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怪异心理学书籍 > 四 奇妙的心理暗示(第1页)

四 奇妙的心理暗示(第1页)

四 奇妙的心理暗示

我们每天都在忙于我们的工作,抱怨自己的生活太过枯燥。那么,为什么不去多关注一下周围的事情呢?这一章会告诉你,生活其实是丰富多彩的,快乐是你等不来的,而是需要你去寻找的。

·你的心态还好吗·

古代有很多描述光阴的诗歌,“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每天我们都生活在忙忙碌碌之中,不知道自己到底快乐不快乐。

人生苦短,这是我们经常发出的感慨。可是,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心态呢?你有没有花些时间来思考?

我们不敢去面对现实,因为我们的心态不够;我们不敢去直面困难,因为我们的信心不够;我们不敢去披荆斩棘,因为我们的动力不够。

面对生命,我们到底应该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态?这才是我们现在所真正需要探索的,因为这种心态会决定我们生命的质量。心态决定人的状态。什么是真正的状态呢?

真正通达生命真相的人,不去追求生命中不必要的东西。也就是说,在生命中没有价值的东西,就不要用此生的光阴去追逐了。

举个例子,有一种大口的瓶子,却有细细的瓶颈。瓶颈的尺寸有奥秘,很细小,恰好可以容纳一个猴子的爪子伸进去。但是,一旦猴子抓住一把米,攥上拳头,就拔不出来了。这个时候,如果猴子想得通,那么猴子可以把爪子松开,爪子还能拔出来。但是没有一只猴子愿意这么做。

在这个瓶子里面,自然有大把大把诱人的白米,猴子们夜里来偷米的时候,把它细细的爪子,顺着那个瓶颈探进去。到了早上,你会看见一只一只猴子在那里跟那个瓶子较劲儿,手里紧抓着大把的米,但就是拔不出来。这仅仅是一个群猴图吗?这是一个世相图呢!

听到这个故事,大家都会哑然失笑。但是,我们有多少人手中抓着一把米不肯放下,因此连累了一生呢?

生命这东西来临的时候,我们是无法拒绝的。流光要把我们的年华带走的时候,同样不会征得我们的同意,我们阻挡不住,最后,它自然就走了。来也无奈,走也无助,这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情啊!关键是在于你心中怎么看待你的生命呢?

人们常感叹人生的短暂,希望在短暂的人生中能够获取成功的事业。

有很多人的失败,真正是败给了内心的“在乎”二字。这种“在乎”会让我们在面临大事的时候,战战兢兢,束手束脚,惊慌失措。因为我们心中过分地患得,所以患失。所以,庄子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在有限的生命中,我们可以去学习很多,我们可以去体验很多,但你心底的在乎与不在乎,你个人的经验系统,会决定你的生命效率。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决定成败胜负的,不一定是一个人的技术水平,而是一个人的心态。

当我们患得患失时,当我们心有所虑时,你所有的经验和技巧,都不可能得到最好的表现。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不要过分相信技巧。也就是说,没有人可以摆脱环境而生存。当我们都面对恶劣环境的时候,就要看我们内心所酝酿的心境如何。当一个人的心境可以抵消外在恐惧的时候,这个人才成为真正的勇者,这个人的技巧才有发挥的空间。如果你的心境已经被环境挫败了,你做任何事情都将一事无成。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一个科学家和十个实验者参与这个实验。在一个黑咕隆咚的屋子里面,铺了一条独木桥。科学家对实验者说:“这个屋子很黑,前面是一座独木桥。现在我领着你们过桥,你们只要跟着我走就行了。”

十个人跟着教授,如履平地,稳稳当当地走过了独木桥,来到屋子的那一端。这时,教授打开了一盏灯。这些人定睛一看,顿时吓得趴下了,原来他们刚才走的,不仅是一根独木桥,在独木桥下面,是一个巨大的水池,水池里有十几只鳄鱼,正在来回游着。这时教授说:“来,这就是刚才你们走过的桥。现在我再走回去,你们还有几个人愿意跟着我回去?”

一个人都没有!他们全都趴在那儿不动了。教授说:“我要求你们,一定要站出来。真正的勇敢者跟着我过去。”最后好歹站出了三个人。而这三个人里面,有一个人走到一半儿就哆嗦了,最后蹲着蹭着过桥了。还有一个人,刚走几步就趴下了,最后爬着过去了。只有一个人还算是走着过去了。教授再动员剩下那七个人,结果他们说什么也不走。

这时,教授又开亮了几盏灯,大家又看到一个事实:在桥和鳄鱼之间,还有一层防护网。教授说:“现在还有谁愿意跟着我走这个桥呢?”这回又有五个人站了出来。因为知道有了防护网,所以他们放心地跟着教授走过桥去。教授问最后趴下的两个人:“刚才你们不是从这上面走过来了吗?为什么现在死活都不愿意跟我走回去了呢?”那两个人哆哆嗦嗦地说:“我们一直在想,这个网子它就真的安全牢靠吗?”

