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好孩子好素质 > 第四章 相信自己就一定能赢自信学习习惯的培养(第2页)

第四章 相信自己就一定能赢自信学习习惯的培养(第2页)

孩子的爱好、趋向,并不是父母能左右的。父母只能去发现孩子的特点,去引导他们的志趣,不能强行改变他们的意志,这样才有助于提高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很难想象,一个家长作风严重的家庭,能培养出自信心强的孩子!一些父母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迫使孩子接受自己的意志,孩子虽然服服帖帖接受了,但丧失了最可贵的自信心。因此,作为一家之长,应摒弃家长作风,使家庭中的每个成员包括孩子的正确意见,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

对缺乏自信心的孩子,要特别注意关照。在培养过程中,不管孩子的想法多么幼稚,所做的事情多么简单,只要是认真做了,都要及时肯定,千万不可泼冷水,挫伤孩子的积极性。成功的家长应当是“保护自信,培养自信”的人。

孩子最需要自信,也是最容易培养自信心的时候。父母如果认为孩子还小,不懂什么自信,这对于孩子以后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习惯37

培养孩子树立坚强的自信心的好习惯

“骐骥一跃,不能千里”,铸造孩子坚强的自信心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一言一行和一举一动做起。

孩子的自信心是家长一点一滴培养和树立起来的。一位有经验的留美华人这样写道:“那天,我女儿班上年龄最小的同学姗姗在我家画画,女儿要和她出去玩时,我顺手要把一堆涂抹得乱七八糟的纸张扔掉,姗姗见状急步过来对我说:‘阿姨,别把这些画扔了,我还要带回家去呢。’见我没说什么,她又问:‘你不喜欢我的画吗?我妈妈一定会喜欢。她告诉我,不管我做什么她都喜欢,因为她爱我,我是天下第一。’看着姗姗的那认真劲儿,我知道,她的自信在妈妈的培养和鼓励下已经根深蒂固了。我自愧不如姗姗的妈妈,她的言行举止,在潜移默化地使孩子树立信心,而我险些将孩子的自信心毁掉。”

还有一位留美多年的华人深有感触地说:“你可千万别随便批评美国孩子,哪句话说不好,人家就会告你一状。”原来,她曾临时帮美国人带孩子,那个小姑娘边看电视播出的冰上舞蹈节目,边在那里笨手笨脚地模仿。她边跳边对这位华人说:“阿姨,你看我跳得是不是最好?”这位华人好心而又认真地对她说:

“你现在还不是,你要努力,才可以做世界第一。”这话在中国人听来没一点问题,既实事求是,又有鼓励鞭策。谁知那个美国女孩听后却哇哇大哭起来,像是受了天大的委屈。可能她一直都在妈妈的认可和鼓励下认为自己是最好的,而这位华人随便一句话,无形中严重挫伤了孩子的自信心。可见中国人的处事观念与美国人不一样。

在美国,不管孩子长得多丑,别人都不会对他们说真话,而是告诉他们长得有多么可爱,多么讨人喜欢。

即使在某些孩子的重要性被忽略的家庭,美国的大环境也会时刻提醒家长和孩子要关注自己。

曾有一个三口之家到餐厅用餐,服务生先问母亲要点什么,接着问父亲要点什么,之后问坐在一边的小女儿“亲爱的,你要点什么呢?”

女孩说:“我想要热狗。”

“不可以,今天你要吃牛肉三明治。”母亲十分坚决地说。

“再给她一点生菜。”父亲补充道。

服务生没有理会父母的提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女孩问:

“亲爱的,热狗上要放什么?”

“哦,一点西红柿酱和黄酱,还要……”她停下来怯怯地看一眼父母,服务生一直微笑着耐心等着她。女孩在服务生的目光鼓励下说:“还要一点炸土豆条。”

“好,谢谢。”服务生转身径直走进厨房,留下两位半张着口、吃惊不已的父母。

“你们知道吗?”女儿避开父母的目光,望着远处轻声细语地说,“原来我也没当真的。”

可以想象,这个服务生带给女孩的不单单是平等,更多的是自信。

在美国,家长对孩子常说的话是:“你是最美丽的、最聪明的孩子,长大后一定会当总统!”

“失败怕什么,这次不成,下次不就成了嘛!”“啊,考了80分,不错呀!比老爸当初强多了。”

更多的是从家长的嘴里吐出“孩子,我为你骄傲”之类的话。

安卡拉的女儿各方面都发展得很好,在小学曾是令小朋友们羡慕的楷模,学习的榜样。在女儿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她让女儿跳了两级上了中学。到了中学,由于连续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活跃的女儿变得沉默寡言了。安卡拉在和孩子聊天时,孩子流露出了中学的学习没有小学有意思的思想,安卡拉为之一震。她没有急于给孩子讲中学学习知识的重要,也没有后悔当初让孩子跳级,而是像往常一样站在女儿的角度,去思考女儿的难处。女儿从学习成绩冒尖到学习成绩落后,孩子没有厂过去的优越和自豪,心理是难以平衡的。同时,孩子对于中学的学习方法还没有摸着门,怎么会觉得有意思呢?安卡拉认为,孩子的关键问题是失去了以往的自信,只要重新唤起女儿的自信心,帮助孩子尽快地适应中学学习的规律,孩子一定还能学得很好。在认真准备的基础上,安卡拉经常向孩子指出孩子想不到的自己正在取得的进步,具体地帮助孩子复习每天学习的知识内容,引导孩子在课前总结重现知识。当孩子的学习成绩有所好转后,家长开始教给孩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章节小结等学习方法,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孩子在主动的学习中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对自己能学好中学的知识充满了自信心。安卡拉从细微处帮助孩子恢复了在学习上的自信,帮助孩子跨过了中学学习中的知识障碍、方法障碍、心理障碍,使孩子信心百倍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这些美国家长在家庭教育上的成功经验告诉每位家长,家长要像爱护襁褓中的婴儿一样爱护孩子的自信心,并加倍小心地培育孩子的自信心,当他们自信的翅膀长满了丰满的羽毛时再让他们经受风雨。家长要点点滴滴地帮助孩子不断地清理心理上的畏惧感,使孩子的学习处在轻松的心理环境中。要想让孩子成就大的事业,就要通过大人的言行举止使孩子增强自信,让孩子相信运用自己的知识、能力和才干,能够圆满地完成预定的学习目标和计划。

