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姓王,跟在陈明远身边有些年头了。刚才在校园里,他清晰地捕捉到了陈厅目光在那个女学生身上多停留的几秒,以及那句看似随意的点评。王秘书脸上依旧挂着恰到好处的恭敬笑容,心里却立刻像明镜似的。他太了解这位领导了。陈明远不像那些见了漂亮姑娘就走不动道的暴发户,他有品位,甚至可称得上挑剔。他追求的不是简单的□□关系,而是一种更复杂的、带着精神征服意味的"收藏"。那个女学生,素净却带着不肯妥协的精致,专注又透着易受惊扰的单纯。这种矛盾气质,恰是陈明远在经历前一位过于世故的情妇之后,可能会感兴趣的"清新刺激"。王秘书不动声色地落后半步,借着调整公文包的动作,压低声音试探:"领导,刚才那位。。。。。。好像是马院的博士生,叫苏惠。听说学业非常优秀,是棵好苗子。"他刻意点出"博士生"和"优秀",既是在投石问路,也为后续接触铺陈正当理由——他们是在关注优秀人才。陈明远没有回头,只从鼻腔里发出个几不可闻的"嗯"。这已足够。王秘书不再多言,心里开始有条不紊地规划。他将那个素面朝天、有着车厘子红指甲的女学生,归档进了"待办事项"。回到办公室后,王秘书没有立即行动。他先调阅了经院博士生的基本信息,确认了"苏惠"这个名字。随后花了三天时间,通过不同渠道交叉验证——从她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到参与过的课题项目,甚至通过她在南方老家的同学侧面了解她的家庭背景。一周后,恰逢某部委需要组织一场关于基层治理的研讨会。王秘书在审定参会学者名单时,"恰好"看到了苏惠导师的名字。他以完善会议代表性的名义,建议增加一位学生代表。"经院那边有个博士生,叫苏惠,研究方向很贴合这次会议的主题。"王秘书在向陈明远汇报工作时,看似随意地提了一句。陈明远正在批阅文件,头也没抬,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这个反应已经足够。王秘书立即着手安排,但做得极其谨慎——通过正规的会议通知流程下发到学院,由导师推荐学生代表。整个过程合乎程序,看不出任何人为操作的痕迹。在确定最终参会名单时,王秘书还特意加入了另外两位博士生,让苏惠的出现显得不那么突兀。会议座次也经过精心设计,将苏惠安排在不起眼的位置,却又恰好能在陈明远的视线范围内。会议当天,王秘书提前半小时到场检查。他确认了苏惠的座位名牌摆放的角度,调试了她发言时要用的话筒音量,甚至计算过她从座位走到发言台的最佳路线。每一个细节都无可挑剔,却又处处透着不着痕迹的安排。当苏惠在会议上发言时,王秘书站在会场后排的阴影里,观察着陈明远的表情。看到领导目光在苏惠身上多停留了片刻,王秘书知道,这件事办对了。会后,王秘书按照惯例整理会议纪要,将苏惠的发言要点单独列出来,附在简报最后。这份简报会放在陈明远办公桌的待阅文件里。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没有任何逾越规矩之处。即便最挑剔的人也找不出毛病——一切都符合程序,一切都理所当然。而这,正是权力场中最炉火纯青的运作方式。阳光依旧很好,可王秘书却感到一丝熟悉的疲惫。他再次确认,自己这份风光的工作,本质上和古代为皇帝物色秀女的太监总管,并无太大区别。唯一的进步是,如今他们用的词汇更体面,程序更隐蔽,但内核里那份为权力欲望服务的实质,千百年来都未曾改变。