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暄,也就是应酬的话。问候,也就是人们相逢之际所打的招呼、所问的安好。在多数情况下,二者都是作为交谈的“开场白”来被使用的。从这个意义讲,二者之间的界限常常难以确定。
寒暄的主要用途,是在人际交往中打破僵局,缩短人际距离,向交谈对象表示自己的敬意,或乐于与其结交之意。所以说,在与他人见面时,若能选用适当的寒暄语,往往会为双方进一步的交谈做良好的铺垫。反之,在本该与对方寒暄几句的时刻却一言不发,则是极其无礼的。
在被介绍给他人之后,应当跟对方寒暄。若只向他点点头,或是只握一下手,通常会被理解为不想与之深谈、不愿与之结交。
碰上熟人,也应当跟他寒暄一两句。若视若不见,不置一词,难免显得自己妄自尊大。
在不同时候,适用的寒暄语各有特点。
跟初次见面的人寒暄,最标准的说法是:“你好!”“很高兴能认识您!”“见到您非常荣幸!”比较文雅一些的话,可以说:“久仰!”或者说:“幸会!”要想随便一些,也可以说“早听说过您的大名”“某某某经常跟我谈起您”,或是“我早就拜读过您的大作”“我听过您做的报告”,等等。
跟熟人寒暄,用语则不妨显得亲切一些、具体一些,可以说“好久没见了”“又见面了”,也可以讲“你气色不错”“您的发型真棒”“您的小孙女好可爱呀”“今天的风真大”“上班去吗”等。
寒暄语不一定具有实质性内容,而且可长可短,需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而它却不能不具备简洁、友好与尊重的特征。
寒暄语应当删繁就简,不要过于程式化,像写八股文。例如,两人初次见面,一个说“久闻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三生有幸”,另一个则道“岂敢,岂敢!”,搞得像演出古装戏一样,就大可不必了。
寒暄语应带有友好之意,敬重之心。既不容许敷衍了事般地打哈哈,也不可用以戏弄对方。“来了”“瞧您那德行”“喂,您又长膘了”等,自然均应禁用。
问候,多见于熟人之间打招呼。西方人爱说:“嗨!”中国人则爱问“去哪儿”“忙什么”“身体怎么样”“家人都好吧”。
在商务活动中,也有人为了节省时间,而将寒暄与问候合二为一,以一句“您好”,来一了百了。
问候语具有非常鲜明的民俗性、地域性的特征。问候时要根据各地的习惯具体选用。如中国人常说“吃过饭了吗”,其实质是“你好”,但用之问候外国朋友则不合适。
在阿拉伯人中间,也有一句与“吃过饭没有”异曲同工的问候语:“牲口好吗?”你可别生气,人家这样问候您,绝不是拿您当牲口,而是关心您的经济状况如何。在以游牧为主的阿拉伯人中间,还有什么比牲口更重要的呢?问您“牲口好吗?”的确是关心您的日子过得怎么样。
为了避免误解,统一规范,商界人士应以“您好”“忙吗”为问候语,最好不要乱说。
牵涉到个人私生活、个人禁忌等方面的话语,最好别拿出来“献丑”。例如,一见面就问候人家“跟朋友吹了没有”,或是“现在还吃不吃中药”,都会令对方反感至极。
握手礼
握手礼是现代人最普通、最常使用的一种见面礼和告别礼,一个人有无教养都通过这个动作体现。
握手时,掌心向下显得傲慢,掌心向上显得谦恭,而伸出双手去捧接对方的手则更是谦恭备至了。握手时应注视对方,并脱下手套。如果因故不能脱掉手套,须向对方说明原因并表示歉意。军人不必,可先行军礼,再握。人多时不可交叉握手。女性彼此见面时可不握手。也不可以长久地握着异性的手不放。男士与女士握手时间要更短一些,用力更轻一些。不要用左手同他人握手。特殊情况下用左手需向人致歉。
