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杰出人士的九大思维突破是 > 思维突破五 转换思维突破人际交往中的误区(第2页)

思维突破五 转换思维突破人际交往中的误区(第2页)

“首先,他一句话也没讲,听我把话讲完。其次,当我把话讲完,那两个售货员又开始陈述他们的观点时,他开始反驳他们,帮我说话。他不仅指出我的领子确实是因衣服褪色而弄脏的、而且还强调说商店不应当出售使顾客不满意的商品。后来,他承认他不知道这套衣服为什么出毛病,并直接对我说:“你想怎么处理?我一定遵照你说的办。”“9分钟前我还准备把这件可恶的衣服扔给他们。可现在我回答说:‘我想听听你的意见。我想知道,这套衣服以后还会再染脏领子吗?能否再想点什么办法?’他建议我再穿一星期,‘如果还不能使你满意,你把它拿来,我们想办法解决。请原谅,给你添了这些麻烦。’他说。”

我满意地离开了商店。7天后,衣服不再掉色了。我完全相信这家商店了,巴蒂高兴地说到。

艾萨克·马科森大概是世界上采访过杰出人士最多的人。他说:“许多人没能给人留下好印象是由于他们不善于注意听对方讲话。”“他们如此津津有味地讲着,完全不听别人对他讲些什么……许多杰出人士对我讲,他们推崇注意听的人,而不推崇只管说的人,由此可见人们听的能力弱于其他能力。”

不只是杰出人士,而是所有的人都喜欢注意听他讲话的人。

每一个经受过困难的人都需要别人听他讲话。每一个被激怒的顾客、每个不满意的职员或受委屈的朋友都需要善于听他讲话的人。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处处受欢迎的人,那你首先应转换思维,学会换位思考,做一个善于倾听别人讲话的人。

4.让你周围的人都觉得他很重要

如果一个人能够使周围的人都觉得自己很重要,那么,他本人其实就更重要。当然他还获得更多的友谊,这也是转换思维的巨大作用!

很多时候,一个人不愿与你交往是因为你似乎无视于他的存在。如果你通过转换思维了解了这一点,那么你就可以对症下药,采取一定的措施即让别人觉得他在你心里是重要的,你们的关系就会尽快得到改善。

有一位杰出人士这样描述自己是如何应用这一原则的:

“我们刚搬进那个陌生的居民区时,没有人主动地跟我们打招呼。我们很想早日打开这种尴尬的局面。所以我就建议我的太太,分别跟每一位邻居借些小东西——任何小东西都可以,像少量的咖啡、肥皂、面粉等等。

“如此借还之间,就能自然而然地建立起友谊。因为人们通常都很乐意帮助别人一些小忙。只要给他们多提供一些诸如此类的机会就好了。”

借一些小东西,使别人感觉到他自己的存在,他自己对于别人到重要性,于是,他也就注意到了你的存在。

因为人们都渴望别人能感觉到“他们是你生活的一部分,在你心中占有一点分量。”如果能满足他们这项需求,你就能轻易获得他们的赞美、尊敬,以及通力合作的回报。

所以,一个聪明的领导者、老板、教师,甚至一个家长,他都会给自己的下属、员工、学生、家庭成员等提供一个让他们表现自我的机会。只要他意识到自己对于单位、公司、班集体、家庭是不可或缺的,他付出再多的努力和劳动也是愉快的。因为他感到在别人的心目中,他是很重要的。

当然,如果你是一个下属,那你就要想方设法给你的上司一个表现自己重要的机会,使你的上司感觉你是一个需要帮助、需要教导、值得投资的对象。如果你满足了老板的这种心理需求,你以后在公司的日子就好过了。

所以,要尽力使你的同事们、顾客们、孩子、丈夫或妻子,也就是任何一个跟你亲近的人都觉得你确实是很需要他们的。

但有以下两件事情你千万要记住:

——不要傲慢自大,不要有非份要求。前者只能使大家更远地离开你,而后者会把别人吓跑。

——不要忘记对他们表示真诚的谢意。一般说来,人们是很乐意帮助别人,可是唯有在感觉到“这样做是很值得的,而且你也会很感激”时才会继续下去。而你不感谢就等于仍然无视他们的存在。

5.有付出才有回报

人际交往中,要牢记有付出才有回报的道理。这就像做生意投资才有回收,反之不投资也是不会有回报的。

杰出人士格林先生既没有学历,也没有金钱,更没有人事背景,但是他却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到底是如何成功的呢?这得益于他善于转换思维,进行换位思考的好习惯。

他是一个很会体贴他人的人,他对周围人的体贴,甚至超过了别人的需求。只要你说要上他那里玩,他都会万分的欢迎你去,希望你能住几天,背地里,无论是多么的拮据,内心多么的苦恼,他都好像随时在等你的来临,竭诚地来接待你,甚至在你回去的时候,还要带些小礼物、土产之类的回家。

无论是多么的忙碌,他都不会表现出你的来访所带来的忙碌,对他会是一种麻烦困扰。朋友问他何以如此,他说:“像我这样一无所有的人,如果要与别人来往,就不能不令对方感到和我来往,会得到某些方面的愉快与益处。”

事实上,以前的他,既没有学历,又没有金钱,更没有背景的人,一定是孤独的,别人都不想理他、与他往来。他是一直忍耐着寂寞的人生努力奋斗。度过那段日子,而他也在其中学到了与人交往之道,即要给别人某些方面的利益。所谓“某些方面的利益”,有时是精神方面,有时是物质方面。总之,别人得不到益处,是不会来主动接触你的。

另外一个例子,是出身名门的“富家子弟”,他也想像杰出人士那样成功地做出某些事情来。但是,当他与别人来往的时候,他首先就会考虑这个人对自己有何利用的价值。也许与这个人交往,以后向银行贷款时,会比较容易,也许与这个人做朋友,他会教给致富之道,也许这个人会将土地廉价出售给我,也许会将办公室借给我。他就是如此这般地,对周围的人怀着期待之心,认为与自己接触的人,都会带给自己某些利益。结果当然是可想而知,他既没有赢得几个朋友,也未能有所作为。

这两个人与人交往时的态度,实在是南辕北辙,完全不同,一个是奉献给别人某方面的利益,不然别人是不会与他来往;另一个则是认为与自己来往的人,可能会带给自己某方面的利益。

说来人只有在自己的欲求获得满足之下,才会与别人交往的,每一个人都有排除孤独的欲求,害怕孤独的吞噬,说不定这还是人类基本的欲求呢?因此,与别人来往,这件事情对孤独人来说,就会满足他的欲求,也可以说与别人来往这件事,对于孤独的人来说,有很大意义。

6.喜欢别人

杰出人士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他们深知转换思维的换位思考在社交中的重要性!因为每个人都渴望被喜欢,所以要想得到别人的喜欢就必须先喜欢别人。

杰出人士罗斯福从西部游行演说回来后,在华盛顿和威廉·麦金利在一起相处了一个早晨。当天晚上,他和裁判官罗斯说:

“今天早晨我和麦金利谈了两个钟头。我相信他非常喜欢我。”

“你和麦金利有许多地方不相同,”罗斯回答说,“不过你有一种魔力,便是你无论对什么人,只要谈5分钟的话,没有不使他觉得你是喜欢他的。”

罗斯福带着疑惑的神气,面带微笑地说,“的确,我相信凡是和我谈了5分钟话的人,我没有不喜欢他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