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才能画出自己的情绪地雷图呢?
1.情绪检视练习
请你回想过去一个月内,曾出现过如下情绪的情境(至少各列三项):
*当××时,我感到很难过(伤心)。
*当××时,我感到很生气。
*当××时,我感到很担心(害怕)。
*当××时,我感到很厌恶。
*当××时,我感到压力很大。
2.思索自己的核心价值
所谓的核心价值,指的是你我心中那些根深蒂固的理念及想法,这些核心价值观的组合,就形成了我们每个人“我之所以为我”的基础。正因为如此,核心价值观并不容易改变,而且往往成了一辈子的坚持,如果任何人(包括自己在内)的言行违反了自己的核心价值,我们心中的怒火就会一触即发,毫无转圜余地地急速增温,也就往往成了情绪地雷。
例如,有人认为诚实很重要,是他的核心价值之一,那么只要他发现别人说话有所隐瞒,就很容易按捺不住,大发脾气。如果有人深信「人人平等」,要是别人说话时贬损了某个族群,或是老瞧不起哪个团体,他就会觉得此人大大不对,而马上面有愠色,挺身主持公道。
对了,这些对我们而言非常重要的信念,往往也就成了我们情绪地雷的导火线,所以当然得先检查一番。
要找出核心价值观,请试着回答下面的问题:
*我认为一个人该表现出的理想特质包括。
*对我而言,生活中有哪些价值及规范是非常重要的?
*我欣赏的偶像身上具备哪些超赞的特质?
现在你该对自己的核心价值有所了解了吧?不论是“谦虚”“诚恳”“守信”“负责”等等,找出这些价值之后,不但能让自己更了解自己,也能有更多的线索去发现自己的情绪地雷。
3.采取避雷方案
画出情绪地雷图之后,接着就得采取避雷方案喽。
首先,不妨把自己画好的情绪地雷图贴在显眼的位置,好时常提醒自己,这些地方是情绪死穴,该努力地开始自我扫雷计划。
怎么做?这就要靠你自己来发挥创意了,想想看,该怎么样才能让这些地雷不被引爆呢?
安排B计划
这是个很棒的做法。例如,你的情绪地雷是“他人迟到”,每次只要跟你约的人没准时,你就必定会暴跳如雷。现在呢,开始随身带本书,别人晚到了你就展开B计划,把书拿出来认真地看,既不会浪费时间,又可以避免自己因东张西望而把心情弄得焦躁不安。反正这会儿再急也于事无补,先拆了自己的地雷,你就会发现自己甚至能好整以暇地告诉来电道歉的朋友:“别急,慢慢来,反正我有事可做。”这么一来,既保住了自己的心情,又能征服朋友的心,岂不漂亮优雅多了?
自己的地雷自己拆,请快快想想,你能用哪些高招去拆除地雷呢?
公开自己的情绪死穴
另外,情绪管理高手也可以将自己的情绪地雷图和周遭的人分享,索性昭告天下,自己有着这些地雷区。
例如身为主管的人,就明白地告诉部属很容易让你情绪失控的情况是什么,然后笑着说:“请大家多帮忙,在我还没成功拆雷前,请尽量避开我的死穴。”这么做不但救了自己,也帮助周遭的人避开地雷区,防止不知情人士误闯地雷丛林,而被炸得莫名其妙。
当情绪地雷一个个被拆除后,你会发现自己的情绪地雷版图日渐缩小,而自己的心情,就会愈来愈好了。
管理自己的情绪
第二次大战期间,德国集中营牢房每天都要处置一批战犯。处置的方式是让被处置的战犯蒙上眼睛,靠绞刑台直立站着,四周围满了其他等待处置的战犯,然后让杀手将战犯动脉血管割破,让血一点点往下面的血桶里面流淌,直到慢慢死去为止。在整个处置过程中,滴血的响声最让人揪心,让人害怕。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有一次,在处置一个战犯时,所有的程序都相同,唯一改变的是杀手不是用刀刃,而是改用刀背,在另外一个等待处置的战犯手上轻轻的划了几下,然后叫人模仿滴血的响声,将水慢慢地倒在水桶里,这个等待处置的战犯,由于以前亲眼目睹过其他战犯被处死的整个过程,因而心里极度的恐惧,就这样,他也慢慢死去了。事实上,处死他的不是刀,而是他的心态或者说是他的情绪。
长期的负面情绪会危害身心健康,影响人的工作、学习与生活;反过来,正面情绪多少也有利于身心健康,对人的工作、学习与生活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当然,负面情绪也好,正面情绪也好,都是人类的一种习性,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催化剂。事实上,人生若没有**将会成为荒原,会失去生命本身存在的价值。生活中再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我们的情绪——我们心理的感觉——更能影响我们的生活了。然而正如亚里斯多德所说的,重要的是情感要适度,既要学会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地点,用适当的方法表达出来,又要学会将负面情绪转化为正面情绪。情感太平淡,生活将枯燥泛味;太极端,又会成为一种病态,容易演出人生的悲剧。
克制不愉快的感受正是情感是否幸福的关键,而极端情绪正是情感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但这不是说我们只应追求一种情绪,永远快乐的人生既做不到,也未免平淡泛味。痛苦也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痛苦能使灵魂得到升华。
苦乐同样使人生丰富多彩,重要的是苦乐必须均衡。如果说人生是一道复杂的数学题,则幸福感取决于正负情感的比例。
如果你正在开车赶路,碰上前面一位老年人,车开得很慢,你很可能会心急如焚,拼命按喇叭,大喊大叫,伺机冒险超车,甚至会情绪失控……事实上,若你静下来,想想你自己的老祖父,想想他们已经不多的人生时光,进而又想到自己也会到这一天时,你也许会平静许多,你完全不必气坏自己的身子,太不值得了!
你能掌握自己的情绪吗?
我国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一次因事赴台北,当晚他的一位朋友把他带到台北最热闹的大街上去散步。突然“呼啦”一声,一盆水从高楼上泼下来,恰好浇在两人头上。他朋友急忙去找管理人员理论,但管理人员却不予理睬,他朋友因此气得双唇发抖,半天说不出话来,并准备武力解决。余秋雨先生却坦然一笑,拍拍他朋友的肩膀说:“按照逻辑,这只是一起很偶然的事情,说不定当事人正躲在屋里,连话也不敢说呢!”他朋友一听也笑了,于是两人又继续轻松地散步……
可以设想,如果余秋雨先生同他朋友一样感情用事,唇枪舌战乃至流血事件必定在所难免,而随后的结局肯定会让余先生失望。但余先生毕竟是个成熟的、极富涵养的人,他这种驾控情感的高超技艺为后人广为流传。也值得我们好好借鉴。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抽刀断水水更流,以酒消愁愁更愁。”——这是不一样的心情。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而产生的一切主观体验,伴随着一定的生理变化和面部表情,比较微弱,有时短暂,有时很持久,能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有的人认为,情绪可以从“愉快—不愉快”“紧张—轻松”“激动—平静”三个方面描述,也有人把情绪的内容分为“快乐、愤怒、警戒、憎恨、悲伤、恐怖、惊愕、接受”八个扇面。心情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呢?苏东坡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事实上,工作的顺逆、事业的成败、人们相处的关系、健康的状况,甚至自然环境的影响等,都可以成为引起某种心情的原因。
正常的心情应该是稳定而快乐的,是对主体的身体和工作都有益处的。在正常的生活中,心情可以有悲伤、惊惧等否定性情绪内容,但是必须是与引起这种情绪的情景相称、作用时间随客观情景而转移的短暂的情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