和于糜等人,有兵有将的刘繇,心态就不同了,开始对曲阿下手。本来吴景算是主动迎接刘繇到扬州的恩人,在刘繇眼中只看到吴景与袁术交好,忘却之前的恩情,开始兴兵逼迫,无奈之下吴景只好往北投往寿春,归入袁术旗下。
知道袁术必定来攻的刘繇,安排樊能和于糜守横江口、张英守当利口,以防袁军来袭。吴景到寿春后告知被刘繇逼迫弃曲阿而走,安排吴景为督军中郎将,与其侄孙贲丹杨都尉孙贲领军前往攻打横江,没想到战事不顺,双方陷入僵持。
诸葛玄自从在琅琊与诸葛瑾分开南逃后,辗转来到庐江附近,得知淮南已经是袁术的势力范围,想起从前在雒阳和袁术有些交往,写信托人转给寿春的袁术,是否能够看在过去交情照顾一下自己与家人。袁术收到信后,不是想到过去的交情,而是想到豫章太守周术最近病殁,自己又被刘繇纠缠,不如推诸葛玄任豫章太守,不仅人情上过得去,也能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无视朝廷回信给诸葛玄,让他尽快前往豫章上任。
七月,天下大旱,京城长安也不例外,饿死百姓无数,一斛竟然飙涨到钱五十万,长安城中发生人相食的惨剧,献帝刘协此时年十四,作为一个朝政被李傕等人控制的皇帝,对于长安百姓的痛苦,不能无动于衷。派大臣侯汶开官仓赈济灾民,放粮之后百姓死亡人数仍然持续增加,有大臣上奏请查侯汶是否有中饱私囊之嫌,献帝却说不用;次日上朝前让人准备釜、大米五升、五升豆子、清水等,就在御前亲自熬粥试验,计算每日的放粮能救济多少人,利用这样的试验,直接证明中饱私囊。至此侯汶还辩称无辜,献帝说:「这粥还熬的比较稠,按照正常放粮熬粥,每日放粮长安城内居民应该都可以吃到,你还打算狡辩吗?」至此侯汶终于无言以对,献帝下令让侍中刘艾追查治罪,并痛打五十大板,自此之后长安饿死的情况就大大减少。
吕布与曹操双方从濮阳僵持撤离、刘繇与袁术在扬州对打之际,在曹操兵锋下回过一口气的徐州发生大事:陶谦病重。趁还有一口气的时候赶紧找来别驾从事,也是州内富豪的糜竺议事:「老夫病体沉重,自知无力回天,徐州经曹操攻击,多所残破,却不能一日无主,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糜竺说:「在下也是这么认为。」陶谦点了点头,两人就商讨徐州接任的问题。
既然陶谦心中就已经属意刘备,为何还要征询糜竺?这就牵涉到一些问题,他今年六十三,儿子都已经成年,如果想要长久盘据徐州,大可从儿子中择一接位,眼下曹操虎视眈眈,心里很清楚,儿子的才能绝对扛不起现在风雨飘摇的徐州,必须另择人选。第二就是接位的人能够保证陶谦家族的安全与利益,不会一脚就把自己家族踹开或是斩草除根。最后就是必须要保障州内大户的政治利益,他统治徐州,军事靠丹阳兵,其他都是靠大户支持,接任的人选也必须受到大户的支持与牵制,总而言之,接任徐州刺史绝对是一潭深水。
糜竺等人率领徐州官员到小沛迎接刘备,要拥立他担任徐州牧,徐州典农校尉陈登劝进:「现今汉室渐趋衰败,海内倾覆,立功名、立事业,就在于今日。本州岛殷实富足,户口百万,希望屈就使君亲临抚牧本州岛事务。」一开始刘备先是惊惧,建议众人迎立袁术:「袁公路就近在寿春,此人为四世代有五人为三公,海内民心所归,可以徐州给与他。」陈登反对:「袁术骄纵横豪,不是治理乱局之主。现在希望您使君合共步兵骑兵十万,对上可以匡扶主上、救济人民,成就像春秋五霸之功业;对下可以割地自守、保境安民,写下功业于竹帛上。若不见听使君答许,在下亦未敢听从使君。」陈氏在徐州士族中为出类拔萃的一家,陈登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如果说糜竺是代表徐州豪商的话,那么陈登后面就是徐州士人。
