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好孩子好素质 > 第六章 读万卷书写万里录阅读写作学习惯的培养(第3页)

第六章 读万卷书写万里录阅读写作学习惯的培养(第3页)

大海之所以宽广无垠,是因为它不厌其烦地接受涓涓细流,哪怕是一点半滴都不肯轻易放过。我们的学习也应像大海一样,尽情尽量地收揽知识的浪花。只有这种坦**的胸怀,只有这种勤奋的精神,才能汇成知识的海洋。

前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读书先务精而后务博,有余力乃能纵横。”只精不博,常易走进狭窄的死胡同里去。因此,在精学深研的同时,也应广泛涉猎,博览群书,做到厚积而薄发。把别人的东西转化成为自己的东西,将会受益终身。

提炼一公斤紫色染料,需从深水海底采集8000个海螺;获取一公斤胭脂红染料,要在仙人掌上捕捉40000只细小的胭脂虫。这些不争的事实,都表明了善于积累的重要性。

人们点滴真知的积累,又何尝不是在博览广识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和吸收的呢?

卢邦在总结“学习十忌”中写道:“八忌笔之高搁,不善积累。”

道家创始人老子也曾说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有很多人浅尝辄止,尝到一点甜头,便不思进取,直到有一天后悔莫及,为时已晚。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些至理名言都在告诉我们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要掌握知识,就要积累,就要搜集学习资料,做到触类旁通,成就一番学业。

从现代科学发展的特点看,学科的渗透、交叉、分化与综合都很迅速,新学科不断兴起。恩格斯说:“科学在两门学科的交界处是最有前途的。”科学知识结构的综合化,决定着学生的知识结构也要综合化。

为了适应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不被社会所淘汰,能胜任将来所担任的工作,作为学生必须把知识面拓宽掘深一些。

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对数学、力学、声学和电磁学都有很深的涉猎和研究。正因为他基础扎实,知识面广,所以创立了“地质力学理论”,为我国找到了大量石油,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鲁迅先生说过:“应做的功课已完而有闲暇,大可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不相干的,也要泛览,比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也可以有更深的了解。”

李政道教授也说过:“我是学物理的,不过我并不专看物理书,还喜欢看些杂七杂八的书。我认为,在年轻的时候,杂七杂八的书多看一些,头脑就能比较活跃。”

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你掌握了多少知识,也就反映你对外界外物了解通晓多少。现就以恩格斯为例,他能用12种语言说话和写文章,能阅读20种文字,直到70多岁还在学习挪威文。他借助外语知识,广泛地阅读世界圣国的报刊书籍,充分利用大量的原始资料来研究多种理论问题,及时有做地指导无产阶级革命斗争。

集邮者,可以通过一枚枚小小的邮票了解各国各地的风土人情;收藏家,可以通过一件件古老的物品洞悉各朝各代的历史情况。同样,我们对资料的学习、收:策、研究,也可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和规律,并对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一解决,查漏补缺:使得学习更上一层楼。

知识像渔网中的鱼,网眼越密,网的鱼越多,渔网越大.解决的问题愈多,在学习中,我们应将“渔网”的网眼织得更多更密,才能捞起知识海洋里的一条条大鱼。

要谨记:浩瀚的海洋来自涓涓细流,渊博的学习全凭日积月累。

下面是指导家长之法:

1.为孩子预备一个资料剪贴本

用一个16开的硬壳书写本,再配上剪刀和胶水,作为提供给孩子的资料剪贴工具,并帮助孩子把有助学习的相关资料进行剪贴、收集。在孩子有空时和他一起翻看,熟悉自己的资料集里都有些什么内容,需要时,便可派上用场,使课堂上的知识得到补充与延伸。

2.将有用的资料为孩子准备着

家长在平常的报刊阅读中,要做个细心人,把自己认为有用的资料搜集并保留下来提供给孩子。凡提供给孩子的资料,最好与孩子一起看一遍,并说明一下搜集它的目的和意义,加深孩子对该资料的印象,然后将资料进行剪贴。

