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管理寓言枕边书 聚合中文网 > 管理的生存捷径 企业旧有成效的改革(第2页)

管理的生存捷径 企业旧有成效的改革(第2页)

又是这些分析家们感到担忧,恐怕郭士纳不能仅靠削减成本来完成IBM的转败为胜战略;他不仅要想出怎样削减成本(从而提高收入),而且要想出怎样使公司增长的办法来。因此那天下午分析家们见郭士纳时,他们逼他回答,但他还是不愿谈论详情。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他的口气咄咄逼人而又乐观,他试图打消这个想法,即他能在一个简单的一揽子计划里给IBM的所有问题提供答案。

郭士纳说:“人们提了很多问题,问我什么时候为IBM提出一个宏伟蓝图,而我想说的就是,IBM最不需要的就是宏伟蓝图。它需要的是,它的每项业务都有果断、高效的战略。”

他争论道,他当前的目标就是止住公司的亏损,重鼓公司士气,恢复IBM在客户中的声誉,并且在个人电脑和大型机业务引进竞争性定价。

在郭士纳大刀阔斧进行裁员的过程甚至连他自己的兄弟也未能幸免。长久以来,IBM的管理人员一直在研究关于重组、降低成本的提议,启动了一个又一个计划,直到媒介和金融分析家们得出结论,公司的问题是解决不了的了。郭士纳对此表示不屑。从一开始他就知道这些问题不是解决不了的;问题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没人愿意正面解决这些问题。他在RJR纳贝斯克公司的时候就已经解决了如何转变一个大公司的问题,他自信对IBM可以采取同样的办法。

郭士纳执意摧毁那些已在公司建立起来的势力范围和地盘。“不能有政治家,”他说,“应解雇政治家。”为了贯彻他的观点,郭士纳采用了另一种战术:“我们公开处理了不愿执行新计划的几个人。这是为了告诉每个人,我们是动真格的。”其中一位公开的靶子与这位新的首席执行官的关系很近:就是他的兄弟,迪克·郭士纳。迪克·郭士纳亲切、和善,人缘也好,是老IBM的缩影。人们一度以为也许该是迪克·郭士纳成为代替约翰·阿克斯的人。迪克由一名工程师起家,而后升至IBM亚太集团的负责人,1988年被任命管理有诸多麻烦的个人电脑、业务。任职以前,他生了一种怪病,三年没有工作。做了两次脊柱手术后,他被诊断为患了莱姆(Lyme)关节炎。迪克1992年11月离开IBM,第二年春季回来参加一个历时90天的咨询项目。这使他能比较靠近他的兄弟,并且欢迎他的到来。

兄弟俩都觉得处境尴尬:郭士纳领导着公司,而迪克有可能让IBM其他人知道这位新老板是什么样的人。郭士纳不喜欢他的兄弟在身边——不是因为迪克过分谈论这位新老板。郭士纳爱他的兄弟,但是他想有一个好的、没有障碍的开端,而迪阻碍记他的路。新官上任,郭士纳计划让IBM赶快行动起来。像迪克一样的人必须离开。可他们是兄弟,迪克和郭士纳。

尽管他决定裁掉成千上万的员工,但郭士纳或许可以让迪克成为例外;他或许可以让迪克继续在IBM做咨询工作。可郭士纳觉得一边使员工们相信IBM就要发生巨大的变化,同时又把自己的兄弟留在身边,他会良心不安的。

迪克记起他们在IBM第一次遇见时,“我们俩都有点儿不安”,他承认,“郭士纳和我都觉得我再呆下去是不合适的。我身体不好,三年来,我没做过什么事情,那个团队把事情办砸了,我也是其中一员。郭士纳最不愿意看到老班子中的一员恰好是他兄弟。“不只因为这些,迪克说,他已准备离开IBM了。“每个人都问我,郭士纳是什么样的人,他们该如何讨好他。这太让人受不了。我非常高兴地看到自己三个月的任务就要结束了。”类似的话只出现在公开场合。尽管这样,郭士纳的做法仍使很多员工感到他至少是不讲兄弟情谊的。

一句话点评:对害群之马一定要下狠手裁除。

2。企业要新生,变革要进行

在一片大森林里,有一个很大的洞,洞里住着一只体格庞大的凶猛狮子。他年轻时威名在森林百兽中很有影响。

很多年后,这保狮子老了,经常感到自己觅食越来越吃力,决心改变方式,运用计谋取食。于是它整天躺在洞里装病,大声呻吟着,让野兽们听见。百兽前来探望它,走进洞中的都成了狮子的腹中餐,来一个吃一个。后来一只狐狸识破了狮子的阴谋,它来探望狮子,远远地站在洞口,说什么也不肯靠近。狮子便装作和善的样子,劝狐狸进洞里和它聊聊天。狐狸一口拒绝了狮子,它说:“谢谢你的好意,我看我就不必了,因为我很为自己担心。看看地上就明白了,这里有许多走进你洞里的脚印,可怕的是,没有出来的脚印。”

