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明”言今说 无善无恶是心的本体,有善有恶是思想的萌动,知善知恶是人的良知,培善去恶是格物的功夫。 今人得“道” 在王阳明的心学体系中,有一个等式:心=性=理=良知。 虽然是一个等式,每个概念还是有所区别的。 心是什么呢?心=无善+无恶=0; 性是什么呢?性=有善+有恶=0; 理是什么呢?理=非善+非恶=0; 良知是什么呢?良知=知善+知恶=0。 善恶可以说一正一负,但流于观念上时,其性本空,只是一个0。正因为如此,格物便成为可能。假设恶念像太行、王屋二山一样,是实体的存在,你想格掉它,哪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