众人猜测刘备不想顺势接下徐州吗?当然不可能,从涿郡起兵以来,一直过着飘摇、寄人篱下的日子,这次南下徐州助陶谦,继而脱离向来友好的公孙瓒,再再显示想要有自己的根据地,但是经过曹操两次进攻,富庶的徐州已经一去不复返,曹操因为兖州因吕布作乱不得不撤军,仍然虎视眈眈,淮南的袁术也是不怀好意,如此情势如果没有徐州内部支持的话,徐州绝对是个烫手山芋,刘备口头以袁术作为试探,试探徐州内部的意见,判断是否要接任。故做沉思后,刘备答应众人接任徐州牧,也答应善待陶谦遗族。刘备征询意见后,认为郯城久经战乱,已经不适合作为州府所在,改下邳为徐州州府。
因为来不及保护曹嵩遭到陶谦杀害,逃到袁绍处受到保护的前泰山太守应劭待在邺城,等于是袁绍好名士习惯的一个装饰品。心想既然如此,他也就专心著述,出逃泰山带了许多自己著述的文章,趁此机会集结为《风俗通义》三十卷。有感于事应出于义理,流俗多错误,因作此书,观察细微,矫正风俗。因事立论,考证典章名物,解释当时习俗,特别是针贬当时统治集团侈靡的风气和迷信思想。
八月,彷佛太久没有乱事似的,不甘寂寞的邻近长安的三辅地区冯翊,少数民族羌人眼见汉朝内乱不已,聚众作乱连续劫掠冯翊属县,让掌握大权的李傕等人很难看,商量之后决定由甫上任不久的后将军郭汜、右将军樊稠率领凉州军出征,虽是善战羌人组成的乱民,不可能是正规军的对手,羌人败走四散,郭汜等人考虑剿灭困难,放弃追击撤军回长安。
从四月开始的大旱持续了数个月,兖州又发生蝗灾,米价腾贵,东郡斗米五十贯,人相食惨况又现,僵持百余日于濮阳的吕布、曹操两军疲惫之外,粮食供给成为大问题,不得已两方都撤离濮阳前往他地就食。
刘表策动益州将领如沈弥、娄发、甘宁等人的叛乱,叛乱失败后纷纷东入荆州避乱。刘璋知道背后是荆州指使,命令赵韪为征东中郎将,率领部队攻击刘表,屯兵朐忍,可惜迟迟没有成果。接到东州兵内部发生暴乱消息的刘璋,命令赵韪回益州安抚。
曹营中却传出对于程昱声誉有损的传闻,蝗灾期间军粮紧急,程昱不仅掠夺东阿灾民,甚至还拿人肉干参杂于普通肉干,作为军粮使用,虽然在当时是不得已的事情,终究在程昱的曹营谋士声誉抹上不光彩的一笔。
回到鄄城的曹操想起夏侯惇被挟持事件,派人把护军韩浩找来,想要了解整个事情经过。听完后当下大悦,称赞韩浩处理得当:「你的做法可以作为万世之法。」当即发布命令,今后如有劫持人质的,连人质一同消灭,不要顾忌,劫持人质的事再也没有发生。。
得知吕布转进山阳的曹操,派出遭到吕布部将薛兰杀害的李干之子李整,带领亡父余部,与曹洪等人会合。李干是同在曹军帐下李典伯父,从讨董之战就开始跟随。回救兖州之际,李干到乘氏县安抚诸县百姓,吕布从驾薛兰劝降不成将他杀害,李整与薛兰有不共戴天之仇,此战应该有他参与。到达山阳后诸将协力,大破吕布部将薛兰、李封等人,让他们败走山阳。
十月,正当苦于旱灾与蝗灾所带来的打击之时,知道曹操情况的袁绍,不是赶紧去帮忙同盟伙伴,却想要在他壮大前把兖州纳入旗下,写信给鄄城的曹操,假意游说让他把家人到邺城居住,答应与他连手,真正的主意是把曹操家属变为人质,把他纳为属下。心想眼下兖州新失,军粮又将尽,迫于无奈有打算答应袁绍要求的想法。曹操心想:你袁绍北面有公孙瓒、南面还有徐州、我兖州里面还有个不安好心的吕布,就算你有什么心思,也得再想想,短期依靠袁绍也不会太吃亏。
刚改名的程昱知道后立即进谏:「听闻将军想遣家人迁往邺城,与袁绍连和,有这样的事吗?」曹操说:「确有此想。」程昱赶紧说:「我认为将军您只是因为眼下情势,失了分寸而已,否则怎会如此不深思熟虑呢?袁绍据有燕、赵之地,怀并吞天下之心,以袁绍的智谋并不足以成事。将军能在他底下做事吗?将军您有非常人一般的威望,能够像韩信、彭越他们这样臣服于他人吗?如今兖州虽残,尚有三城可守。能战之士,不下万人。以将军的神武,加上我和文若等人的协助,终将成就霸王之业。望将军能三思!」听完程昱的衷心进谏后,不管之前有什么想法一并打消。不过经过与吕布作战,物资方方面面都显得捉襟见肘,曹操还是决定亲自走一趟邺城,向袁绍说明并借兵五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