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活学活用的人厉害吗 > 第十二章 谈判桌上的沟通 唇枪舌剑胜过百万雄师(第1页)

第十二章 谈判桌上的沟通 唇枪舌剑胜过百万雄师(第1页)

第十二章谈判桌上的沟通:唇枪舌剑,胜过百万雄师

谈判是由谈和判两个字组成的,谈是指双方或多方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判就是对一件事情做决定。由此可见,沟通是谈判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1.提高谈判的语言能力

为了提高谈判的成功率,从谈判者的主观方面来说,必须注意从语言、逻辑和心理素质三方面训练自己。

在谈判中,谈判者要把自己的思想通过语言,准确地传达给对方,使对方在心灵深处引起良好的反应,这不仅需要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很好的心理素质,而且还需要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谈判是思想、语言、自身修养等方面的有机统一。确切地说,谈判是一种面对对方的思维活动,是使用思想感情进行创作的过程,这一过程首先是借助于对方所能理解的语言来完成的。

1.谈判中的语言艺术

在谈判中,语言表达能力至关重要,通过叙事清晰、论据充分的语言表达,往往能有力地说服对方,达成相互之间的谅解,发现双方的共同目标和利益,取得谈判的成功。英国外交家萨道义说过“谈判技巧的最大秘诀之一,就是善于将自己要说服对方的观点一点一滴地渗进对方的头脑中去。”也就是说,从不同的角度,运用有说服力的语言,向对方说明自己的观点和意见,阐明双方的利益,使对方明白这些观点和建议对双方都是有益的。

我国一家进出口公司在与东欧一家集装箱公司的谈判中,因价格问题出现了僵局,对方希望向我国出口集装箱,但认为我方开价太低,因而僵持不下。我方代表对僵局不慌张、不气馁,他针对对方瞄准了中国这个大市场的急切心理。首先简述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形势变化,以及货物运输量日益增长、急需大量集装箱的国情,表示愿意继续与对方合作的诚意。同时,也实事求是地讲述了我国各方面都在建设,经济上不宽裕的实情。如果对方在价格上适当优惠的话,我方还将从该公司进口更多的产品,今后合作的前景还十分广阔。通过几轮谈判,反复向对方阐述我方的观点,并最终达成了协议。可见语言表达的成功与否,在谈判中十分重要。

2.谈判中的逻辑艺术

正确认识逻辑在谈判中的作用,并巧妙运用好逻辑这个思维工具是很重要的。谈判者的实际力量包括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两个方面。物质力量是客观的,而精神力量虽带有主观的成分,但在谈判中往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它是谈判者的自觉能动性的反映。古今中外的许多谈判实例都说明了这一点。比如在我国战国时期,赵国的蔺相如只身入虎穴,在秦王面前,凭着高超的谈判技巧,互解了秦王夺取和氏璧的阴谋。这些卓越的谈判高手之所以能成功,其重要的原因便是他们将谈判中的逻辑因素和谈判的信息内容、时机等,巧妙地融为一体,充分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使抽象的真理在对方面前呈现出“立体”的形象,从而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吸引力。

假如你到一个统一价格的国营商店去买一件高级时装,对售货员说,要他将标价降为九五折出售,这显然是办不到的。可是换一个地点你的建议就不一定行不通。如果你到一家缺乏现金的个体商店,店主就会十分乐意薄利多销,回收现金去周转。所以,如果你善于运用逻辑方法去观察,去调查研究,去合理地判断、推理,就可能预测出谈判中可能发生的具体情况。

要想使该谈判成功,你必须了解对方的需要,然后帮助他达到目的。如果某人在一次谈判中说:“这是我的最低价了。”你不要以为这是个绝话,而是要推测这是表面的最低价,还是真实的最低价?因为这可能是对方的一种策略。这时你必须运用各种逻辑艺术手段,进行探测、分析后作出决策。

谈判中的言语不但是思想的媒介物,而且是思维的一种有效的工具。语言与思维紧密联系在一起。谈判中的语词、词句、句群与概念、判断、推理相对应,谈判要求用词准确,逻辑要求概念明确,两者互为表里。谈判要求句子通畅、完整、正确,实际就是逻辑的判断恰当。谈判要求正确组织复句和句群,也就是要求合乎逻辑地推理。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合乎逻辑,是谈判语言正确表达的基础。具有说服力的成功的谈判,总是包含着无懈可击的逻辑性。

