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天,太阳都会升起,只是这一天的阳光格外刺眼。中午时分,沛县军粮仓库里人声喧哗,刚吃完饭,天气太热,士兵们没心思睡午觉,都躲在房子里吹牛聊天,同时诅咒那个搞得天下不宁的燕王朱棣。
这时候响起了当当的敲门声,一伙人都不愿意去开,好不容易找了一个,他很不耐烦地起身:“谁啊?”
“德州盛(庸)大将军派来的!”
门咣当一下打开了,来人向他做了个鬼脸,随后,这个倒霉鬼的脑袋,也咣当一下掉地上了。不过,这仅仅是个开始。通向地狱的大门,也为这些兄弟打开了。
第一个冲进来的就是李远,他一脚踢开了尸体,大叫一声:杀!就举刀冲了进来,后面的呼啦啦全部跟上,他们手中的钢刀寒光闪闪,他们的眼神更是充满了杀气。他们可不管什么缴枪不杀,而是见人就杀,不留活口。少数勇敢的明军,还能抄家伙招架,更多的人自作聪明,想跳窗逃跑,却没有想到,外面早有人举着兵器迎接他们,让他们死得更不安宁。
很快这场战斗就结束了,明军除了个别人逃跑之外,大部分被杀。李远的军队,就把这个基地完全控制了。
李远很清楚,不可能没有漏网之鱼,盛庸早晚要知道今天的事。一不做二不休,要玩就玩个大的,要搞就搞个狠的!
李远让人把仓库里的菜油都集中起来,一人提着一桶,浇在停靠在滩头的粮船上,有些人不明白老大要做什么,觉得太浪费了。但李远接下来的命令让他们更抓狂:他要把这些粮船全烧了!当年朱元璋在鄱阳湖大战中,曾经烧毁了陈友谅的上千艘战船,而今天,不好意思,李远要打破你老人家的破坏纪录了。
上万艘船同时起火,数百万石粮食同时燃烧,这是多么壮观的阵势,这是何等宏大的场面。如果那时有卫星云图,就会发现北纬34。7度,东经116。9度附近出现了一片巨大的红色。这个阵势足以吓傻无数不明真相的群众,估计三百里外的德州都能看得到。
大火借着风势不断加剧,大风吹着火苗不断翻腾,多少农民兄弟辛勤劳动的成果,就这样被李远完全破坏,他不但破坏了粮食,还破坏了生态平衡,甚至把运河里的鱼都害死了!
运河的水温不断上升,最后到了足以沸腾的地步,扔个鸡蛋下去都能煮熟,无数鱼虾的尸体浮了上来,场面惨不忍睹。熊熊大火甚至影响了上游正在行驶的漕运船只,高温迫使他们弃船而逃。大火一直持续燃烧了两天,官军的消防队才艰难地将大火扑灭。
李远的这次偷袭得手,对盛庸和他的德州驻军,打击即使说不上毁灭性的,也是很可怕的。这些粮食,再想筹集至少得半年以上的时间。
李远一行把大火放起来之后,本来打算马上返回北平,向朱棣请功。但走到半路上,却得知盛庸派袁宇带领马步军三万,想捉拿他们。李远很兴奋,准备再干一票。虽然袁宇人多,但打仗讲的是智慧,拼的是脑子,并不是人多一定好使。
李远跟随朱棣时间不短,也学会了很多给敌人设伏下套的技巧。他在通往济宁的小路上把伏兵安置好,自己带着少数骑兵欢迎袁宇。
两人一打照面,李远非常有礼貌,上来就把袁宇的家属问候了一个遍,袁宇却不爱听,粗人就是粗人,举着兵器就上来了。两人战了几个回合,李远招架不住,赶紧打马逃跑,边跑还边提醒袁宇:“千万别追啊,后面有埋伏!”
袁宇一听火了,你让我不追我就不追?我又不是你大爷。人都有逆反心理,越不让做的事越喜欢做。急于立功的袁宇果然上当了,很配合地按照李远规划的线路追赶,结果追进了包围圈,被在这里守候多时的精锐骑兵给来了个迎头痛击。
奋力抵抗之后的袁宇,在咒骂中悲愤地逃离了现场,而一万多明军官军很不幸地做了牺牲品,李远不仅打了个大胜仗,还收获了三千多匹战马。
当李远赶着战马安全返回北平时,朱棣非常开心,给李远重重的赏赐。平心而论,李远立下的奇功,与盛庸的防范不力有很大关系。看来他老爸给他起这个名字还是有道理的。庸就是庸,他要想报夹河一战的仇,可以说是越来越困难了。
粮船被烧的事故,把南京都惊动了。朱允炆非常愤怒,差点想对盛庸革职查办,只因能战之将实在太少,也只能作罢。
此后,双方的战事进入胶着状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没有大规模的会战。平安试图从真定突袭北平,房昭企图从易州进攻北平,辽东守将杨文试图夺取永平,均遭到了失败。但是,朱棣曾出兵南下,试图夺取彰德同样未果。他南下的进展,也受到了很大牵制。
但朱棣知道,这种胶着不会长久,这种平衡不是常态,早晚会被打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