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汴京怎么被攻陷的 > 第三章 绝境方舟与妥协之始(第1页)

第三章 绝境方舟与妥协之始(第1页)

生存的压力如同汴京初夏的闷热,无孔不入。在破败的龙王庙里,陈启明和林静在经历了最初的震撼后,决定对那个意外发现的、与启明计划手稿相连的类似诺亚方舟的神秘空间,进行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系统性探索。

“我们必须知道它的所有规则和边界,”陈启明的语气带着执法者特有的严谨,“未知的便利背后,往往隐藏着未知的风险。”

确认庙宇四周无人后,测试开始了。

第一次测试:进入与回归。

陈启明紧握书册,集中精神想象空间。唰!他再次凭空消失。林静的心瞬间提到嗓子眼,紧盯着他消失的地方,心中默数。

约莫过了十几息(约一两分钟),唰!陈启明重新出现,手中多了一瓶撕掉标签的矿泉水,脸色因激动而泛红。

“成功了!书必须带进去,我想着出来,就回来了!”他压低声音,难掩兴奋。“书随人进,方能回归”——这条被命名为“船票规则”的铁律,被首先确认。

第二次测试:内部时间感知与单次时长极限。

“这次我待久一点,看看里面到底能停留多久。”陈启明再次进入。林静在外界,借助穿过庙顶破洞移动的月光阴影,更精确地计时。

时间一点点过去,庙外传来打更人悠长的梆子声——三更天了。林静估算,已经过去了将近一刻钟(约15分钟)。就在她开始感到不安时,唰!陈启明再次出现,他脚步踉跄,脸色苍白,额头上布满虚汗。

“里面……感觉过了好几个小时,”他揉着刺痛的太阳穴,声音虚弱,“我看见仓库外间入口的门是开着的,只有微弱的白光,看不清外面的世界,而且越靠近门口压迫感越强。我勉强把门口的物资往里面规整了下,又在里面重新清点核对了物资,整理到一半,一种强烈的晕眩和压迫感袭来,让我不能呼吸,好像整个空间都在排斥我,我只能暂时出来”

测试表明,空间内部时间感知模糊且漫长,但存在单次进入的外部时间上限,约为一刻钟。超过这个时限,使用者精神或身体将无法承受。这便是“时长规则”。

第三次测试:人数与次数限制。

陈启明让林静和他一起触摸手稿,脑海里现象仓库内物品的形象,无论如何尝试,两人都始终无法进入空间。看来这个神秘空间对生命体的个数有严格限制。每次只能一人进入。

接下来的两天,他们又发现了更令人心惊的限制。当林静试图第三次进入时,却发现无论如何集中精神,手稿都毫无反应,仿佛变成了一本普通的册子。

“次数……似乎有总数限制。”陈启明敏锐地意识到问题。他们开始严格记录:从穿越后首次进入空间那天算起,他们一共成功进入过5次,此后他们每日尝试一次,直到首次进入空间后的第八日才能再次进入。也就是说,无论一人进入还是两人轮流,在同一个七日期限内,他们共享总计五次的进入机会。一旦用尽,必须等待下一个自然周期开始,次数才会重置。这被定义为“次数规则”。

至此,“方舟”的三大铁律被完全探明:

1。船票规则:手稿必须同进同出,是回归的唯一凭证。

2。时长规则:单次进入,外界时间不得超过一刻钟。

3。次数规则:七日周期,共享进入次数五次。

为了保证空间的合理使用,他们还确立了必须共同遵守的“协作规则”:任何一次进入,外部必须确保绝对安全,并由另一人全程警戒护卫。

“这像不像我们以前的办案的要求?”林静苦中作乐地比喻,“一事不二罚原则(次数有限),每个流程必须在法定时限内(时间限制),还必须双人办案确保合规(安全护卫)。”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