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精准做事为主题的高中素材 > 万物有理四时有序(第2页)

万物有理四时有序(第2页)

对权力制约的制度问题一直是人类头疼的难题。请看下边的这个小故事。

有7个人组成了一个小团体共同生活,其中每个人都是平凡而平等的,没有什么凶险祸害之心,但不免自私自利。他们想用非暴力的方式,通过制定制度来解决每天的吃饭问题——要分食一锅粥,但并没有称量用具和有刻度的容器。

大家试验了不同的方法,发挥了聪明才智、多次博弈形成了日益完善的制度。大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方法一:拟定一个人负责分粥事宜。很快大家就发现,这个人为自己分的粥最多,于是又换了一个人,总是主持分粥的人碗里的粥最多最好。阿克顿勋爵做的结论是,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绝对腐败。

方法二: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这样等于承认了个人有为自己多分粥的权力,同时给予了每个人为自己多分的机会。虽然看起来平等了,但是每个人在一周中只有一天吃得饱而且有剩余,其余6天都饥饿难挨。这种方式导致了资源浪费。

方法三:大家选举一个信得过的人主持分粥。开始这品德尚属上乘的人还能基本公平,但不久他就开始为自己和溜须拍马的人多分。不能放任其堕落和风气败坏,还得寻找新思路。

方法四:选举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形成监督和制约。公平基本上做到了,可是由于监督委员会常提出多种议案,分粥委员会又据理力争,等分粥完毕时,粥早就凉了。

方法五:每个人轮流值日分粥,但是分粥的那个人要最后一个领粥。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个制度下,7只碗里的粥每次都是一样多,就像用科学仪器量过一样。每个主持分粥的人都认识到,如果7只碗里的粥不相同,他确定无疑将享有那份最少的。

现代经济学是这么表述的:制度至关紧要,制度是人选择的,是交易的结果。好的制度浑然天成,清晰而精妙,既简洁又高效,令人为之感叹。办事就是人和制度的博弈。

推开虚掩着的门

一天,公司总经理叮嘱全体员工:“谁也不要走进8楼那个没挂门牌的房间。”但他没解释为什么。

在这家效益不错的公司里,员工们都习惯了服从,大家牢牢记住了领导的吩咐,谁也不去那个房间。

一个月后,公司又招聘了一批年轻人,同样的话,总经理又向新员工重复了一遍。这时,有个年轻人在下面嘀咕了一句:“为什么?”

总经理看了他一眼,满脸严肃地回答:“不为什么。”

回到岗位上,那个年轻人的脑子里还在不停地闪现着那个神秘的房间:又不是公司部门的办公用房,又不是什么重要机密存放地,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吩咐呢?年轻人想去敲门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同事们纷纷劝他,冒这个险干吗,不听总经理的话有什么好果子吃,这份工作来之不易呀!

小伙子来了牛脾气,执意要去看个究竟。

他轻轻地叩门,没有人应声。他随手一推,门开了,不大的房间中只有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一张字条,上面用红笔写着几个字:“拿这张字条给经理。”

小伙子很失望,但既然做了,就做到底,他拿着字条去了总经理办公室。当他从总经理办公室出来时,他不但没有被解雇,反而被任命为销售部经理。

“销售是最需要创造力的工作,只有不被条条框框限制住的人才能胜任。”总经理给了大家这样一个解释。到最后,那个小伙子也果然没有让总经理失望。

这个故事不是鼓励你与领导对着干,只是想告诉你,有些条条框框所设置的禁区,其实正是留给勇敢开拓者的处女地。人们总是在用新的思想冲击着束缚,当思想成熟了,束缚自然也就解除了。

一步到位

有这么一则故事:朋友从日本回来,想投资开一个日式料理店,我帮他选择地点。我们跑遍了整座城市,看了无数的房子,最后他从中挑选出10个,把它们在位置、环境、布局等方面的优劣列成清单,反复比较,从中优选出3个,然后把这3个店的位置、环境、布局及服务内容等方面列成一个更为详细的调查表,委托一家信息咨询公司做市场调查,根据调查回馈,最后确定其中一个,接下来开始装修。朋友请来装修公司,详细地讲述他的意图,对方耐心地听着,我也在一旁听着。开始还为他的认真感动,到后来就有些不耐烦了,他也真是太详细了,不仅店内所有的空间包括门厅、厨房、卫生间里的每一个角落都不放过,而且,店外远至百米的路段也做了精心布置,简直精细到极点。我看着他,突然感觉有些陌生,原来挺豪爽大气的一个人,几年不见,怎么竟变得婆婆妈妈、心细如针?

