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甄嬛传之鹂怨 > 顺水推舟暗查旧案(第1页)

顺水推舟暗查旧案(第1页)

华妃与太医院的龃龉,在安陵容有意无意的“顺水推舟”下,非但没有平息,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华妃仗着圣宠与年家的权势,对太医院的敲打日渐严厉,甚至寻由头杖责了一名负责翊坤宫药材的小吏目,杀鸡儆猴。太医院上下怨声载道,却又敢怒不敢言,院判章弥更是频频出入养心殿,脸色一次比一次凝重。

安陵容冷眼旁观,知道火候差不多了。华妃这把刀已经磨得足够锋利,是该引导她,砍向该砍的地方了。

她通过宝鹊的暗线,再次收到了回音。这次的信息更为具体,指向了章弥院判一段不为人知的过往——他年轻时,曾因医术不精,误诊过一位宗室福晋,险些酿成大祸,后来是凭借其岳父(时任太医院副院判)的人脉与打点,才将此事压了下去,而那桩旧案卷宗,据说至今仍被封存在太医院的密档之中。

更重要的是,信息末尾提及,当年那位被误诊的福晋,其娘家与如今宫中一位早已失势、常年礼佛的老太妃颇有渊源。而这位老太妃,在当年端妃初入王府患病时,曾与端妃有过一段短暂的来往。

线索似乎隐隐约约,再次与端妃牵扯上。

安陵容心中豁然开朗。她明白了端妃那句“风浪将起”的深意。华妃追查太医院,章弥为求自保,很可能狗急跳墙,翻出这些陈年旧案来转移视线,或是寻找靠山。而一旦牵扯到端妃,无论真相如何,都必将引发更大的波澜。

她不能再等下去了。必须在章弥有所动作之前,先掌握主动权。

这一次,她没有再通过香囊或绣样传递指令。她寻了个由头,亲自去了一趟广储司库房,清点一批新到的南洋香料。在库房门口,她“恰好”遇见了前来送换洗衣物的宝鹊。

周围人来人往,安陵容并未看宝鹊,只对着身旁负责记录的太监随口抱怨道:“这南洋香料品质虽好,记录却混乱不堪,连入库年份都模糊不清,真真是麻烦。还是太医院的档案严谨,一应病例药材,何时何人经手,皆记录在案,有据可查。”

那太监忙赔笑附和:“小主说的是,太医院规矩是大。”

安陵容不再多言,转身进了库房。她知道,宝鹊一定听懂了。她是在暗示宝鹊,查探太医院密档,尤其是与章弥旧案相关的记录。

这是一步险棋。太医院密档绝非轻易能够接触,一旦被发现,后果不堪设想。但安陵容相信宝鹊和她背后之人的能力,也相信端妃既然默许甚至推动她追查至此,必然有所安排。

果然,不过两日,宝鹊便在送回的衣服中,夹带了一小块看似是包药材的、质地特殊的油纸。油纸内侧,用极淡的、近乎透明的药水,写满了蝇头小字。安陵容就着烛光,仔细辨认,心中愈看愈惊。

这上面不仅简略记录了章弥当年误诊的经过,更提及那位被误诊的福晋,其症状与端妃当年初入王府时所患之疾,有六七分相似!而当年为端妃诊治的,恰巧就有章弥的岳父,那位后来的副院判!

信息虽不完整,但指向性已经极其明确!章弥的旧案,很可能与端妃当年的病有关联!是误诊?还是……有人借章弥岳父之手,对端妃做了什么?

安陵容只觉得一股寒气从心底升起。若真如此,那隐藏在太医院深处的黑手,其心思之深沉,布局之长远,实在令人胆寒。而端妃多年病弱,是否也与此有关?

她立刻将油纸焚毁,不留痕迹。

现在,她手中掌握的信息,已经足够引起华妃的极大兴趣了。华妃正愁找不到太医院的致命把柄,若将章弥这段可能与端妃牵扯的旧案透露给她……

安陵容沉吟片刻,决定不再亲自出手。她写了一封匿名信,字迹模仿内务府低级书吏的笔法,内容极其简略,只提了一句:“章弥院判戊寅年误诊宗室福晋案,卷宗藏于太医院乙字库暗格,或与长春宫旧事有涉。”

她将这封信塞入一个普通的公文信封,混入一批需要送往翊坤宫核对份例的单据中。华妃宫中负责接收单据的,自有其亲信,必然会发现这封混入的“匿名信”。

信送出后,安陵容便不再有任何动作。她知道,以华妃的性子与手段,得到这条线索,必然会如获至宝,穷追猛打。她只需要静待结果。

顺水推舟,暗查旧案。

她成功地将华妃这把火,引向了太医院最隐秘的角落,也引向了可能与端妃息息相关的陈年旧事。

接下来,太医院这座看似稳固的堡垒,还能在华妃的猛攻与内部可能存在的裂痕下,支撑多久?

安陵容走到窗边,看着庭院中那株腊梅,花期将尽,花瓣边缘已见萎黄,但那股冷冽的幽香,却依旧固执地萦绕在空气中。

山雨欲来风满楼。

她轻轻闭上眼,感受着这暴风雨前最后的宁静。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