其实,这可能是我们所面对的真实生活。有的时候,在你看不清生活坎坷的时候,你反而可以闯过去。在你仅仅看到一些表象的时候,你就被彻底吓晕了。而当你真正看清楚生活中的安与危、利与弊的时候,也许你会鼓起勇气,心怀恐惧,还能战胜自我地走过去。

这个时候,行走作为一种技巧,还重要吗?我们内心的判断,才是最重要的。一个人的心态,决定了他生活的状态。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别总说“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难道我们就没有伤害过别人?

生活中的我们从来不会注意,我们最容易伤害的人恰恰是我们的父母、兄弟、姐妹、死党、关系不错的同学和同事……

每到一个新的环境,我们总会显得很小心,表现得很谦恭友好、热情开朗,但人和人接触时间长了,缺点也就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了,不可否认,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毛病,随着时间的累积,也就自然流露了。本来觉得很好的人,也许有一天突然让你觉得“怎么这样了?太过分了!怎么能这么说话、这么办事儿”;本来总是一起吃饭、一起聊天的,突然就不想看见他/她了,看见他/她就烦,或者其他突然的情况都有可能发生,感觉突然对自己的朋友失望了。这很正常,所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嘛。

因为熟,我们会对朋友说不一样的话,流露不一样的表情,坦露不为人知的心事;因为熟,当我们对朋友发脾气的时候,我们会想:嗨,我就这样,就这脾气,你又不是不了解我;因为熟,当我们的好朋友恶语相逼的时候,我们会想:关系这么好了,怎么能跟我这样?怎么能这样对我?

想想,都是因为是亲近的人,都是因为接触时间长了,才会出现这种情况,但是,任何时候也不要发脾气,不要跟好朋友发火,有话一定要好好说,说不通就先冷静一下,待会儿再说。如果这个时间自己心里很烦,很想找个人骂一顿,就要自己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一坐,或者到视野开阔的地方望一望远方,等心情平静了再和别人说话,不然,好朋友间的这种无意识的伤害是最厉害的。

家人,可以说是我们最最亲近的人了,然而越亲近,我们就越容易伤害他们。因为熟,我们会着急生气大发雷霆,带脏字儿骂人甚至拳脚相向;因为熟,我们会一不留神就呲哒、嘲讽、讥笑,开不着边际的玩笑,说非常让人不舒服的话;因为熟,我们会给自己这样的暗示,就表现出在外人面前不会表现的阴暗、刻薄的一面。(如果是独生子女,可能上述有些情况很难理解,不过注意观察一下我们父母那辈儿人,就能知道了。)

发脾气的时候都不是每个人自己愿意的,当遇到不如意的事或工作不顺利的时候,心情就会变得很急躁,语气也粗重,所以这都是自己不成熟的地方,不论遇到什么不顺的事时首先不是发脾气,更多的是去想怎么去处理,发脾气不能够解决什么,当然偶尔的发泄是对自己心情暂时的舒畅,只是以后不要对无辜的人发脾气了,因为他们是爱你的,你也应该控制好自己的脾气,不要把自己的不开心强加给亲人。当然谁都不会无缘无故地对自己人发脾气,只是当时自我心情真的很不好,而自己的亲人正好进入自己的视线,把亲人一句关心的话也听得很不耐烦,低弱的心情下就把亲人当成了一个发泄的对象,过后想想就非常的后悔,觉得很对不起自己的亲人,不过也不应该因为不好意思而忽略对亲人说句对不起,亲人能够听到你说一句对不起我想他的心情也会好点。

人很虚伪,谁都不会在不熟的人面前表现得丑陋,没有哪个女人会对自己的老公成天谦恭地说:“您回来啦,我给您泡茶。”那不是老婆,是饭店的服务生。只有在越亲的人面前,我们才越表现出自我和本我。所以,我们最容易伤害亲近的人,不管是一起生活、一起学习,还是一起工作,只要是“一起”,就会出现各种情况。

不过,不管怎样,不管我们怎么伤害周围亲近的人,我们要知道反省,要知道伤害亲近之人是不对的,只有这些亲近之人才会在你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你关怀和鼓励,不管是有血缘关系的,还是没血缘关系的,相遇就是缘分,不管怎样,不管在哪个时间段出现哪个人,都会是,一辈子的约定。

所以,我们要有一颗乐观的心态,不要无意识地伤害别人,也要知道悔改。

·镜中的你还生气吗·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