3.协助孩子将搜集的资料整理分类

资料的搜集、整理,实质上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通过整理,将所搜集的资料分类、建档,有利于需要时的使用。如果将资料长期放置,时间长了,连自己也不清楚你有些什么资料,真正需要时又满世界找。其实,它就在你的资料集里,伸手可得。

习惯60

培养孩子记日记的好习惯

日记,是一条用文字铺成的人生之路,写日记如同生活一般,既是一件简单的事,也是一件繁琐的事。

有这样一篇报道,在一次高等院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供需见面会上,有一家杂志社收到了20多份自荐书及相关资料,包括学生在校期间发表过的作品,让人吃惊的是,其中有13份自荐书及作品内容大致相同。调查后发现,这些自荐书、材料、作品都出自于一人之手。惊奇之后有些疑惑:现在的天之骄子怎么了?连最基本的自我介绍都不会写。另据报道,在大学里,很多毕业论文都不是学生自己写出来的,要么是请人代笔,要么是誊抄现成的。不会写假条、不会写求职书、不会写启事……这样的现象时下并不少见。青少年的写作能力十分欠缺。提高写作水平,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已经是一件十分紧迫的事了。

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就要养成这种写作的习惯,常动手、常练笔。写日记以其随意、自由、轻松等特点成为培养写作习惯的一种便捷、高效的办法。

记日记就是把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或周围的事情记录下来。

孩子把在学习中、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不顺心的事,写进日记本里,在字里行间宣泄自己的情感,倾吐自己的心声,这样可以缓解学习带来的压力,消除紧张、焦虑的情绪,以最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常写日记,还能够促使我们随时随地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培养观察能力,提高写作水平,训练看待问题的方式,同时也是收集资料、积累知识的重要途径。

法国著名文学家巴尔扎克在他的长篇巨著《人间喜剧》的后记里写道:这一幕幕“人间喜剧”都是有生活味道的,它们是我无数个白天和黑夜行走于社会各阶层的真实笔录。据说,巴尔扎克为完成这部世界文学史上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他几乎走访了整个塞纳河地区。他将每天听来的、看见的都写进日记里,最后形成了几大本极具价值的日记簿,为他以后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真实的素材。

日记虽然是由一篇篇各自独立的小文章组成,但它的作用却不可轻视。日记需要天天写,这对学生而言是一种练习写作、培养观察力及增强学习效果的很有效的办法。生活中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写篇500字左右的文章花几个小时还不能完成,普遍感到无话可说。记一个人、记一件事,只写几句话就结束了。原因是什么呢?很明显,他们的脑子里没有“货”,积累太少。没有进,哪有出呢?假如平时养成记日记的习惯,随时注意身边的事,然后记录下来。这样日积月累,就有了非常丰富的资料库。写起作文来,就不愁没有材料,没有话说,只须信手拈来。要写好日记,就必须留意身边的事,做一个有心人。只要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久而久之,就会发现自己写文章的速度快了,字数多了,内容丰富了,质量提高了。从此,写作就不再是刀山火海,而变成了一次次轻松愉快的旅行。

日记是个百宝箱,不仅指它的容量大,装满了许多有价值的材料,更是指它对提高孩子写作等各方面学习能力是一件法宝。

许多孩子都有过记日记的经历。刚开始还非常有兴致写几篇,慢慢地就变成几天写一篇,再后来就干脆不写了。因此,记日记,关键在于坚持。

徐霞客一生游历了中国的大江南北,每到一处,都把当地的自然地理、风土人情各方面情况记录下来,坚持每天动笔,一生中从未间断过。在这些日记的基础上诞生了《徐霞客游记》这部集地理.文学于一体的辉煌巨著。达尔文随船周游世界,坚持每天写一篇日记,把当天所考察的生物种类记载下来,其中许多内容后来都写进了《物种起源》中。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