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草堂建好一阵子了,杜甫对此很满意,其实也不能再多要求,毕竟是亲朋好友捐助才让自己与家人有个象样的遮风避雨的所在。这天闲来无事,在草堂四周散步,心情正好就随口作出:
「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
不仅陈述草堂的位置、如何建成,还说到附近的风景,更以扬雄的草玄堂自嘲:「草堂用白茅盖成,背向城郭,邻近锦江,坐落在沿江大路的高地上。从草堂可以俯瞰郊野青葱的景色。草堂修在桤林深处,桤林茂密透不进强烈的阳光,仿佛漠漠轻烟笼罩着,连风吹叶子,露水滴树梢都能听到。草堂的落成,使乌鸦带领小鸟翔集,让燕子也来筑巢。旁人把草堂错比成扬雄的草玄堂,我可是懒惰之人,也无心像扬雄那样作《解嘲》文章。」
其实能够自嘲也表示杜甫真的是生活比较舒适了,如果比起之前在安禄山叛乱中逃难,或是从同谷、秦州到四川的路上,何啻天上人间的差异,在他四十九年的人生中,恐怕现在是最为舒坦。他因为父祖与自己都当官,所以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想到四川的百姓扛着唐朝庞大赋税压力,心情又低落下来。
兴平二年元月,朝廷刚下大赦令不久,兖州战事又起。去年曹操、吕布在濮阳大战,饥荒与蝗灾逼双方不得不罢兵。重整旗鼓的曹操,与谋士荀彧、程昱等人商讨,目标定为吕布去年任命部将吴资镇守的定陶南城,即使曹军勇猛善战,在吴资坚守之下仍无法顺利攻下,僵持期间吕布率军来救,曹操决定趁吕布远来疲惫,没有将营地设好的时候,纵兵突击打一个措手不及。不过定陶城高土厚实在很难得手,双方又陷入如同濮阳一般的包围对峙。
曹操在对付吕布的时候,袁绍却是喜上心头,原来是来自长安城李傕、郭汜的示好,封他为右将军。这个封赏却让手下感觉不是滋味,之前严令不准接受长安封赏,自己今日却接受右将军职位,面对言行不一的上司,政策又经常反复,搞的部下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更严重的是对他不信任感逐渐产生。
长安虽然是京城之地,情况却是悲惨无比。董卓遭刺时三辅地区的百姓还有几十万户,等到李傕、郭汜、樊稠等人入主长安,每每放任手下在州县大肆劫掠,加上去年又发生大旱灾与饥荒,因军队粮食不够,李傕不从贾诩谏言,竟然侵夺献帝原本要拿来赈灾的钱财。三人的军队持续缺粮,放任军队掠夺百姓,造成更严重的饥荒,关中原有百万以上的人口,各自饿死、逃窜,纷纷南迁至荆州、益州、汉中等离长安不远的富庶之地,三辅到处是是人相食略尽的地狱景况。李傕、郭汜、樊稠初入长安还能保持表面和谐,日久渐渐就丢开面具,开始公然争夺权力,严重到曾经为他们提供救命计策的贾诩都看不下去。
董卓被刺身亡之时,还好有贾诩才让李傕等人转危为安,事后想让他封侯,遭到辞退:「这是救命之计,哪有什么功劳可言?」继而想让他出任尚书仆射,再度辞退:「尚书仆射是百官的师长,是天下的榜样,我贾诩一向没有什么名望,难以服人。就算我可以贪享虚荣,对国家又有什么好处?」只好改任他为尚书,掌管选拔人才,在人事方面多有贡献。李傕等人对他有很矛盾的感觉,一来非常信任他提出的建议,也因为很难收买而忌惮。遭逢母丧的贾诩,辞去尚书改任光禄大夫。
三人共同把持中央朝权后互相猜忌、争权夺利,屡次兵锋相见。贾诩每次都以不识大体责怪,三人虽心中不和,表面还是维持一定的尊重,在长安城内各占山头。好巧不巧,这时又发生一件事情,影响李傕与樊稠的关系,起因来自于李傕侄子李利。去年马腾私情请李傕遭拒后屯兵霸桥,打算进兵长安,出征的是郭汜、樊稠及李利,樊稠攻击马腾、韩遂之时,李利出战却不尽力,遭到当面喝斥:「马腾都要杀你叔父了,你还敢如此漫不经心!以为我不敢杀你吗?」
马腾、韩遂败走之际,樊稠率兵追到陈仓,马腾和樊稠说:「这次所争执起因并非与李傕的私人恩怨,而是朝廷之事,我与你本是同乡之人,想和你话别。」两人下马交臂话别许久后,各自带兵而别。回到长安后怨恨遭到叱骂的李利,在叔父面前对于与马腾的会面加油添醋:「樊稠与马腾二人下马交谈,不知道说了什么,感觉甚为要好。」平日李傕嫉妒樊稠因武勇得到军队的拥戴,更加忌恨私自放走马腾、韩遂,疑心更重。在不知李利中伤他的情况下,樊稠要出关东向,向李傕讨要更多士兵,表面虽然应允心中已有杀意。
