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拥有多一点,关键是看怎样拥有。
注意,是“拥有”,不是“占有”。
“占有”是霸道的做法,“拥有”是温柔的做法。“占有”很笨重,会伤害人;“拥有”很轻盈,双方都幸福。
打个比方,齐人有一妻一妾一情人,妻是拥有,妾是既拥有又占有,情人则完全是占有,说到底当然是妻子好,因为她不会失去。情人就不同了,她可以做你的情人,也可以做别人的情人。你怕失去她,就拼命占有,同时拼命讨好她,但这都是没用的。
拥有流星不如拥有星空。
怎样拥有多一点
尧到华地巡视。
华地守护封疆的人祝福他:“祝福圣人长寿!”
尧说:“不要。”
“祝福圣人富有。”
“不要。”
“祝福圣人多男孩。”
“不要。”
守护封疆的人说:“人们都求长寿、富有、多男孩,你为何不想要?”
尧说:“多男孩就多恐惧,富有则多麻烦,长寿则多辱。”
守护封疆人说:“天生万民,自然会授予一定职事,富有使人共享,有何麻烦?天下太平,万物昌盛很好,长寿厌世可以离开人世而升天,无病、老、死之忧,有何不可?”
守护封疆的人离去时,尧跟在他后面说:“请问该怎么办?”
守护封疆的人说:“你回去吧。”
尧拥有天下,拥有很多,他又怕失去,有些想放弃。那守护封疆的人告诉他你可以通过与大家分享而拥有更多,同时不会失去。
这多好。
好东西越分享越多,越分享越好。
孟子曰:“独乐乐不若众乐乐”,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我们开怀大笑时,如果是与一大群朋友在一起笑,就可以笑倒一大片,笑声多,欢乐多。独自微笑当然也是一大人生境界,但两个人一起微笑,那种微妙的快感也是很好的。
多与少是平等的。
有与无是平等的。
我们有时可以不要,有时可以少要一点,有时可以多要一点,要看具体情况而定。总述庄子妙义为:
一、关于“无”。天下本我有,可以不要。虽说不要,其实已拥有。
二、关于“少”。为了凸显我在天下之中的本体地位,可以稍稍出众。一旦太张扬,马上退回去做隐士,孤独是一种繁华。
三、关于“多”。我已获道,应当引领众生。这时可以拥有多一点,大施雨露,才能万卉齐芳。
当已经拥有多一点时,要注意公平问题,不能赏也不能罚。凡是通过赏罚手段达成“同一”的,必会很快失去。伯成子耕田
尧统驭天下,立伯成子为诸侯。尧授位于舜,舜授位于禹,伯成子辞官回家种田,禹前去看他时,伯成子正在田间耕作。
禹上前居于下方,站着问:“尧在位时,先生被立为诸侯,今我在位时先生却辞官归隐,清问为何?”
于是低头耕种,不管禹了。
不要赏罚别人。
你才会拥有更多。
尧舜的境界都很高,禹的境界稍为差一点。大禹治水拯救了中国,但大禹也打开了名利的大门,用赏罚等暴力手段治天下,从此生民禁锢,积重难返。这与自然之道背道而驰。如今我们要重返自由,就必须意识到这个问题。
黄帝当年也是用杀伐取天下,后来被广成子点化,明白要清静无为,这才开了我中华数千载文明历史。大禹只学了黄帝的事功,没有学黄帝的道,所以算不上圣人。
一切人生而平等,生而自由。这不是谁给的,因为我本来就有。通过先掠夺后解放方式获得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
须知:生命高贵。
须知:我本自然,我本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