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精益管理心得体会 > 有千里马还得有伯乐(第1页)

有千里马还得有伯乐(第1页)

有千里马还得有伯乐

在开始本节之前,先将韩愈先生《马说》的译文奉上,因为对于用人之道,韩愈先生看得最为通彻。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而伯乐不经常有。所以即使有名马,也只是辱没在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面,不会因为日行千里而出名。

千里马,吃一顿有时需要吃完一石粮食。然而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够日行千里,结果没有特别喂养。因此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因为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优点不能从外面表现,甚至想和普通的马一样都做不到,这样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不用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千里马仰天嘶鸣,人们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感叹道:“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那是因为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

人才是指掌握某一种专业工作的技术和技能的人。人才可以分为三大类:技术人才、技能人才、经营和管理人才。我们一般是以技能人才、技术人才、经营和管理人才的排列顺序,构成宝塔形,技能人才为基础,经营和管理人才置于塔峰。人才在被发现之前,都是默默地生活在普通人中间。人才犹如冰山,浮于水面者仅10%,沉于水底者达90%。企业要想兴旺发达,就必须充分利用这些人才。

管理者必须从员工当中发现人才,并正确地使用人才,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的正常发展。

爱的循环

吉田忠雄的YKK拉链公司制造的拉链曾经占世界总产量的35%,它每年生产的拉链可在地球和月亮之间拉上四个来回,其销售额每年高达20多亿美元。

吉田经营的奥妙在于他的“爱的循环”。他说:“积五十年之经验,就是奉行了爱的循环哲学。”所谓“爱的循环”,吉田说:“我一贯主张办企业一定要赚钱,多多益善,但是利润不能独吞。我们将利润分成三份,三分之一是以质量较好的产品以极低廉的价格交给消费者;三分之一交给销售我们产品的经销商和代理商;三分之一用在自己的工厂。”“不为别人的利益着想就不会有自己的繁荣。”

吉田为了实现“爱的循环”,准许公司雇员购买本公司的股票,持股票者每年可得到8%的股息。同时吉田还要求员工把工资和津贴的10%、奖金的50%存放在公司里,用以改善、扩大公司的经营。公司每月支付给存款员工的利息比银行的定期存款利息还要高。

在“爱的循环”哲学指导下,YKK公司的产品为适应不同顾客的不同要求,不论利大利小,只要市场有需求,就要生产。由此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了市场的认同。

管理者必须时刻关心自己的员工,在“爱的循环”意识的指导下为员工创造更多的利益,只有管理者真正为员工创造了利益,员工才会为企业尽最大的努力。

思想上重才

管理者用才,首先必须从思想上真正重视人才。我国古代有个故事有必要让所有的管理者看看。

春秋时候楚国有个人叫沈诸梁,字之高。因为他父亲曾受封于叶,他就自称叶公。这位叶公特别爱龙,所以家里的东西都采用龙的形象,做成龙的样子,屋里到处都雕有龙的花纹。有一天天上的真龙听说他这么爱龙,就从天而降,来拜访叶公。龙头趴在窗口,龙尾一直摆到厅堂里。叶公一看,顿时大惊失色,拔腿就跑。原来叶公并不是真爱龙,他不过是爱似龙而非龙的东西而已。

很多管理者就是叶公,他们自称十分喜欢龙,但其实并非如此。他们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求,说到底是一种不重视人才的表现。叶公好龙似的呼唤人才,只能是给自己增加一些爱才的包装,难以真正发现人才。很多管理者总是说自己如何爱才,如何渴求人才,但是在企业管理中,他们压制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得愿意归附企业的人才最终都黯然离去。

所有的思想需要在行动上得以体现,才能证明其思想的正确性。管理者思想上重才,毫无疑问是十分正确的,但是还需要在行动上有所表现。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管理者用人必须学会综合考察。

尽管有很多人在研究人才的科学测试方法,也出现了不少人才测评软件,但人毕竟不是机器,任何分析试验手段,都无法完全准确地定义评价人才。因为人是千变万化的,任何人在不同的环境和情景下,其情绪和表现是不一样的,加上人的一些本能反应,往往会出现种种假象。

如果管理者仅凭表面判断,必然导致“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以言取人,失之宰予”。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是中国的一句古语。泰戈尔也说过:“你可以从外表的美来评论一朵花或一只蝴蝶,但不能这样来评论一个人。”以貌取人,没有丝毫的科学根据。事实上其貌不扬的人有不少很有才学,而相貌出众的人,也有不少平庸之辈。

澹台灭明是武城人,字子羽,比孔子小三十九岁。他长相丑陋,欲拜孔子为师。孔子看了他那副尊容,认为难以成才,不会有大的出息。因子羽是他的学生子游介绍来的,所以孔子虽看不起他,还是将他收留为弟子。澹台灭明在孔子那里学了三年左右,孔子才知他是貌丑而德隆的人,所以说“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子羽学成后,曾任鲁国大夫,后来南下楚国。他设坛讲学,培养了不少人才,成为当时儒家在南方的一个有影响的学派。

对于管理者来说,只有深入调查,综合考核,才能较为准确地评价一个人,才能发现真正的人才。

不求全责备才能得人心

管理者使用人才必须摒弃求全责备的思想。

人才有全才和专业人才,大多人才都是具有一技之长的人,如果求全责备,就会让这些能人闲置。

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

选择人才要唯才是举。

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管理者的思想容易走向两个极端:或者过分重视思想品德,对有没有能力无所谓;或者过分重视专业技能,只要有本事,思想如何无关紧要。有的管理者甚至认为重品行与重才能是不可兼得的,要么重德,要么重才。

对于企业来说,品行和才能两个方面固然不可偏废,但选拔人才的关键是看人才是否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对于一些品德较差,但才能突出的人应该加以正确引导,充分用其所长,避其短处,这样才能够使人才为我所用。当然品德稍差的人也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道德水准。

求全责备者永远得不到真正的人才,管理者要学会对人才宽容,不要过于苛责,用人用其一面就足够了,过于苛责,最容易失去人才。

坚守公认的标准

管理者在选拔人才的时候,要不受主观感觉的影响,不受世俗偏见所左右,在实践的基础上用理性思维去评价和考核人才,这才是选拔人才的重要原则。重男轻女思想、论资排辈思想和求全责备思想,都不利于选拔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人才。

同时管理者必须坚持公开公认的原则。对于企业来说,人才的选用一定要公开,不仅要公开人才的选择范围,而且要公开人才的选择标准。同时管理者在选择人才时,要秉承公认的原则。有许多优秀的人才,由于长年在基层工作,最了解他们的是一线员工。正常的情况下,得到同事们认可的人才,一般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先进性。因此在人才的选拔上,要有一定程度上的民主。当然有些时候,对于一些特殊的人才可以不采用公认原则,因为他们可能在性格上有诸多缺陷,从而影响他在别人心目中的认同度。破格录取人才的办法只能在特殊情况下才能使用,否则会引起整个企业的动**。

公开公正原则要求管理者以身作则。管理者在对人才选拔的时候,一定要制定详尽的人才选拔标准,并向众人昭示,自己正是靠这种标准上来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