二月,假意要举行作战会议的李傕,找来樊稠与副将李蒙共会,事前安排外甥骑都尉胡封,带数人在暗处埋伏,等他发出暗号再行动手。樊稠与李蒙不知有诈,按照约定来到朝堂。李傕假意与两人商讨作战方略等细节,对樊稠提出的事项不满:「如此军需所耗过大,我不能同意!」愤而掷笔于地,得到暗号的胡封率众一拥而上,以匕首、短剑于当场刺死二人,李傕立即派胡封到樊稠大营接收部队,西凉诸将得知后尤其是郭汜疑心更加严重,谁都怀疑自己是下一个。
知道自己暗杀樊稠、吞并部队,一定会引起众人狐疑,当初三人执政只剩两人,务必要稳住郭汜,李傕经常在自家宴请他,有时酒宴过晚,还将他留宿于府中。以外人来看,两人关系似乎没有因为樊稠之死产生变化,可惜变化总是出现在意料之外的地方。李傕府内婢女年轻貌美,每每郭汜饮宴或是留宿于李府内时,夫人因为自身不甚貌美,深恐万一李傕将婢女转给他,自己在丈夫面前的地位将一落千丈,自古以来女人的醋劲一发,什么事情都做的出来。
某日,李傕派人送酒菜到郭汜府内,正想要大快朵颐之际,妻子上前阻止,指着把菜内的黑色扁豆说成毒药,用筷子把都挑出来:「李傕打算毒害大人!」其实黑色扁豆就是豆鼓,郭汜平日想必也在李傕府吃了不少,就这么一个拙劣的谎言,竟然没有怀疑,更对李傕开始留了心眼,当然他本人全然不知,还以为被自己所笼络。
过了几日,李傕宴请疑心重重的郭汜,宴饮之间酩酊大醉,恍惚之间以为李傕想要毒害他,赶紧回家让夫人找来粪汁解毒。在李傕浑然不知,又有醋心大发的夫人推澜助波下,两人的关系迅速彻底破裂,演变为即将刀兵相向。
郭汜竟然就在长安城内发兵攻打李傕,比起李、郭等人当初为董卓复仇攻入长安,更加骇人。大街小巷无人敢出门、市集遭到毁坏荒废,李傕为了抢占优势,赶紧请贾诩出任宣义将军,帮自己出谋画策,毕竟在这些草莽中,他可说是定海神针般的人物。
即便有贾诩帮忙,双方还是持续僵持交战,面对京城又一灾祸,献帝也不能不吭声,派出侍中、尚书分赴两营做调解工作,希望双方能够罢刀兵息战火,让长安老百姓不要饥荒、兵灾连袂而至。双方会理会毫无实权的皇帝调停吗?当然是不可能的,不仅继续在长安城内僵持,百姓也屡遭屠戮。
促使双方关系进一步激化的人物,也是凉州军出身的杨定。与李傕等人都是早年就是跟着董卓起家的老班底,去年才刚从镇南将军高升为同三公的安西将军,差别只是没有开府权力而已,在凉州军中也算实力派人物,理当是两方争取的对象。不知从何处得知李傕有意谋害自己,吞并自己的军队,为了怕遭到与樊稠同样下场,赶紧联络郭汜,谋划挟持献帝逼李傕就范。
李傕在郭汜阵营也有密探,得知杨定等人的计划后,决定抢先在二月二十一日,派侄子李暹率数千兵力前往未央宫,以三乘车驾挟持献帝出宫,见此情况的太尉杨彪说:「自古帝王都是深居皇宫,没有居住臣子家的,你们这样做是打算怎样!」李暹径自挟持献帝后放任手下劫掠未央宫,除了劫取宫内金帛、乘舆、车服等器物,随后放火焚烧宫殿、官府、民房,几无幸存。献帝被李暹挟持时,让太尉杨彪、司空张喜等大臣十余人至郭汜处讲和,结果不仅没成功,众大臣也被扣留在郭汜军营。同被扣留的大司农朱儁,刚烈性格无法忍受屈辱,隔日病发死亡。
朱儁在黄巾之乱中建功甚多,曾与皇甫嵩、曹操一并大破黄巾。之后黑山贼张燕进逼河内,靠他担任河内太守逼退张燕,可说是与皇甫嵩齐名的朝廷顶梁柱。董卓把持朝政的时候,对他外示亲近、内实忌惮;董卓想要利用他的好名声,征召做自己的副手,担任副相国,被巧妙的辞退。
董卓进入关中前往长安后,留守雒阳的他想和关东势力联合,作为内应,一举攻入关中,无奈袁绍等人行事迟缓,怕董卓袭击,就弃雒阳逃往荆州投靠刘表。董卓任命弘农人杨懿担任河南尹驻守雒阳,他见有机可乘,起兵击退杨懿,可是河南已经残破不堪,于是转往中牟驻守。
他在中牟也没闲着,发信天下请各地助兵一起进攻长安拯救献帝。徐州刺史陶谦首先响应,派出精兵三千,各地也或多或少派兵支援,陶谦顺势表他为代车骑将军,董卓知道后赶紧派李傕、郭汜等人在河内抵挡,出击遭到击败的朱儁知道不敌,停留在中牟,也就是说他在此时已经和李郭二人在战场打过照面。
初平三年李郭二人掌握大权之际,陶谦认为朱儁足当大任,和一些太守联名上表他为太师,率领众人西攻长安;李傕接纳太尉杨彪、尚书贾诩意见,假朝廷之命征召,知道消息后将士都不愿西向,宁愿和陶谦联合。他对众人说:「用天子的诏命征召臣子,应该是不等征召就要前往。李傕、郭汜是奸邪小人,樊稠平庸无用之徒,没有远大的谋略目标,只贪图眼前近利,三人势相当,日后必定有乱,我们趁其不备伺机而动,大事就可成。」辞退众人的好意,只身进京担任太仆,陶谦等人只好作罢。李傕杀死樊稠、与郭汜互相攻击之际,他从代骠骑将军转任大司农,受献帝命令前往郭汜军营讲和,一代名将与名臣,就气急攻心而死,自此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