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要拯救别人。
拯救别人是一件极可笑的事,你救得了吗?你以拯救为名做你想做的事,谁还看不出来?
二、凡事太认真就是病。
颜回欲救卫君,嗯,很好。问题是这种事不能太认真,太认真了,被拯救者就要灭掉拯救者。孟子说“人之所患在于好为人师”,我说世人多有“拯救病”。要说认真,疯狗打起架来都是很认真的,因此我又把这叫“认真病”。
动静相宜我问庄子:“天下难道不是做事者的天下?”
庄子说:“你想做事,尽管做去。你想做人,也尽管做去。但这是你自己的事,又与天下有什么关系?你看,世人生老病死,天上浮云悠悠。这个世界什么都好,就是太无情。你的一切努力全失效,你的一切成功不过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既然是虚荣心,也不是真正的满足。人心贪婪,饱了还要,永远也不会满足。我看见做事者前赴后继,就知道他们在共赴死地;我看见成功者你来我往,就知道他们都是些空心人。孔子告诉颜回要保持内心空明,就是说要在心中放一面镜子,不时照照人之虚妄与我之丑恶,就明白该怎么办。世界都这样了,该怎么办难道还不简单?你应该冷笑人的冷笑,而不热心人的热心。”
颜回见仲尼,请行。曰:“奚之?”曰:“将之卫。”曰:“奚为焉?”曰:“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平泽若蕉,民其无如矣!回尝闻之夫子曰:‘治国去之,乱国就之。医门多疾。’愿以所闻思其则,庶几其国有瘳乎!”
仲尼曰:“嘻!若殆往而刑耳。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
庄子这个故事是说人不可以轻用其锋,要善刀而藏之,最好永远不用。《易经》上说“潜龙勿用”即此。
有本事又永远不用,会不会憋死?答案是:不会憋死。人一旦学会了游泳就终身会游,一旦遇见洪水,不但可以逃生,还可以救人。平时你却小必见一条河就去游,见一个坑就去下。
动静相宜
居善地……动善时。
——《老子·八章》
老子说“居善地”,就是说人要自己选择好地方。“动善时”,就是说人要自己选择一个好的时候上路动身。综述其意,人要主动制造天时地利,不是坐等,而是积极选择。
天时可以制造吗?当然可以,一切都是制造出来的。春夏秋冬、风云雷电都是自然界制造出来的。人不能制造春夏秋冬、风云雷电,但可以参与制造。所谓参与制造,就是享受制造的过程,简言之,就是享受现成,如春天看花,夏天看彩虹等,赶上时候就叫制造天时,因为造物主如果没有人看到与享受它的作品,一定也无趣得很。有了我们的参与天时才会准时。地利当然也可以制造,那就是自己走到对自己有利的地方去。
罗马皇帝、哲学家奥勒留在一次宫廷宴会中告诫大臣们说:“做每件事,说每句话,都要注意到你每时每刻都可能结束你的生命。”
是这样的,所谓“天时”随时会降临,因此我们要主动趋吉避凶。老子说“动善时”,意在告诫人们要自己把握生命的火候,要自求多福,积极主动赶往好时候,就像赶集一样,你去了就能买到好东西,不去就没有。
所谓“居善地”,就是自己找好地方。
刘备先前转战中原,一无所获,后来得了四川宝地,才得以实现抱负,称起帝来。刘备如果不“居善地”,必将继续被曹操追得满天飞。
所谓“动善时”,就是自己找好时候出来活动。
蛇怕冷,冬天也不好捕食,所以它为自己预设好了冬眠。冬眠一过,就在春天缓缓苏醒,正好赶上捕食的好时候。
善生善死
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庄子·大宗师》
从前有个百岁老人做寿,亲朋满座,自然有人向他请教长寿之道。
老人死活不谈,好像躲避一件亏心事一样。逼之再三,老人只得说了。
说之前老人问大家:“你们要我说真话还是假话?”
大家当然要求他说真话。
老人于是说:“我的长寿秘诀就是‘得过且过’。”
没人听懂他话中的奥秘,老人的满堂孝子贤孙听了也很不高兴,听起来老爷子这话好像在被虐待一样,其实当然不是这样。
他说的“得过且过”也就是老人们常说的“过一天算一天”,是一种认真的处世态度,已得自然之道。
所以谓“过一天算一天”,指一天就当一天过,而不是当两天或几天。人们常恨光阴太短,常把一天当两天,结果匆匆忙忙,手上永远有忙不完的事,连一天都过不好,过日子就像囫囵吞枣。而“得过且过”并不是不管明天,而是过好今天。这是很重要的。
老人已经说出了他长寿的秘诀,但人们还不明白,还逼他说得更清楚些。
老人没办法,于是说:“我的长寿秘诀就是‘不知死活’。”
闻者大哗。
老人心里很好笑,心想我要是说出更真的话来,恐怕这些人要哄堂大散了。
老人说他的长寿秘诀是“不知死活”确实是句实在话,没有骗人。百岁老人是不会骗人的,因为他已经没了骗人的必要。
什么是“不知死活”?就是既不知生,也不知死的意思。死是不可知、不可测的,说“不知死”大家还可以认同,但怎么会“不知生”呢?须知我们正在活着呀!怎会连自己活着都不知道?莫非心已麻木?
是,但又不全是。前面我们已讲过为人要如“枯木死灰”才好,现在我们可以进一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