店终于按照朋友的要求装修好了,进到里边,给人的第一感觉是舒服,第二感觉还是舒服,你能想到的他全想到了,你没想到的他也想到了,可他还不放心,让我们帮他挑毛病,看看还有什么没想到的地方。我看着他,越发觉得他陌生了,从选店到装修,不仅多跑了许多路,多花了许多钱,更重要的是,花了许多时间,如果换成我,现在早营业赚钱了,可他还在这儿挑毛病。我说:“挺好的,赶快开业吧,早开一天早收入一天。”

朋友看着我说:“正式开业还要等一个星期,从明天开始,我请你带朋友来吃饭,全部免费,但有一条,每吃一次,至少要提一条意见。”“为什么?”“因为在日本,不能让客人等候超过5分钟,不能让他有任何不满意的地方,现在开业,我没有把握,所以我付费请咨询公司替我找最挑剔的顾客来,如果你方便也请你来,多挑毛病,拜托了。”“你也太认真了,这是在中国,不用这样,要我说,先开业,发现问题再说,现改也来得及。”“不,我不能拿顾客做试验,在日本,我做过调查,开业最初10天进店的顾客,基本上就是你店里长期的顾客,如果你在这10天留不住顾客,你就得关门。”

“为什么?”我有些不解,“一个新开的店,有点不足是难免的。客人也会谅解的,下次改正就行了。”“不,在日本,没有下次,只给你一次机会。我刚到日本和日本人初交往时,觉得他们很傻,你说什么他都信,你如果想骗他其实很容易,但是他只给你骗一次,以后他永远不会和你来往。在日本,只要是你由于自己的原因犯错,你就得走,你不能说:对不起,这次我错了,给我机会,我保证下次改。没有下次,只给你一次机会。”我看着朋友,突然明白了为什么这些天来,他如此认真,如此精细,这个在我看来没什么了不起的料理店,在他看来,仅次于他的生命,因为他深深知道,这既是他的第一个店,也是他最后一个店,成败只此一次,没有再一,更无再二。

其实很多时候,如果存了下次再来的心思,那么这次你就不可能全部投入,失败的概率很大。一步到位是一种绝对认真的做事方式。

要做一个有心人

很多事情并没有固定的程序模式,大部分场合我们只有一个抽象的目标指导。在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都是需要个人判断的。有心人往往能把握住机会,使事情简单化,而且做得很周到。

两个同龄的年轻人同时受雇于一家店铺,并且拿同样的薪水。

可是一段时间后,叫阿诺德的那个小伙子青云直上,而那个叫布鲁诺的小伙子却仍在原地踏步。布鲁诺很不满意老板的不公正待遇。终于有一天他到老板那儿发牢骚了。老板一边耐心地听着他的抱怨,一边在心里盘算着怎样向他解释清楚他和阿诺德之间的差别。

“布鲁诺先生,”老板开口说话了,“您现在到集市上去一下,看看今天早上有什么卖的。”

布鲁诺从集市上回来向老板汇报说,今早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在卖。

“有多少?”老板问。

布鲁诺赶快戴上帽子又跑到集市上,然后回来告诉老板一共有40袋土豆。

“价格是多少?”

布鲁诺又第三次跑到集市上问来了价格。

“好吧,”老板对他说,“现在请您坐到这把椅子上一句话也不要说,看看别人怎么说。”阿诺德很快就从集市上回来了,向老板汇报说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一共40袋,价格是多少多少;土豆质量很不错,他带回来一个让老板看看。这个农民一个钟头以后还会弄来几箱西红柿,据他看价格非常公道。昨天他们铺子的西红柿卖得很快,库存已经不多了。他想这么便宜的西红柿老板肯定会要进一些的,所以他不仅带回了一个西红柿做样品,而且把那个农民也带来了,他现在正在外面等回话呢。

此时老板转向了布鲁诺,说:“现在您肯定知道为什么阿诺德的薪水比您高了吧?”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