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文化殖民名词解释 > 五自我是一个他者解构自我同一(第3页)

五自我是一个他者解构自我同一(第3页)

[58]〔德〕霍克海默、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第92页。

[59]福科:《什么是启蒙?》,汪晖译,《天涯》1996年第4期。

[60]〔德〕霍克海默、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第90页。

[61]〔德〕霍克海默、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第98页。

[62]〔德〕霍克海默、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第1页。

[63]〔德〕霍克海默、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第9页。

[64]〔德〕霍克海默、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第2页。

[65]〔德〕霍克海默、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第5页。

[66]〔德〕霍克海默、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第7页。

[67]〔德〕霍克海默、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第96页。

[68]〔德〕霍克海默、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第63页。

[69]〔英〕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司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第218~219页。

[70]李存山:《儒家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创新——和杜维明先生对话》,《哲学动态》1999年第4期。

[71]转引自〔英〕彼德·奥斯本:《时间的政治》,王志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第41~42页。

[72]转引自陶东风:《文化研究:西方与中国》,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第129~130页。

[73]参见〔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非人——时间漫谈》,罗国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第2~5页。

[74]福科:《什么是启蒙?》,汪晖译,《天涯》1996年第4期。

[75]〔法〕福柯:《疯癫与文明》译后记,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第274页。

[76]福科:《什么是启蒙?》,汪晖译,《天涯》1996年第4期。

[77]〔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第121、122页。

[78]〔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第98页。

[79]〔德〕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第140页。

[80]〔德〕胡塞尔:《胡塞尔选集》,倪梁康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第905页。

[81]〔德〕胡塞尔:《胡塞尔选集》,倪梁康选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第894页。

[82]〔德〕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第85页。

[83]〔德〕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第11页。

[84]〔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第146页。

[85]〔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第152页。

[86]〔法〕勒维纳斯:《生存与生存者》,顾建光、张乐天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第88页。

[87]〔法〕勒维纳斯:《上帝、死亡和时间》,余中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第188~189、193、222页。

[88]〔法〕勒维纳斯:《上帝、死亡和时间》,余中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第195页。

[89]〔法〕拉康:《拉康选集》,褚孝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第475页。

[90]〔法〕拉康:《拉康选集》,褚孝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第47页,第259页。

[91]〔法〕拉康:《拉康选集》,褚孝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第268页。

[92]〔法〕拉康:《拉康选集》,褚孝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第280页。

热门小说推荐

枪炮领主
萝卜上秤枪炮领主
...
撼天
一叶青天撼天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