最普通的握手方式是会面的双方各自伸出右手,手掌均呈垂直状态,然后五指并用,稍许一握,时间以1~3秒钟为宜。此时需要双眼注视对方,含笑致意。握手时,上身要略向前倾,头要微低一些。
握手的规则:男士、晚辈、学生、下级客人见到女士、长辈、老师、上级、主人时,应当先行问候,待后者伸出手来之后,再向前握手。如一个人同许多人握手,最礼貌的顺序:先女士后男士、先长辈后晚辈、先老师后学生、先上级后下级。女士若不打算与向自己首先问候的人握手,可以欠身致意。
亲吻与拥抱礼
亲吻礼。多见于西方、东欧、阿拉伯国家,是亲人以及亲密的朋友间表示亲昵、慰问、爱抚的一种礼节,通常是在受礼者脸上或额上接一个吻。亲吻在中国只属于夫妇或情侣之间的专利,对他人不适用,这点要注意。
西方的亲吻礼方式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脸,亲额头;兄弟姐妹、平辈亲友是贴面颊;亲人、熟人之间是拥抱,亲脸,贴面颊;在公共场合,关系亲近的妇女之间是亲脸,男女之间是贴面颊,男士对女士表示敬意也可吻手,长辈对晚辈一般是亲额头,只有情人或夫妻之间才吻嘴。
行亲吻礼时,动作要轻快,勿过重过长或出声;要注意口腔清洁无异昧,不要把唾沫弄在对方脸上、额上或手背上;如果不是特殊关系和特殊场合,年轻、地位低者,不要急于抢先施亲吻礼。
亲吻与拥抱是西方两种日常的表示亲密、热情和友好的礼节,在迎客、庆典等隆重场合,大都以拥抱作为见面或告别时的礼节。
拥抱礼是流行于欧美的一种礼节,通常与接吻礼同时进行。拥抱礼行礼方法:两人相对而立,右臂向上,左臂向下;右手挟对方左后肩,左手挟对方右后腰。捋各自方位,双方头部及上身均向左相互拥抱,然后再向右拥抱,最后再次向左拥抱,礼毕。
吻手礼
吻手礼即男士亲吻女士的手背或手指。在古时的西方国家,在上流社会中,向女士行吻手礼是极为流行的,男子同上层社会贵族妇女相见时,如果女方先伸出手做下垂式,男方则可将指尖轻轻提起吻之;但如果女方不伸手表示,则不吻。如女方地位较高,男士要屈一膝做半跪式,再提手吻之。此礼在英、法两国最流行。现在成为在社交场合,西方的男士对女士的极为有礼貌的一种礼仪。
同时吻手礼有一些具体要求。
第一,行吻手礼的对象。吻手礼仅限于男士对自己特别敬重和爱戴的已婚妇女表示崇高的敬意,一般适用于对祖母、母亲、夫人、已婚姐妹,朋友、上司的夫人等。
第二,行吻手礼的场合要求。此礼仅限于室内使用,不可以在街道上行吻手礼。
第三,行吻手礼的方式。男士行至女士面前,立正垂首致意。然后以右手或双手轻轻抬起女士的右手,并俯身弯腰使自己的嘴唇靠近女士的右手,接着再用微闭的双唇,象征性地去轻轻触及一下女士的手背或手指。轻吻的部位只能是女士的手背或手指,绝不能去吻女士的手腕或**的肩膀。吻也只是象征性轻触。吻手的时候要干净利索,不出声响。咂咂作响或把唾液留在女士手背上是失礼的。
第四,行吻手礼的条件是,要征得女士的同意。男士在社交场合,来到女士面前以垂首致意,女士若将右臂微微抬起,是准许男士行吻手礼的暗示。若女士无此表示或双手戴手套,强行行吻手礼的男士是失礼的。女士应自谦,不能随便暗示别人向自己行吻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