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好好沟通 > 第1章(第2页)

第1章(第2页)

实际上,这位心理学家只是发挥了他善于操纵别人情感的特长而已。如同催眠师一般,他先瓦解对方坚固的防御心理,进而掌握他们潜意识下的心理需求,然后将他们一步步引入预先布下的网络中,最后巧妙地操纵对方的情感,使其轻易就范。

如果你在与人谈话的过程中,特别坚持自己的主张和观点,试图使自己彻底击溃对方而占得上风,那对方反而会加强防范、顽固对抗,结果就会适得其反。

这时,你应该先顺应对方的意思,肯定对方的想法,再有意无意地以伪装过的说法表达自己想说的话,如此才不会让对方发现你的意图。

说话的力量是巨大的,说话的智慧是无穷的。在说话的背后,体现了一个人的品格、修养、才学和城府。口才是学识、才干和智慧的重要标志,是想象力、创新力、应变力及人际交往能力的综合表现。口才好总会受人欢迎、受人敬佩,而是否懂得“直击人心的说话艺术”,更是决定你人生成败的关键。

说话的方法

我们在与人交往时,说话的内容固然重要,但别人对我们的评价如何,我们给别人的印象是好是坏,很大程度上是由我们的说话方法决定的。

因此,应该承认,在社会交往中注意自己的说话方法,是说话时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有的时候,谈话的重点会在我们轻松自在地说话时明显地表达出来;有的时候,我们以平和的心态与人说话,会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时候,我们怒气冲冲地与人讲话,也能获得别人的好感;甚至有时候我们与人说话时心不在焉,却依然能够表达自己要讲的意思。

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因为在不同心态下用不同的说话方法,可以决定我们能否把该强调的重点充分地表达出来。

当然,一个人在与人说话的时候,始终保持一份好的心情,肯定能加深别人对他的好感;反之,说话时装模作样、自命不凡、优越感太强的人,便不会得到别人的认同,朋友也会离他越来越远。

说话应该做到条理分明,因为有关人的工作能力、教育程度、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审美追求等许多方面的情况,皆是通过人的言谈表现出来的。一个说话东拉西扯而没有层次的人,很难让人明白他究竟想要说什么。

所以,一个人说话时不能掌握正确的方法,不能强调重点,言语没有分寸,那么他的社交活动肯定劳而无获,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任教于美国明尼苏达教育学院的罗伯·格林教授,曾请求参加一次研讨会的75位来宾分别写下自己焦虑不安的原因。

结果,令人焦虑不安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种:

“当我还没有讲完话的时候,其他的人已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使得我的话头被打断。”

“不听别人讲话,自己一味地说。”

“在讨论会上,有人只想发表意见,而忽视别人的言论。”

“说话时有被人轻视的感觉。”

“话讲到一半,忽然被人打断。”

“怕讲不明白。”

“怕没讲明白。”

“对方是否在认真听。”

“自己讲话过于片面。”

“话讲到一半便失去了兴趣。”

“对方无故沉默。”

那么,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是否也犯过上述这些毛病,是否也因此而无意伤害过别人呢?

现在,你不妨先用下面这些问题来检查一下自己。

开始与别人交谈时,会希望别人快点说完吗?

和不熟悉的人说话时,会觉得不知道说啥吗?

与对方交谈时,你还会想其他事情吗?

是否时常会有找不到话题的时候?

是否不喜欢别人为你介绍陌生人?

是否时常会有想不出好措辞的时候?

是否常常想打断对方的讲话?

是否即使和亲朋好友谈话,也会有没有话题的时候?

当你讲话时,是否感觉到其他人坐立不安?

对方是否会常常打断你的讲话?

与人交谈时,争执的情形多吗?

你会觉得用家常话很难和别人交谈吗?

是否觉得自己不会幽默?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