多学学美国家长的教子之道吧。坚信自己的孩子是世界上最棒的,经常对孩子说:“孩子,你真行!”孩子就会真的向你殷切期望的那个方向发展。

习惯38

培养孩子树立信任是自信的源泉的好习惯

一个人之所以自信是因为他首先获得了他人的信任;而失去了他人的信任,其信心也必将受挫。晓于此理的父母就不难理解孩子在信任的环境中更容易走向成功的奥秘。

王威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似乎命运对他特别恩宠,14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在大学毕业的同时通过了托福和GRE的考试,获得了赴美国读研的深造机会……

有句家教格言:有什么比孩子的自信更能使他走向成功的呢?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感到,孩子的自信源于家长的信任。王威正是在家长的信任中,养成自信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典范。

据王威的妈妈讲,在王威的成长过程中,作为父母,他们似乎并没有给予王威多少特殊的照顾。但经过和他细致地交谈之后,笔者感到,王威的父母是将对王威的教育渗透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之中了,这种教育是自然的,但又是极具持久性的,也是最有效的。他们在王威心智发展的最初时期,注意对他的引导教育,使孩子早早地形成了良好的接受各种知识的好习惯,在孩子接受正规的社会教育后,他们则不必在孩子爱不爱学习、学习成绩好坏上操心,甚至可以在孩子上小学甚至上中学学习知识的关键时期离开孩子出国工作。在父母的眼里,王威只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是家庭中的一般的成员。父母在王威很小的时候就非常注意平等地对待他。孩子与父母的交流是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交流中父母几乎没有对孩子发号施令过。在父母面前王威没有什么不敢讲的,只要他愿意,父母就会像同事间探讨问题那样听他从头至尾地把事情说完。小的时候听完王威对某件事情的陈述后,父母还要告诉他像这样的事情更清楚更简练的表达方式,当王威大点后父母只是就事论事地谈出自己的观点。他们从没有否认过孩子对问题认识过程中的观点,在琐碎的生活中,父母对他所施加的影响是自己对工作的兢兢业业、生活态度的严谨和努力进取的求知精神。对于王威在上学期间一般的家长都非常重视的学习问题,他们则很少过问。他们更相信通过自己的所作所为、一言一行,为孩子树立榜样,鞭策孩子求上进,不断取得进步的重要性,通过家长的具体言行,让孩子去体会作为学生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学习。

王威的妈妈回忆起他们夫妇轮流出国或同时出国的那段日子时这样说,也许是我们在无意中创造了有益于孩子个性发展的生活和学习的环境。王威虽然是个独生子,并没有享受到特殊的生活待遇,也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现在独生子女们能得到的一切。而更多的时候是父母同时出国或轮流出国工作,留下他独自地生活。这样的家庭背景,无形中给王威提供了一个要依靠自己去实现自己心中的目标的生活环境。长期的学习和生活的独立,使王威在心理上比同龄的孩子显得成熟,对事物的分析能力强于班里的其他同学。小学期间他就表现出了对学习上的事情十分的重视,在学习知识上他非常认真。对自己在学习上有超出年龄的要求,在没有家长督促、没有老师要求的情况下,自己找书看,找题做。没有父母陪伴的家庭生活是孤独的。但是王威的心全然地放在了书堆里,他在书中找到了寄托和安慰,只要有书他就没有孤独感。在广泛的看书学习中,他的知识范围在渐渐地扩大,知识的积累使他能从容地对待上课老师教的那点知识。上课时他思维活跃,常常成为课堂上求解难题的关键人物;由于阅读的课外书多,他写的作:文内容充实,文笔也流畅,他的作文常常作为范文在班里宣读。在老师的心目中,王威是个出类拔萃、好学聪明的好学生。

王威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他所在班级的老师接到中学招收少儿实验班的简章后,就向学校的领导极力地推荐王威,希望学校给王威一次报考的机会,并主动写好推荐信,向中学介绍王威的情况。首届少儿实验班招生时必须有原小学的推荐信,以确保考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王威得知这一消息时并不理解少儿实验班的具体的含义,只知道要通过考试才能被录取。很巧,王威的母亲那一段时间正好回国,便带着王威来到了少儿实验班的报名处。细心的母亲虽然对孩子的学习水平还了解得不具体,但是他在孩子学习的环境中看到孩子身边的图书内容就已经明白了孩子在学习上的努力程度。她不仅给孩子报了名,还详细地询问了少儿实验班的办班原则、教学安排等事宜。她感觉,自己的孩子除了智力上是否超常家长无法知道得更具体因此没有办法把握外,其他的方面按招生简章的要求孩子都能达到。她没有给孩子提什么要求,也没有在孩子面前多说报考少儿实验班竞争激烈的困难,而是问孩子:“你考不考?”当王威对母亲说:“试试吧。”母亲才在家长推荐的一栏中填写了自己对孩子的推荐理由。

热门小说推荐

靖天下
黄河落日圆靖天下
...
万道成神
新版红双喜万道成神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