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80年代的创业 > 第一块基石(第2页)

第一块基石(第2页)

男人抬起头,推了推眼镜:“我就是。你是?”

“王主任您好,我是城里第三机床厂的。”她报出娘家名号,增加一点可信度,“听说咱们窑厂可能需要劳保手套?”

王主任打量了她一下,目光在她洗得发白的帆布包上停留了一瞬,语气不冷不热:“是需要。不过我们有采购渠道。”

“我们厂里有一批内部处理的劳保手套,质量绝对没问题,就是颜色存放久了有点泛黄。”许蔓华打开帆布包,拿出那叠整理得异常整齐的手套,递过去一副,“您看看,厚实耐磨,最适合窑厂的同志。”

王主任接过手套,捏了捏厚度,又对着光看了看线头,脸色稍缓:“嗯,料子是不错。什么价?”

“一毛钱一副。”许蔓华报出心理价位,补充道,“外面商店一样的质量要一毛五。我们这是厂里福利,处理给职工,我……我用不完,想着咱们兄弟单位可能更需要。”

她的话半真半假,手心又开始冒汗。

“一毛?”王主任沉吟着,手指敲着桌面,“颜色不行啊,同志。我们窑厂的工人,不在乎颜色,但在乎价钱。八分,我全要了。”

许蔓华心里一沉。八分,二十副只能卖一块六,扣除来回车费一块四,只剩下两毛钱利润。这和她预想的相差太远。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脸上挤出一个无奈又诚恳的笑容:“王主任,八分钱,我连成本都回不来。这手套在厂里内部处理还要五分呢,我大老远坐车过来,路费也要钱。您看,九分五怎么样?就当支援一下我们职工生活。”

她刻意模糊了“内部处理”和“购买”的概念,试图博取同情。

王主任不为所动,摇摇头:“最多八分五。不行你就拿回去。”

气氛一时僵住。

许蔓华看着王主任不容商量的表情,又想起家里等米下锅的窘境,想起父亲咳血的樣子。两毛钱利润,也是钱!至少,这趟没有白跑,证明了这条路可行!

她咬了咬牙,像是下了很大决心:“行!八分五就八分五!就当交个朋友,王主任您以后要是还需要,可以再找我。”

她表现得爽快,反而让王主任愣了一下,随即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小同志挺会说话。行,那就点货吧。”

二十副手套,一共一块七毛钱。

王主任数出一块七毛钱递给她,零零散散的毛票和硬币。许蔓华接过钱,仔细数了一遍,确认无误,小心地放进内衣口袋,按了按。

那一刻,她感觉口袋里揣着的不是一块七毛钱,而是一块沉甸甸的、带着希望的基石。

告别王主任,走出砖窑厂,许蔓华才感觉双腿有些发软。阳光照在身上,驱散了一些寒意。她回头看了看那几座冒着浓烟的土窑,心里五味杂陈。

这一趟,刨去来回车费,她净赚三毛钱。

三毛钱,对于父亲的医药费而言,杯水车薪。

但这三毛钱,是她挣脱计划经济的束缚,依靠自己的勇气和算计,从市场的缝隙里硬生生抠出来的第一块基石。

它微小,却坚实。它证明了一条路的存在。

回程的汽车上,许蔓华依旧紧紧抱着那个空了不少的帆布包。但她的心情,与来时已截然不同。疲惫之中,有一种异样的光芒在她眼底燃烧。

她在心里默默计算:如果不止二十副呢?如果能找到更多这样的“处理品”,找到更多像砖窑厂这样的需求点……

一个更大胆、更清晰的蓝图,在她脑海中开始勾勒出模糊的轮廓。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