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汴京城复原图 > 第八章 绝地弈棋(第1页)

第八章 绝地弈棋(第1页)

直接告发孙侍郎?无异于螳臂当车。将希望完全寄托于那封神秘来信背后的试探?又太过被动。

他必须主动出击,借力打力,并拿出让对方无法拒绝的“诚意”。

他想到了他与林静之前谋划的“粮食增产计划”。这不仅是他们的理想,此刻,更是他们手中最可能打动某一方势力的、关乎国本的筹码!谁会最需要粮食?无疑是正在暗中筹备北伐、对粮草需求如饥似渴的赵相一系!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脑中成型。他要进行一次精准的“风险投资”,将筹码押在激进派身上。

第一步:锁定“投资人”,准备“商业计划书”

他没有门路直接见到赵普,但他知道一个可能的中介——那位在盐铁司胄案任职、因炭场案与他有过间接接触,且传闻与赵相走得颇近的冯孔目--冯纶。

陈启明没有直接去找冯纶。他回到度支司,利用职务之便,调阅了近年来河北、河东路的常平仓收支及粮价数据,结合他与林静的调研,快速撰写了一份简明扼要的《北地粮储隐忧与增产方略刍议》:

第二步:创造接触机会,展示核心价值

陈启明寻了个由头,在张纶下值回府的路上“偶遇”。他上前恭敬行礼:“卑职度支司程启明,见过张大人。”

冯纶对这位近来风头颇劲又麻烦缠身的小吏略有印象,停下脚步,语气不咸不淡:“是程司吏啊。怎么,度支司的账目都算完了?竟有闲暇在此。”

这话带着明显的疏离和一丝揶揄,暗示不想与他这“麻烦”沾边。

陈启明不卑不亢,再次躬身:“回大人,账目自有法度,卑职不敢懈怠。今日冒昧,正为公事。”

“公事?”冯纶挑眉,语气带着审视,“你度支司的公事,何时需向我胄案禀报了?若是为你妹妹之事,恕我直言,冯某位卑言轻,爱莫能助。”他直接把话挑明,意图堵死陈启明的口。

“大人明鉴,”陈启明顺势接口,语气恳切却坚定,“卑职今日,并非为私情乞怜。实是因核验北地军需钱粮账目时,见粮储虚耗、田亩产出不济,心有所忧,草拟了一篇陋见,深知大人心系国事,故冒昧呈上,恳请大人指点。”说着,他从怀中取出那份《北地粮储隐忧与增产方略刍议》,双手奉上。

他绝口不提妹妹冤情,只谈“公事”、“国事”,将一份关乎国本的战略方略作为敲门砖,让张纶无法以“只谈公事”为由拒绝。

张纶本欲随意打发,但目光扫过纸页,便被吸引住了。这并非寻常空洞的策论,而是字字扎实:

《北地粮储隐忧与增产方略刍议》

症结:北地军粮多赖漕运,损耗巨大。屯田所产,亩不过粟一石有余,且稗草混杂,出米率低。一旦漕运受阻或战事延长,边军有断炊之险。

方略:

优选良种。于江淮寻访“黄穋谷”等早熟耐寒稻种,于北地试种,可缩农时,避霜冻。

新法肥田。推广“烧土粪法”(类似于高温堆肥)与豆科轮作,不增成本而地力可增三成。

精耕细作。改“撒播”为“条播”,便利耘耔,通风透光,亩产可增。

防虫保收。以石灰水浸种,可防诸多病虫害。

预期:若于京畿官田试点,依此法,亩产粟米有望增至两石以上,且米质更佳。若推行北疆,则边军口粮可期部分自给,大幅减轻漕运压力。

文末,一行小字力透纸背:粮安则军安,军安则国安。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