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八十年代创业和90年代创业电视剧 > 林青山的拷问(第1页)

林青山的拷问(第1页)

林青山要来考察的消息,像一阵风,吹皱了第三机床厂表面平静的湖水。厂领导高度重视,吴主席和李大姐更是忙前忙后,准备汇报材料,布置参观路线,务求将“工会互助”最光鲜亮丽的一面展现出来。

许蔓华作为具体负责人,自然也处于紧张的筹备中心。她整理了所有成功的协作案例,细化了流程说明,甚至带着人将工会那间杂物间兼联络点打扫得焕然一新。

然而,在她内心深处,除了迎接考察的紧张,更多的是一种期盼,甚至是一丝隐秘的惶恐。她期盼林先生的指点,能帮她厘清眼前的迷惘;又惶恐于林先生那双洞察世事的眼睛,会看穿她游走在明暗之间的挣扎。

考察日当天,林青山在省、市相关领导以及厂领导的簇拥下,来到了第三机床厂。他依旧是那副清瘦儒雅的样子,穿着合身的中山装,眼神平静而深邃。在听取吴主席热情洋溢的汇报时,他频频点头,偶尔提出一两个关于“协作具体流程”、“效益如何量化”的问题,都切中要害。

随后,参观工会联络点。当林青山走进那间虽然经过打扫,却依然难掩简陋的房间时,他的目光在堆积如山的求助信、苏晓梅手绘的信息图表、以及墙上那张巨大的、标注着各种供需关系的手绘地图上停留了许久。

“这些都是许蔓华同志和她同事整理的?”林青山问陪同的厂领导。

“主要是小许在负责,这姑娘,肯吃苦,有想法!”厂领导笑着夸奖。

林青山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他的目光最终落在了许蔓华身上,平静无波,却让许蔓华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仿佛自己所有的秘密都在那目光下无所遁形。

按照流程,考察团接下来要去会议室进行更深层次的“座谈”。就在众人准备移步时,林青山却忽然对厂领导说:“我想和具体负责这项工作的许蔓华同志单独聊几句,了解一些更细节的情况,不知道方不方便?”

领导们自然连声说方便。吴主席和李大姐更是给许蔓华使眼色,让她好好表现。

很快,房间里只剩下林青山和许蔓华两人。外面的喧闹被关在门外,房间内顿时安静下来。

林青山没有坐下,他踱到那张手绘地图前,手指轻轻点在上面几个被特别标注、却并非通过“计划外指标”解决的需求点上——那正是许蔓华和苏晓梅私下促成交易的几个项目。

“蔓华,”他开口,声音不高,却如同重锤敲在许蔓华心上,“你做得很好,甚至比我想象的还要好。这张网,织得很有价值。”

许蔓华的心猛地一提,紧张地看着他。

“但是,”林青山转过身,目光如炬,“告诉我,支撑你继续扩大这张网的动力是什么?是工会的表扬?是解决他人困难的成就感?还是……”他顿了顿,缓缓吐出两个字,“利润?”

如此直接的问题,让许蔓华瞬间哑口无言,脸颊有些发烫。她张了张嘴,想说出冠冕堂皇的理由,但在林青山那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目光下,任何虚伪都显得苍白。

她低下头,沉默了片刻,再抬起头时,眼中带着豁出去的坦诚:“林先生,都有。我想做好事,想被人认可,但……我也需要钱。我父亲的病,我的家……工会的补贴,远远不够。”

她终于将内心深处最现实的窘迫,摊开在了这位引路人面前。

林青山并没有露出任何惊讶或鄙夷的神情,反而微微点了点头,似乎早就料到了这个答案。

“追求利润,并不可耻。经济活动本身,就包含着对利益的追求。”他的语气平和而客观,“关键在于,如何追求,以及追求到利润之后,用来做什么。”

他走到窗边,看着窗外厂区内林立的厂房和烟囱:“你现在走的这条路,看似聪明,实则是走钢丝。明处,你借用工会平台,获取信誉和部分资源;暗处,你承接私活,获取维持生计和网络运转的现金。短期内,似乎平衡得很好。”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