3.谈判者的心理素质

在谈判中,谈判者的心理素质是否过硬,对谈判的成功与否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忍耐是对谈判者心理素质的最基本要求。比如对方提出出乎意料的苛刻条件;对方的态度极不友好;对方为压倒他人而不择手段。在这些情况下,是考验一个谈判者忍耐力的时候。如若不忍,立即就会使谈判呈现出紧张状态,甚至使谈判中断。所以,为了谈判的成功,必须先学会忍耐。

适可而止是一种忍耐。在谈判中,对于谈判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在什么时候去取得某种利益,同时要懂得在什么时候放弃某种利益。

设身处地地为对方考虑,是学习忍耐的一种方法。谈判中,双方毫无疑问地要先考虑自己的利益,都想在利益上占据优势。为此,双方可能争持不下,问题却得不到恰当的解决。但是,如果能设身处地地为对方想一想,矛盾也许就能有所缓和,使谈判出现转机。

总之,学会忍耐不仅是谈判者的一种手段,而且也是谈判者是否成熟的标志。

2.答复谈判对手的技巧

谈判中正确的答复未必就是最好的答复。答复的艺术在于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而并不在于答复内容的对错。

谈判应酬中回答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回答问题者不但要根据对方的提问来回答,并且还要把问题尽可能地讲清楚,使提问者得到答复。而且,他对自己回答的每句话都负有责任,因为对方可能把他的回答理所当然地认为是一种承诺,这就给回答问题的人带来一定的精神负担与压力。因此,一个谈判者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答复问题的水平。

谈判,就其基本构成来说,是由一系列的问和答所构成的,有问必有答,“问”有问的艺术,“答”也要有答的技巧。

1.在回答问题之前,要给自己一些思考的时间

谈判中对提问回答的好坏,并不是看你回答的速度,特别是面对一些涉及重要既得利益的问题,必须三思而后答。此时可以借点支香烟、喝水,调整一下自己的坐姿,整理一下桌子上的资料,翻一翻笔记本等动作来延长时间,作出经过思考的回答。

2.除非清楚地了解对方提问的目的和动机,否则不应随便答复

谈判者在谈判桌上的提问动机是复杂的,目的是多样的。有的谈判者往往在没有了解问话动机时,便按常规回答,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而每一个高明的回答,都是建立在准确判断对方用意的基础之上,并且独辟蹊径,富有新意的。

回答问题,要给自己留有一定的余地。在回答时,不要过早地暴露自己的真实想法。通常可用先说明一件类似的情况,再拉回正题,或者利用反问把重点转移。比如你可以说:“是的,我猜想你会这样问,我可以给你满意的答复。不过,在我回答之前,请先允许我提一个问题。”若是对方还不满意,可以这样回答,“也许,你的想法很对,不过,你的理由是什么?”

“那么,你希望我怎么解释呢?”等。

3.有些问题是不值得回答的

谈判中,有时会涉及有损己方形象、泄密或无聊的问题,对此谈判者不必为难,不予理睬就是最好的回答,可以用无可奉告来拒绝回答。在谈判中有些谈判者也会提些与谈判主题无关的问题,回答这种问题显然是浪费时间。或者,对方会有意提一些容易激怒你的问题,其用意在于使你失去自制力。回答这种问题只会损害自己,因此可以用一笑了之来应付。

4.要使回答具有灵活性

有的提问是由一种心理需要所驱使,回答就应针对其动机而来。比如市场上只有你一家卖鱼的,顾客问:“这鱼多少钱一斤?”你回答“三块钱”,就不如答“老价钱,三块钱”,因为顾客的心理动机是看价钱涨了没有,然后再决定买不买,或者买多少。如果市场上有几家卖同类鱼的,顾客动机就复杂了。一是可能比较各家的价格高低,二是要看涨价了没有,另外鱼有大小和新鲜程度的差别,顾客还要看鱼是否质价相符,在这种情况下,要回答得对顾客有吸引力,考虑的因素多了些,答案也就要视情况而定。

5.有时对某些问题只需作局部的答复

这主要是指某个问题包括几个方面,如果将这些方面的问题都加以回答,并不一定能够完全清楚地表明己方的立场和态度,或者在某一方面一时难以说清楚。而说不清楚的勉强去说,反而会坏事,还不如有选择地对某些方面作出回答。

6.有些问题可以答非所问

从谈判技巧角度看,对不能不回答的问题采用答非所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有时,对方提出的问题己方很难直接从正面回答,但又不能用拒绝回答的方式来避开问题,这时就只能应付对方,讲一些与此问题既有关又无关的东西,看上去回答了问题,实际上却没有实质性内容。

7.有时采用推卸责任的方法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