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绝响一般比喻什么 > 3 谁是告密者(第2页)

3 谁是告密者(第2页)

姜立坤扶住自己的老同学加妹夫,接着说:“你们要跟长友去抗日,我不反对。你们也得为我们考虑考虑啊。姜敏,你妈妈还不知道你走呢。你想过没有,明天一早她要是发现你们兄妹俩都走了,她会是什么心情?”

“爹,我走,让我哥留下。”姜敏看了马长友一眼、又看了姜伟一眼,扯着嗓门说,但声音却明显地有气无力。

“敏敏,事到如今,还是你留下吧,打仗是我们男人的事情。”周弥生的本意是想帮姜伟说话,根本没有想过这句话会加深姜敏对他的误会。

“表哥,我就知道那个告密的人是你!我真后悔同意长友把这件事儿告诉你!”姜敏轮着小拳头,使劲儿打周弥生的后背。打了几下,似乎打累了,躲在周弥生背后,伸出头来表决心似的对父亲说,“爹,我不回去!前年我就想参加战地服务团,可那时候年龄太小,去不了。现在我长大了,一定要去!”

周弥生顿时觉得无话可说。

“周叔叔、姜叔叔,我马长友原本是来昆明投亲的,可却在你们两家住了这么久。现在,你们就是我的亲人。我不是个不孝的人,我全家都死在日本人手里,我之所以一直到现在才下定决心上前线,就是因为我的父母在临死前要求我要把书读完、要听舅舅的话。现在,我怀里揣着舅舅的引荐信,就要去报仇了。至于弥生和姜伟、姜敏,我尊重他们的选择。”马长友明白,眼前的一切都是因他而起,他也有过想和姜敏一起走的私心,所以,他决定站出来。

一时间,似乎整条拓东路都沉寂了,只有风穿过去,无所顾忌。

即使是在四季如春的昆明,依然夜凉如水。晚风吹过,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凉意。

短暂的沉寂之后,一个虚弱的声音打破了沉默——

“弥生,你也知道我身体不好,如果你坚持要走,就先把我这条老命拿去吧!”周鉴塘说着,便往路边的大树上撞去。

这句话、这个动作来得太突然,把现场所有人都惊呆了。当大家反应过来时候,周鉴塘已经撞到了树上。“嘭”的一声之后,周鉴塘扑在了树干上,正慢慢地倒下去。姜立坤离得最近,几步跨过去,把周鉴塘抱在怀里,喊道:“鉴塘,你这是何必呢?!弥生一向是个孝顺的孩子,我们好好给他说就是,你怎么能这样做啊?”然后又抬起头来,老泪纵横地对四个年轻人说:“你们走吧!你们走吧!”

周弥生把背上的包扔到地上,慢慢地、一步一挪地走到父亲和舅舅面前,缓缓地跪下,头低着,泪水像线一样落在地上。

姜敏吓呆了,看着周弥生往前走,不知所措地在原地站着。

“我们是上战场去打日本鬼子啊,为什么你们要这样?”马长友仰起头,对着深远的天空连声吼叫。以他对周鉴塘和姜立坤的了解,这两个人不仅通情达理,而且都不是贪生怕死之辈,就算不支持自己的孩子上前线打仗,也不至于就要做出这样决绝的动作——难道是自己看错了人,或者是他们有什么难言之隐?

马长友想不明白,姜伟也想不明白。他不敢看姑父和父亲,拉起马长友就跑,边跑边头也不回地对姜敏喊着:“妹妹,你留下来吧。”

马长友没想到姜伟在这个时候会不顾两位老人,拉起自己就跑,所以,一开始也没有想得太多,可没跑了两步,他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但这个时候,他和姜伟在路上,就像箭在弦上——不,不是弦上的箭,是已经开弓射出去的箭,除了一直向前、一直向前,没有任何路可走。尽管意识到了这一点,马长友还是猛地停下,甩开姜伟的手,跑回到姜敏身边,从衣兜里掏出口琴,塞到姜敏手里,然后,一个人疯了一样跑了。这一次,换了姜伟跟着马长友跑。他跑着,不时回头看一眼:那渐渐远去的四个人影越来越小、越来越小……

姜敏拿着黄铜口琴发呆的时候,周弥生已经在舅舅的帮助下,给父亲简单包扎了伤口,然后抱着父亲站了起来。半夜里,哪里去找车?他也不多想,抱着父亲就往回跑。原本就只有中等体型的周鉴塘生了几个月的病之后,越发瘦弱,蜷缩在儿子怀里,就像个小孩子一样。20岁出头的周弥生,高大健壮,把父亲抱在怀里,不仅不觉得沉重,反而越发觉得自己浑身是劲儿,像要爆炸了一般——父亲的羸弱让正值青春年少的儿子从心底里升起一种负疚感。

姜立坤见周弥生憋着一股子劲儿不吭声,似乎担心他还在为被拦住不能去参军、不能去前线打日本人想不通,一边跟着周弥生急急地走,一边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弥生,你不能跟他们去!”

一阵风把一根枯枝吹落,正好掉在路中央。周弥生怀里抱着父亲,看不见路,一脚踩上去,踉跄着差点摔倒,但他很快就站稳了、走稳了,把父亲抱得更紧一些,然后闷声对舅舅说:“是的,我不能跟他们去;为了我爹,我也不能去!”

“不!”姜立坤定下脚步,看着周弥生的背影说,“不是为了你爹,是为了你自己!”

舅舅的话,周弥生也许听见了,但他没有答应,也没有问“为什么”,只是走得更快了。反倒是姜敏,大哭着追上来,拉着姜立坤问:“爹,是不是我哥告的密?”

姜立坤叹口气,对女儿说:“没有谁告密。三天前,你们在屋里商量出走的时候,被我听到了……回去吧,你妈在家等你。”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