这个寓言里,动物们一个接一个地到狮子那里送死,这种亦步亦趋地跟从,只会加速行事,这是它们灭亡的主要原因。相反,细心的狐狸,很好地观察利用了前者留下的脚印,有了这些前车之鉴,狐狸及时反省,立即紧急刹车,知道什么是有所为,什么是有所不为,很聪明地保全了自己。

当我们回顾历史的时候,就应记取前人失败的教训,吸收他们成功的经验,这样才会少走弯路,避免重蹈覆辙。前辈留下的东西看来不容忽视,因为此乃无价之宝。

管理也如此,特别是在企业陷入困境的时候,如果不能充分发现失败的原因,盲目跟进,一味地守着老思想不变,那只能是越陷越深。企业要想新生必须面对现实,针对企业的蔽病进行改革。进行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刹车是退出,是不为,是抛弃沉重的负担;加速是挺进,是有为,企业有了发展的方向战略。这就是遵循变革规律的过程。以下是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对企业进行改革的几点建议:

1.视变化为机遇而不是威胁,要直面现实,认识到变化永远存在,做好有为的打算。

2.建议召开一次非正式的会议,管理者和公司的员工一起坐下来讨论变革所面临的问题。

3.考虑短期变化和长期变化,制定出一年计划和三年计划。

4.对企业原来好的文化精粹要保存,要知道变革只是变革陈旧的,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落后的东西。此时要懂得有所不为。

【事典】环球汽车业之神戈恩:复兴日产大变革

提到汽车制造商,业内人士会摁到一个名字,他就是日本汽车制造商日产汽车公司(Nissan)行政总裁卡洛斯·戈恩,曾被人尊称为环球汽车业之神,成为哈佛商学院个案研究的对象。

卡洛斯·戈恩的绰号很多:成本杀手、破冰者、破坏者。2000年,他在美国《商业周刊》2000年全球排名第四的十佳管理奇才、《时代周刊》2001年全球排名第一的世界25位商界领袖。是他,使倒在死亡边缘的日产公司活了过来。并在2000年一举赢利27亿美元。

1999年的日产公司,已经连续26年下滑,背负着2兆5000亿日元的巨额负债,当时的社长墒义一拖着几近崩溃的身体几度赴海外磋商,最后与法国雷诺达成合作协议,雷诺以5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日产36。8%的股权。在谈判过程中辅助雷诺总裁谈判的,就是时任雷诺第二把手的卡洛斯·戈恩。

戈恩上任后,在对日产的海外分部巡访后,开始了对国内各分部的巡查,他来到生产车间、职工食堂、代销商办公室,听取每一位职员对日产复兴的建议,据说同戈恩谈话的人超过2000人。

1999年10月18日,戈恩上任后的第7个月,复兴计划全盘发表。其内容的严酷震惊了全日本。复兴计划准备在3年内裁员2。1万人,关闭5家工厂,卖掉非汽车制造部门,将在13000多家零部件、原材料供应商,压缩为600家,将占尼桑汽车成本60%的采购成本降低20%。

“日产复兴计划让许多人感到疼痛,这是一种伴随着牺牲的疼痛,但是为了日产的再生,我们别无选择。”戈恩用很不流利但充满感情的日语对人们说。

当然,戈恩和他的伙伴并不仅仅是处处大砍大杀,在到处裁员、压缩开支的同时,新产品研究的开发费用却增加了,技术方面也未裁过人。

日本企业集团是一个大金字塔,内部有一套严密的组织机构、严格的办事程序,严肃的上下级服从习性,复杂的决策程序,一旦决定,下级不得更改,即使错了也要错到底。对此戈恩批评说,日产的组织僵化,已经坏死。他雷厉风行,快刀斩乱麻,减少决策人数,建立信息信箱,提高了办事效率。

连续7年以来,日产公司都有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但是,令人吃惊的是,2000年一年,它的盈利却大大地突破了历史记录,高达27亿美元。

戈恩使企业扭亏为盈的经营策略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

戈恩认为:日产复兴的第一步是制定一份长期利润计划。戈恩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开始。为了这个2000年至2005年的日产复兴计划,他动用200人,组成9个跨功能的工作组,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途径,参考了2000条建议。

但管理依旧是最重要的。戈恩说,制定计划只是任务的5%,剩余的95%在于计划的执行上。而真正是困难的是推进计划。

戈恩说,公司要复兴,应该加速与刹车并行,像一级方程式赛车手所做的那样。这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也是遵循变革规律的日产恢复的过程,就是一边削减成本一边积极扩张。

戈恩认为,合作是日产汽车恢复活力的开端。1999年3月,日产汽车与法国雷诺汽车公司签订全面联盟协议,得到雷诺的资金支持,形成有效互补,提高了竞争力。

在励精图治,大力改革之后,由于削减成本政策得宜,加上美国市场需求强烈,日产写了历史新记录。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