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金玉满堂原名 > 反对(第3页)

反对(第3页)

孩子他爹!

桐城渔业发展基本就靠着这条江,而沧江近来年年发大水,百姓想要生存都艰难了,更别提生活。

况且,青壮年都出去务工了。

霍宵晴忽然附在杨婉兰耳边低语。杨婉兰会意,边剔蟹肉边状若无意地问:“阿婶,要是桐城修水利需要很多工匠,工钱日结,您说阿龙阿虎的爹可愿回来?”

庄婶捣酱的木杵顿了顿,眼底闪过星火又熄灭:“哪能不愿意呢?谁愿意背井离乡,一年到头见不着娃?可是官家的工程,能长久吗?别干俩月就没活儿了,到时候城里的活儿也丢了。”

杨婉兰解释道:“阿婶,这工程不是俩月的事,是好几年的大工程。而且,建完了还需要人维护,光是维护水闸就需要常驻匠人。而且不止是力气活,还需要木匠、石匠,还要懂看水情的渔师呢!”

“让爹回来吧!”阿龙突然扑到母亲腿边,“我天天给爹递锤子!”

阿虎举着啃了一半的蟹腿嚷嚷:“我要爹教我在石头上刻花纹!”

孩子纯真的渴望让庄婶眼眶微湿,她用力点头:“若真是这样,那……那真是天大的好事!”

霍宵晴望着相拥的母子三人,忽然在笔记空白处画了条洄游路线。

或许该在坝侧设计鱼道,让银线鱼依然能溯游而上。

就像那些散落四方的桐城人,终要沿着家的方向,游回故里。

离开庄婶家后,霍宵晴一行叩响了老石匠周老伯的木门。周老伯年老力衰,儿子在远方做小生意,他的手艺眼看要失传。

此时他正对着一堆石料发呆。

“阿伯,工程上需要懂石头的人。不只是开山采石,还要懂怎么垒才结实、怎么防渗水。安西王殿下想在工地上办个建筑工程学堂,请您这样的老师傅去讲课,把本事传给年轻人,工钱另算。”

周老伯激动得胡子微颤:“当真?我这把老骨头还能有用?好好好!这比把本事带进棺材强!我…我还能画几个老辈传下来的榫卯图,保准比他们瞎砌的牢靠!”

杨婉兰扶住激动得踉跄的老人,只见他颤巍巍从梁上取下一卷泛黄的牛皮纸:“这是祖传的鱼鳞扣榫卯图,防洪堤用上这个,任他浪打千年也不怕!”

沧江最南端那一户住的是最擅长纺织的孙婆婆。

一行人敲开孙婆婆的门,她正坐在院里安静地纺线。

杨婉兰表明来意后,孙婆婆头也不抬,“发大水?那是龙王爷定的事。你们这么折腾,惊了龙王爷,才是大祸!我们祖祖辈辈这么过来,用不着你们瞎操心。走吧,别打扰我清净。”说完,她继续纺线,仿佛他们不存在。

“工程建成后,再不会有人被洪水卷走了,大家都能安稳过日子……”杨婉兰话未说完就被纺锤砸地的声响打断。

“我儿子在都城安家了,过段时间就会回来把我接过去,我们娘俩挺好,不用你们这些小娃娃瞎操心。”

孙婆婆突然改用生僻的南岸金石村土语咒骂:“嫁不出去的野丫头,带着群外乡人逞能!女人不安分守己,要遭天谴的!”她以为无人听懂,愈发得意,骂的更有劲了。

桐城这边方言众多,孙婆婆以为他们肯定都没学过这种最古早的土方言,于是便以最大的恶意咒他们一行人。

可是偏偏杨婉兰语言天赋极强,莫说桐城各个县镇村庄,往外就是江南其他城的方言,她也一听就会。她将孙婆婆的咒骂全都听明白了,永远明媚的笑脸上第一次显露出不自在的忧伤。

“她说什么?”霍宵晴蹙眉追问。

杨婉兰轻轻拉住霍宵晴的衣袖:“没什么,我们走吧。”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