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才能控制人生 > 第四章 情绪影响我们的生活(第2页)

第四章 情绪影响我们的生活(第2页)

小和尚觉得这真是个好办法,于是隔天他起了个大早,使劲地猛摇树,这样他就可以把今天跟明天的落叶一次扫干净了。一整天小和尚都非常开心。

第二天,小和尚到院子一看,他不禁傻眼了。院子里如往日一样是落叶满地。

老和尚走了过来,意味深长的对小和尚说:“傻孩子,无论你今天怎么用力,明天的落叶还是会飘下来啊!”

小和尚终于明白了,世上有很多事是无法提前的,唯有认真地活在当下,才是最真实的人生态度。

“怀着忧愁上床,就是背负着包袱睡觉。”

人生里有93%的烦恼都不是必须的,它们只存在于自我的想象中,往往不会出现。保持内心的平安和平静,才能够生活得幸福。许多人心里潜藏着一只名字叫作“烦恼”的小虫,常常放它出来吃掉自己难得的快乐、平静。

不用预支明天的烦恼,不用想早一步解决掉明天的烦恼。明天如果有烦恼,你今天是无法解决的,每一天都有每一天的人生功课要交,努力做好今天的功课再说吧!

我想通了,你想开了吗?

我们常说:“一个人要拿得起,放得下。”而在付诸行动时,“拿得起”容易,“放得下”可就难了。所谓“放得下”,是指心理状态,就是遇到“千斤重担压心头”时能把心理上的重压卸掉,使之轻松自如。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不能总把悲伤的事情放在心上,总要想得开,以理智克制感情,遇事要不计较,要想得通,想得开,这些都体现了“放得下”的心理素质。

在现实生活中,“放不下,想不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比如子女升学啦,家长的心就首先放不下,又比如老公升上去或者发财啦,老婆也会忐忑不安放不下心,怕男人有钱变坏了;再如遇到挫折、失落或者因说错话、做错事受到上级和同事指责,以及好心被人误解受到委屈,于是心里总有个结解不开,放不下,等等。总之有些朋友就是这也放不下,那也放不下,想这想那,愁这愁那,心事不断,愁肠百结。

长此以往势必产生心理疲劳,乃至发展为心理障碍。英国科学家贝佛里奇指出:“疲劳过度的人是在追逐死亡。”我国唐代著名医药家、养生学家孙思邈,享年102岁。他在论述养生良方时说:“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莫忧思,莫大怒,莫悲愁,莫大惧……勿把忿恨耿耿于怀。”他指出这些心理负担都有损于健康和寿命。事实也是如此,有的人之所以感到生活得很累,无精打采,未老先衰,就因为习惯于将一些事情吊在心里放不下来,结果在心里刻上一条又一条“皱纹”,把“心”折腾得劳而又老。

辨证论治,对症下药,处于上述各种状况时,最简单可行的方法就是“放得下”。“文革”期间有位从部队调到地方工作的师级干部,他因不服“四人帮”横行,而被打成“老右派”。当时批判他的大字报铺天盖地。但这位干部也真绝,在大热天居然披着棉大衣去看大字报。别人以为他“发寒热”,他却幽默地说:“这就叫心静自然凉。”有位著名演员在受审查的“牛棚”里,不但说笑如常,而且还自编了一套“牛棚健身法”,直到如今,他还在用此法锻炼身体,年过八旬照样到戏曲沙龙引吭高歌。“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这是多么的放得下啊!这些都是特殊情况下特殊人物的特殊放得下。在通常情况下,“放得下”主要体现于以下几方面:

1.财能否放得下

李白在《将进酒》诗中写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如能在这方面放得下,那可称是非常潇洒的“放”。

2.情能否放得下

人世间最说不清道不明的就是一个情字。凡是陷入感情纠葛的人,往往会理智失控,剪不断,理还乱。若能在情方面放得下,可称是理智的“放”。

3.名能否放得下

据专家分析,高智商、思维型的人,患心理障碍的概率相对较高。其主要原因在于他们一般都喜欢争强好胜,对名看得较重,有的甚至爱“名”如命,累得死去活来。倘然能对“名”放得下,就称得上是超脱的“放”。

4.忧愁能否放得下

现实生活中令人忧愁的事实在太多了,就像宋朝女词人李清照所说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忧愁可说是妨害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狄更斯说:“苦苦地去做根本就办不到的事情,会带来混乱和苦恼。”泰戈尔说:“世界上的事情最好是一笑了之,不必用眼泪去冲洗。”如果能对忧愁放得下,那就可称是幸福的“放”,因为没有忧愁确是一种幸福。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让我们一起来学会“放得下”,以此来增强我们的心理弹性,共享“放得下”的养生福分。

我想通了,你想开了吗?

内心平安,生活美好

放松下来,把你生活中事情重新排个顺序,把对自己情绪的关心和照顾放在首位。

1.对生活中所有美好的东西充满感激之情

研究表明,当面对疾病或充满压力的环境时,用积极态度思考的人更能应付自如。走过每天的日子,对每个给过你帮助的和爱你的人——包括家人、朋友、孩子和老师、商店店员——都心存感谢。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