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下班的时间还在等甲方的信息是什么体验呢?大概好比热锅上的蚂蚁,急躁不安。工作室的人几乎都瞪着时钟,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焦虑,偶尔有人叹气或揉揉太阳穴,试图缓解压力。
眼见气氛焦灼,连生跟工作群里发了个每人定额的红包:“今天小暑,大家回去买个西瓜吃啊。”心中暗忖自己cos郁天齐越来越得心应手了。
正准备将手机放进口袋,突然收到Y2项目负责人的消息:“初稿已无问题,月中您方便见面吗?董事长希望与您进一步讨论细节。”
连生与负责人确认了时间,随即起身走向员工办公室,笑着说道:“初稿通过了,过几天我去平城开会。”
办公室内一阵欢呼,连生看着意气风发,准备跟着老板大干一场的员工们,心口一窒。好像自己也曾经面对着一群踌躇满志的伙伴,郑重承诺过什么。
强压下心中陡然翻涌的情绪,他在噼里啪啦收拾东西的声响中离开了工作室。
步入七月之后,柏梓楠那边一直忙碌不停,连生还未能找到机会约他见面。秉持着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原则,连生加紧推进Y2项目的进度,比B世界线提前了半个月。
平城Y2集团总部,2020年7月17日
颜梓朔时年41岁,轮廓线条柔和,气质温文尔雅,精神状态看上去极佳,全然不见生病的迹象。
连生在见面之前,绞尽脑汁思索了诸多设计方面的内容,两人从十点半一直畅聊至十二点,恰逢饭点,总不至于不留人用餐吧。
“郁老师,中午有空一起吃个便饭吗?”颜梓朔将设计方案轻轻合上,显然对方案的呈现效果十分满意,眼角眉梢都染上笑意。
见计划进展顺利,连生便自然地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此时屏幕上仍停留在与朋友的聊天界面。他微微欠身,带着歉意说道:“真是不巧,我有个朋友正好来平城参加国际脑科学峰会,一早便约了我共进午餐,实在不好意思,下次一定补上。”
颜梓朔眉头微微一动,眼中闪过一丝探究,随即恢复如常,温和地问道:“我们集团旗下的生物科技公司也参与了这次峰会的技术展示,不知道郁老师的朋友是临床医生,还是从事医药研发的研究人员?说不定我们还有业务交集。”
“是海大附属医院脑科中心的医生,说起来也是我的客户,他们医院最近正在筹建脑科中心,我负责大楼的设计工作。”连生轻勾唇角,“当然您放心,绝不会影响咱们项目的推进进度,后续我会随时同步方案优化情况。”
颜梓朔听闻此言,了然一笑,说道:“我自然是相信您的专业能力!赶得早不如赶得巧,若是不介意,可以邀请您的朋友一同用餐?我们集团和海大附属医院在神经介入器械方面一直有深度合作,说不定还能聊聊脑科中心的设备采购事宜。”
连生顺势做出略显迟疑的样子,假意要拿出手机询问朋友意见,指尖在屏幕上快速滑动几下,随后便拨通了白子南的电话。电话那头的白子南心领神会,自然是配合地答应下来。
007在连生脑海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你的演技真不错,幸好你提前查好了峰会的时间,还巧妙地暗示了白子南。”
事实上,在来平城之前,连生就已在与白子南的闲聊中“无意”提及峰会,并表示自己也要去Y2集团谈工作,这才特意赶在17日这天来Y2集团洽谈方案。
连生还不忘“好心”提议白子南:“要是方便的话,正好可以介绍集团董事给他认识——毕竟Y2集团研发的脑电监测设备在业内首屈一指,医院手术室经常处于缺货状态,多个行业人脉总归是好的。”
一切都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推进着。
颜梓朔初见白子南,便仿佛找到了久违的知音,立刻围绕神经外科的前沿话题滔滔不绝地聊了起来。他从最新的微创手术技术谈到靶向药物治疗,甚至还细致地分析了国内针对胶质母细胞瘤、脑膜瘤等几种常见脑瘤的个性化治疗方案,言语间满是对医学领域的浓厚兴趣。
白子南一进入自己熟悉的专业领域,整个人都放松下来,交谈时也不再像刚见面时那般带着几分疏离的拘谨,而是如数家珍般分享了许多过往经手的疑难病例,从复杂的手术过程到术后康复的关键节点,讲得条理清晰、生动具体。
颜梓朔听得格外专注,手指不自觉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显然对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和长期预后效果更感兴趣,接连追问了好几个不同类型脑瘤的治疗案例细节,尤其是那些采用创新疗法的成功病例。
为了巧妙地拉近彼此的距离,他忽然话锋一转,温和地说白子南看上去十分面善。眉眼之间,肖似故人,让人觉得格外亲切,两人初次见面就有种莫名的投缘感。
这番恰到好处的寒暄之后,他顺势自然地提出交换联系方式,白子南没有多想便答应了。颜梓朔随即添加了好友,还热情地表示下次去海城时一定要与他联系,好好聊聊医学合作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