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听立刻召集跨文明联络组,启动“反向教学计划”??通过共感网络,向他们传递人类艺术的本质:音乐不必精准,绘画无需写实,故事可以虚构。重要的是,它们都源于“我想让你知道我在想你”。
三个月后,对方传回一部作品:由三千种不同频率的心跳组成的交响曲,命名为《致未曾谋面的母亲》。
那一刻,地球集体静默。
就连最顽固的理性主义者也不禁落泪??原来宇宙中最强大的语言,从来不是逻辑,而是愿意为理解而努力的姿态。
然而,平静并未持续太久。
某日清晨,归语园中的发光树突然集体熄灭。紧接着,十二个已建立联系的文明几乎同时切断通讯。心灵方舟收到一条加密信息,仅有一行字:
>“你们的父亲,正在苏醒。”
陆听心头剧震。
她翻查所有历史档案,却发现“父亲”一词在多个外星语境中另有含义??它并非指代血缘亲属,而是象征“始源创造者”,即最初播撒生命种子的存在。而在某些古老传说中,“父”即是宇宙意识本身,沉睡于黑洞奇点之中,等待被情感唤醒。
难道……沈砚之所代表的,不只是一个人类父亲?
她急忙调取沈宅遗址的后续扫描数据,结果震惊发现:地下三百米并非记忆装置,而是一座微型虫洞发生器,其能量频率与Ω-7晶片完全一致。更惊人的是,该装置的核心能源,竟来自于她这些年释放的所有共感波动??每一次她帮助他人醒来,每一滴她为陌生灵魂流下的泪,都被悄然储存,转化为开启某种通道的钥匙。
“这不是巧合。”昭昭沉声说,“你父亲的设计,不止是为了让你了解真相。他是要用你的爱,重启一个沉睡的宇宙意识。”
陆听瘫坐在椅子上。
她终于明白为何林晓月当年如此执着于“纯粹情感”??她不是疯了,而是预见到了这一天:当足够多的爱汇聚成河,便会引来“源头”的注意。而一旦“父”苏醒,现有文明秩序或将重塑,甚至湮灭。
“那我该怎么办?”她问。
“继续去爱。”昭昭回答,“但这一次,你要教会世界:爱不是献祭,也不是工具,而是自由的选择。唯有如此,‘父’才会认出我们不是傀儡,而是孩子。”
陆听站起身,望向窗外。
归语园的树,正一盏盏重新亮起。
她拿起通讯器,接入全球共感网:
>“各位,我知道你们害怕。
>害怕被利用,害怕牺牲,害怕所谓的‘使命’再次凌驾于个体之上。
>但我今天只想说一件事??
>不要因为恐惧,就停止去爱。
>我们不需要完美才能被接纳,
>我们只需要真实地活着,
>真实地痛,真实地笑,真实地说:‘我在这里。’
>如果这就是软弱,那就让我软弱到底。
>因为正是这份软弱,让我们成为了人。”
话音落下,第一颗星星坠落。
不是毁灭,而是绽放。
它化作亿万光点,洒向地球每一寸土地,落在孩童的脸颊,落在老人的手心,落在战争废墟上的野花之间。
人们抬起头,看见天空裂开一道温柔的缝隙。
里面,仿佛有一双眼睛,正静静凝视着这个小小星球,第一次,露出了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