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绝响一般比喻什么 > 3 谁是告密者(第1页)

3 谁是告密者(第1页)

3。谁是告密者

三天时间很快过去,离开昆明的日子到了。

已经是深冬了。东北早就是北风呼号、冰天雪地,昆明虽不是草长莺飞的季节,却依然青草萋萋、花开不败,即便是在深夜,也有娇艳的花瓣儿在风中静谧地散落,像是正在从这一种姿态开放成另一种姿态。尽管只在这里住了一年多,但马长友已经爱上了这座城市:这一点,三天前在西山顶上鸟瞰这座安静的古城时,他就已经很明确地知道了。此刻,听着姜敏因为激动而发出的急促呼吸声竟然盖过了脚步声,他更加确信,自己爱上了这座城市——爱一座城市,有时候很难,即使在那里生活了几十年,也依然只是过客;爱一座城市,有时候很容易,即便偶尔在街头看到老墙上的一缕阳光、街角一只黑色的秃尾巴猫、人家小院里一棵有鸟巢的树,也能让这城市成为灵魂的栖息地。

“姜伟,等抗战胜利了,我跟你们回昆明吧。”这话他原本是想给姜敏说的,但一张口,却叫了姜伟的名字。

“你不回东北吗?”姜伟和姜敏正急急地往前走,听到马长友这样说,异口同声地问。

“我在东北已经没有亲人了。”马长友低着头说,“舅舅可能也不会回去了。”

“那你就来昆明吧,还住在我们家。”姜敏很仗义地说。

姜伟没有开口。他隐隐地已经感觉到了马长友想再回昆明的原因,无来由地,他突然想起了唐文清。自从上次跑警报之后,他已经很久没有见过唐文清了,有时候想问问姜敏,可又不知道怎么开口。抗战胜利后,她是会跟父母去南京还是回浙江?说起来,她父亲和自己的父亲同为留日的同学,两家关系应该很近才是。什么原因让两家人竟这么生疏呢?他父亲当官、自己的父亲教书,道不同不相为谋,是这个原因吗?仅仅是这个原因吗?

姜伟想得有些头疼。

街上没有行人,明晃晃的月光中,昆明城安详得像一个沉睡的女子。马长友无意间侧头看了姜敏一眼,正看见她圆圆的小脸上一层细细的茸毛晶莹剔透,像还挂在树上的熟透的果子。他的喉结动了一下。夜色中,这声音很清晰地传到了自己的耳朵里。他想,其他人肯定一听见了吧?于是,有些不好意思,眼看要转弯了,乘势回头望了眼,自言自语:“弥生怎么还不到?”

“我早到了,在这里等你们呢。”

转过弯,周弥生站在一棵高大的桉树下,挥着手跟他们打招呼。马长友、姜伟和姜敏看见了,忙迎上去。姜敏问他:“你走的时候,有没有被姑父看见?”

“我悄悄走的,家里一个人都不知道。不过,我留了一封信给我爹,他明天一早就能看见。你们呢?”周弥生一边把放在旁边的包重新背上,一边仔细地解释。

“我们也是这样的!”姜伟催促道,“快走吧,迟了,就赶不上车了。”

四个人在盘龙江水一般清亮的月色中,急匆匆地往车站奔去。却不料,才要走出拓东路,就看见有两个熟悉的身影当街立在前面。不用细看,大家就知道,那两个人是周鉴塘和姜立坤。

“是哪个?你们三个人里,是哪一个告了密?”第一个反应过来的是姜敏。她紧跑两步走到前面,转身问另外三个人,但眼睛却看着周弥生。

“不是我!真的不是我!”周弥生脱口为自己辩解。话出口时,他的心里一下子涌起一股说不出的悲凉:姜敏不怀疑姜伟、也不怀疑马长友,却独独瞪着眼睛,看着自己!同时,他又想起了茶马山寨和茶土司,想起了茶姑:在那些平静得不能再平静的面孔下面,因为茶朴,掩藏着多么刻骨的仇恨;因为自己,又埋藏着多么刻骨的悲愤啊!这些仇恨,无疑来自失去亲人的痛苦;而那些悲愤,却有可能是来自对一个人刻骨的爱……

所有人都没有留意到姜敏这句话对周弥生带来的伤害,马长友也没有意识到。他只是觉得这个时候,自己应该站开,给他们空间,去处理自家的事情,所以,他斜插着往前走了几步,说:“是谁告密的,现在已经不重要了。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也好,你们就在这里给两位叔叔说明白再走,免得他们担心。”

“你们这是要去哪里?”等马长友走开后,先开口问话的,是周鉴塘。

“我们,去前线,打日本鬼子!”周弥生原本要说“去重庆”的,想起马长友再三叮嘱不能泄露和信相关的秘密,便改口说。

周鉴塘看了姜立坤一眼,对周弥生说:“你和长友跟茶朴情同手足,想为他报仇,爹知道;你妈妈是被日本飞机扔下的炸弹炸死的,你想为她报仇,爹也知道。弥生,爹不反对你抗日,只是,你能不能等爹的身体好一点……”周鉴塘话没说完,一阵夜风吹过,忍不住猛地咳嗽起来。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