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李秀成自述原文 > 第三节 江西湖北招兵(第2页)

第三节 江西湖北招兵(第2页)

此谕。

太平天国辛酉十一年五月十五日

给陈玉成的禀报是:

弟李秀成禀报

九门御林忠勇羽林军英王禄千岁千千岁殿下:为再行禀报事,缘本月十一日,由黄州佐将傑天义赖文光弟处寄呈一文,想已投邀瑞览矣。但第一路所发之文,计有数十件,至今总未奉有回文,殊深盼切,但不知路中何如耳。闻北坼军情,声威大振,因未得的实音信,深为焦灼。弟自入江省,进湖北,以期掣剿势妖,至今并未进兵,专候殿下实信,以定进取。所有通山、通城、嘉鱼、蒲圻、咸宁,发员镇守。及瑞州、靖安、奉新、武宁、义宁各处,亦饬各将镇守各州邑,并弟扎兴郭、谭主将驻大冶,陆主将入蒲圻,一切情形前禀均经细达,谅必接阅矣。兹恐前文有误,今因汉口大英国送文前来之便,又附寄一文交赖弟之外,转呈瑞鉴。一切专望回文,以抒远念。岸肃禀报,恭请瑞安。

再,询送文英佐,据云汉口、汉阳现在并未有妖,且闻安省外围之妖,欲由太湖退上湖北,以敌弟军信息。务望预防为祷。

李秀成委托金执尔中转,也正有不得已苦衷,原来他自江西至湖北以来,已与陈玉成发了数十次信,但都没有陈玉成的回音,使他焦急万分。也许信使途中出了事,他所以只得借助金执尔了。

金执尔答应做信使,但他却没有赴黄州,直接回到了武昌。赖文光和陈玉成都没有看到信。李秀成的两封信,后来就被送往伦敦,贮藏在档案馆里了。

李秀成也没有再能与赖文光、陈玉成互通信息。

李秀成在武昌周边徘徊了一个多月。他因与陈玉成失去联络,丧失西征的信念,此时又听得要前来援救安庆的李世贤部在江西乐平被左宗棠老湘军打了个落花流水,另部右军主将刘官芳又在祁门被鲍超军击败,生怕后路被截断,进退失据,决定撤退。

7月上旬,李秀成大军全部撤出湖北,取道江西返程。

太平天国制定的南北两路合取武昌计划半途而废,解救安庆之围的战略破产。它一毁于李秀成的误期,二毁于陈玉成和李秀成都轻信了英国人的话,轻易撤退。李秀成勉强西征,缺乏信念,按理,如李秀成有信心和决心,凭他率领的几十万人马,也能在武昌和为夺取武昌大好形势打出一个有利自己的格局来的。

李秀成迅速回军,就此不再参与救援安庆。他后来在供词里说东撤原因:

我自在金牛、保安招得新兵,不与鲍、胡军战,一因兵新,二因接李世贤来报云乐平之败,赶我复回。那时曾九帅又困安省,英王陈玉成解救不能,又调黄文金回来助救皖省,刘官芳被中堂部将战败而回,是以当即将湖北等县全军尽行同日收兵赶下,以接护李世贤之军。

李秀成的心理行为,此时的定势是个人、家族利益,患得患失。据他供词作解剖,就是:

一权衡利害,他不愿为安庆之得失影响自己的实力。安庆是陈玉成势力圈,从眼前看对自己无益,由此不愿为安庆损害自己集团兵力。在供词里,就提到本部吴定彩、黄金爱故事。

此又困实省城。英王见势不得已,内守将叶芸来、张朝爵心有惧意,英王心惊,解救未果,后将我部将三人调一人入省助守。此将是我名下,我上湖北,留其保固六合、天长。此二县是我兵把守,故在苏州派来吴定彩、黄金爱、朱兴隆三将,保天、六之备。

后来陈玉成调吴定彩带所部千人助守安庆,城陷,全军俱死;陈玉成由集贤关至桐城,命黄金爱断后,被多隆阿军掩杀千余人。李秀成说:“死者皆我部下之人。”他当时因陈玉成拿吴定彩、黄金爱等填空,颇是愤愤不平。

二是自西征途中,李秀成自来是避实击虚,避免打硬仗,特别是与湘军,与湘军中的鲍超、多隆阿军打硬仗。他曾回答李鸿裔:“鲍军之冲锋猛战,曾军之稳练不摇、多军之活变善战,皆贼中所惮。”供词中就提及在湖北等地招得新兵,不敢与鲍超、胡林翼作战,因为新兵未经训练。鲍超霆军确是一支百战之师。这支由降兵率先、两翼包抄、不怕死、爱恋战的部队,组织严密,战术奇特,使晚期多以掳掠、强制,非志愿、亦非义务的天兵不是对手。后者往往只是靠人海战术获利的。

三是李秀成留恋苏州。为巩固苏州基业,还要开拓杭州。在他看来,苏杭之地才是自己基业根本。要巩固苏州,还须占领杭州和两浙之地。三年后,李秀成在被俘囚笼中,与不解此题的曾国藩幕僚赵烈文就此事,有过一段对话:

余(赵烈文自称)又问:“十一年(1861)秋,尔兵至鄂省南境,更进则武昌动摇,皖围(指安庆之围)撤矣,一闻鲍帅至,不战而退,何耶?”

(李秀成答)曰:“兵不足也。”

余曰:“汝兵随处皆是,何云不足?”

又曰:“时得苏州而无杭州,犹鸟无翼,故归图之。”

余曰:“图杭州,曷不在江西之前,而徒行数千里无功,始改计耶?且尔弟侍王在徽,取浙甚便,而烦汝耶?”

曰:“余算诚不密,先欲救皖,尔后知皖难救,又闻鄂兵强,故退,抑亦天意耳。”(《能静居士日记》)

李秀成此时正处在事业顶峰时期,相当估高了自己的重量,西征主要是招兵,扩大实力,目的还是要为苏福省努力经营,为此还必须取得杭州和浙江。他虽远征,仍有很多兵力留守,从现有史料读来,留在苏浙有他的老班底,如苏福省的陈坤书、刘肇均、黄子隆,浙江嘉兴的陈炳文以及他的兄弟李明成。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