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我的异世仲裁庭免费阅读 > 暗流与诗弦(第1页)

暗流与诗弦(第1页)

王都的市井,永远不缺新鲜话题。但最近几日,一个话题的热度远远超过了东街面包师偷工减料或是西区商人新到的东方丝绸——那便是天才法师奥兰多·辉星退婚风波的最新进展。

起初,舆论大多站在奥兰多一边。毕竟,一个光芒万丈的天才法师,甩掉一个家道中落、性格懦弱的未婚妻,在许多人看来,虽有些无情,却也符合“强者为尊”的潜在逻辑。人们嘲笑妮可的不自量力和当众晕倒的失态。

然而,风向在悄然转变。

转变始于喧嚣热闹的“破釜酒馆”。这里是佣兵、小商贩和手工业者聚集的地方,空气中永远弥漫着麦酒、烤肉和汗水的混合气味。木质的桌椅被磨得油光发亮,人声鼎沸。

“听说了吗?那位妮可小姐,可不是简单地晕倒!”一个脸上带着刀疤的佣兵灌了一大口麦酒,压低声音对同伴说,但他的“压低”在嘈杂环境中依旧清晰可闻,“我有个表侄在仲裁所当差,他说,林小姐跑去仲裁所,把奥兰多少爷给告了!”

“告了?告什么?”同伴好奇地凑过来。

“告他违约!还有……侵害名誉!”刀疤佣兵煞有介事地说,“说那份婚约是什么……人身关系契约!奥兰多少爷单方面撕毁契约,就是不讲信用!”

“契约?”旁边一个耳朵尖的小商人插嘴道,“说起来,我们做生意最讲究契约精神。要是谁都像奥兰多少爷这样,看对方家道中落就随意毁约,那这世道岂不是乱了套?谁还敢放心订立长期契约?”

这番议论,巧妙地将贵族间的私事,拔高到了关乎商业秩序和契约精神的高度,立刻引起了周围不少商贩模样的酒客共鸣。

而在另一个角落,几位穿着体面些的文书或小官吏模样的人,也在窃窃私语。

“不仅如此,”一个瘦高个文书扶了扶眼镜,“我听说,奥兰多少爷退婚时,可是在中心广场,当着成百上千人的面!还说了好些贬低妮可小姐品行的话。这……这岂是绅士所为?就算要解除婚约,不能私下协商吗?非要如此羞辱一位女士?”

“是啊,”另一个接口道,“而且他转头就和那个莉娜小姐出双入对。这吃相,未免太难看了点。贵族荣誉,难道就是恃强凌弱吗?”

这些议论,如同投入水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流言在码头工人的休息棚里,在家庭主妇的洗衣池边,在街头巷尾的闲聊中,不断发酵、变形,但核心指向却越来越清晰:奥兰多·辉星,背信弃义,恃强凌弱,有辱贵族风范。

妮可并没有亲自去散布这些言论。她只是在家中书房,对忠心但胆小的露珠进行了一番“培训”。

“露珠,你去市场买菜时,如果听到有人议论这件事,不用主动说什么。”妮可平静地吩咐,“但如果有人问起,或者表示同情,你可以‘无意间’透露几点:第一,小姐我去仲裁所,不是为了纠缠,是为了讨一个‘公道’和‘说法’。第二,婚约是老家主们郑重订下的,代表着两个家族的信任。第三,奥兰多少爷……他甚至在花园里,带着莉娜小姐再次羞辱了刚刚病愈的小姐。”

她没有教露珠更复杂的东西,但这些简单、真实且易于传播的点,已经足够。底层民众或许不懂高深的法律条款,但他们天生对“受欺负的弱者”抱有同情,对“有钱有势者欺负人”的行为感到愤慨,对“信义”有着最朴素的坚持。

然而,真正将这场舆论战推向高潮的,是吟游诗人。

在辉月王国,吟游诗人是消息和故事的重要传播者。他们穿梭于城镇乡村,用优美的旋律和朗朗上口的歌词,将英雄史诗、浪漫传说乃至市井奇闻传唱开来。

几天后的一个傍晚,在王都最大的“金色羽毛酒馆”大厅里,座无虚席。不仅有富裕的市民,甚至还有一些低阶贵族和闲散的学者。舞台上,一位颇负盛名的老吟游诗人,拨动了他的鲁特琴。

他并没有直接演唱奥兰多和妮可的故事,而是即兴编唱了一首新的叙事歌谣,歌名叫做《破碎的誓约与玫瑰》。

歌词委婉而动情,讲述了一位古老的骑士,在出征前与心爱的姑娘立下婚约,将一枚家传玫瑰戒指作为信物。骑士战死沙场,姑娘终身未嫁,守护着誓约和玫瑰。歌谣赞美了忠贞与信义。

唱到最后,老诗人琴音一转,变得略带讽刺和哀伤,即兴加了一段:

“啊,古老的誓约如星辰指引,

如今的诺言却薄如蝉翼。

广场之上,信义被弃如敝履,

天才之名,难掩背信的污迹。

可怜的玫瑰啊,

在寒风中日渐枯萎,

何时才能等来啊,

那迟到的公正与歉意?”

没有点名道姓,但在场的所有人都心领神会,瞬间联想到了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事件。奥兰多不就是那个“背信”的天才吗?妮可不就是那朵在寒风中枯萎的“玫瑰”吗?

掌声雷动,夹杂着议论和叫好声。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首《破碎的誓约与玫瑰》以及其中隐含的讽刺意味,以惊人的速度在王都的其他吟游诗人间传唱开来。他们各自加以改编,有的更悲情,有的更尖锐。

这些流言和歌谣,如同无形的蛛网,悄然笼罩向辉星家族。开始有与辉星家族有生意往来、本就对其垄断地位不满的商人,在谈判中变得犹豫;一些原本与奥兰多交好、注重家族声誉的年轻贵族,看他的眼神也带上了些许异样;甚至连王室内部,也隐约传来对此事“影响风化”的微词。

菲利普管家终于察觉到了不对劲。当他气急败坏地派人去追查流言源头时,却发现如同大海捞针。所有的线索都指向市井闲谈和吟游诗人的艺术创作,根本无法追溯到妮可身上。

然而,在一些最精准、最能戳中奥兰多家族软肋的流言版本中——比如提及奥兰多父亲当年也曾依靠姻缘联盟才稳固了家族地位,又或者暗示辉星家族在某些商业契约上本就存在不光彩的记录——这些细节,绝非普通平民或吟游诗人能够编造和传播的。

它们精准、致命,仿佛有一双隐藏在暗处的、洞察一切的眼睛,正在巧妙地拨动着舆论的琴弦,让这场由妮可掀起的风浪,变得更加汹涌和不可控。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